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市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市井义行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1期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旱灾 认捐 市井 桂金龙 同乡

    民國二十四年秋,我邑旱災為患,飢民嗷嗷待哺者,無慮萬千人。縣長金山畢公靜謙,除在本地向殷商富戶籌募賑款就近發放外,復於秋冬之交,邀約邑紳胡尹皆,貢藜靑,姜可生等赴滬,會同旅滬同鄕會韓景琦、裴元鼎、董肖騫諸君,向同鄕捐募,目的為國幣一萬元。顧邑人旅滬者雖不下數萬人,多作小貿,如火腿店、麵店、紙店、粥店等,而乏富商巨賈。故畢公等奔走多日,成績平平,正不知何時始能籌募成數,深以為慮。一日,同至垃圾橋附近桂金龍處,桂君邑之練塘鄕龍城村人,經營生麵業,範圍不大,畢...

  • 文章市井传奇人物龙大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梅自芳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市井小民 龙大头 趣事 拾粪 禀赋异常

    我选择市井小民「龙大头」作题材,因为他是一个目不识丁,但能出口成章,文乎其文的人,且其擧止怪异,言谈诙谐,算得上是休闲活动中的甘草人物,他的一生趣事趣闻颇多,下面记载的片断资料,大部份像表兄朱涤非先生在多次闲谈中告我,若不加之记述,日久湮没,殊为可惜!他的身世和日常生活龙大头,我祇知其姓「龙」,而不详其名字,因头大,人皆以龙大头浑号称之,他也欣然承受,幷不以为谑;笔者初识时,他已四五十岁,其嫡姪龙以翔、龙以凤与我读阜宁县中初一时,系同班同学,后来我因闹

  • 文章徐老爺喫茶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4期  作者:吳亮言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乡土文学 美文赏析 市井文化 生活琐事

    記得松江名刹「普照寺」的照牆,有一幅名畫,叫做「十鹿九囘頭」。圖中有十隻花鹿,九隻的鹿頭,都向後望着。其寓意在說松江人,十個有九個留戀家鄕,不願出門,只想居家。其實江南一帶,魚米之鄕,物阜民豐,生活舒適,誰都不想出門,俗語說:「出門一里,不如屋裏」(屋裏卽家裏)。五湖四海,雖說是海闊天空,逍遙自在,那裏有我們家鄕的風俗環境,那樣恬適?我們鄕間,擁有良田三五百畝之家,可稱小康,千畝以上,號稱殷富,一家數口,就是不做事(俗稱坐吃),一年開支,綽乎有餘。住屋總...

  • 文章徐公館竹林雅集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吳亮言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乡土文学 美文赏析 市井文化 生活琐事

    上期本刊,登載了一篇鄕土小品「徐老爺吃茶記」,原是遊戲筆墨,信手寫來,完稿之後,深感有些迂腐,不合時代,本不願浪費篇幅,把它刊登出來。只是那時候的社會,承襲着遜淸末葉的閑散風氣,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形成了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淳樸風尙。那時候民風敦厚,世俗樸質,永遠憧憬在心裏,値得懷念。一自赤禍蔓延,故鄕變色,昔時風尙,百無一存,欲求重溫舊夢已不可能,「此情可待成追憶」,因此繼續再寫幾篇迂腐文章,敍述當年的閑情逸緻,至於是否迎合時代,非所計也。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