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川地貌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銅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張明凱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铜山区 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山川地貌

    余故鄕銅山爲中原要衝,津浦隴海鐵路交會於此,自古稱兵家必爭之地,形勢險要,古蹟名勝特多,就幼年時期記憶所及並參閱志籍撰成斯篇以爲介紹,同時就正於各同鄕先進。銅山,昔曰彭城,爲古大彭氏國,隸禹貢徐州之域,春秋爲宋彭城邑,戰國時屬楚秦地,秦置彭城縣,項羽曾於此自立,號西楚,漢爲楚國,東漢爲彭城國,魏晉稱徐州彭城國,東晉六朝改國爲郡,唐爲徐州治,五代宋金皆因之,元省縣入州,明因之直隸南京,淸雍正十一年升州爲府,附郭置銅山縣。民國成立,城改爲徐州市,縣屬江蘇省。...

  • 文章浦東三縣地理形勢之考析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作者:倪岱峰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地理形势 山川地貌 军事地势 商阜 经济地理

    苕浙」,春秋时,吴都于此,曾为政治、经济之中心,交通之枢纽。(B)嘉兴:地负海控山,川原沃衍,自春秋时,已为吴越争衡之处,岂非以三江五湖,相为襟带,且滨于海澨,可以出奇制敌哉。拊钱塘之肩背,掣吴越之肘腋,鱼盐饶给,商旅四通,亦江东之雄郡也。嘉兴介于吴越之间,苏州与杭州之中心点,春秋吴越决战于此,具有战略要点之价値。2.在上海开为商埠以后(A)上海:自淸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一八二四)辟为商埠后,万商云集,舟车穿梭,成为国际贸易大港,全国经济之中心,陆上有淞沪

  • 文章三台山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蔡耀亭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三台山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蒲松龄 三仙洞

    三台山距縣城北約十五華里,丘陵中突起爲雁翅東西排列三個山峯,數十里內卽可一目瞭然,童山濯濯,草木鮮生,下爲白馬澗,白砂磷磷是吾邑矽砂(玻璃沙)產地,耀徐公司(本邑文猷敍述較詳不必多述)未倒閉時專賴此處供應矽沙原料。山之周圍丘陵起伏澗壑縱橫,邑之各大姓塋墓多葬於此,宿新老驛道在山之西側,所以自井兒頭以北直至曉店路邊多有簡陋茶棚,爲過往行人休息之所。季刊十五期所云三仙洞在此處是誤傳,查蒲松齡之聊齋所載「三仙」一篇中之「三仙洞」在距三台山北約五十華里「五華頂」...

  • 文章駱馬湖概述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骆马湖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物产 风景区

    仇聖績寫於民國六十九年一、沿革:駱馬湖位於江蘇省宿遷縣境,縣城迤北,起自黃運之間,由支河口向北延伸,連接趙墩湖至瓦磘止於小瀧海鐵路之南,流長一百餘里,寬自磘灣,東沿馬陵山麓,橫貫百十餘里,爲黃河支流,承洩沂黃諸河之水,自淸代黃河改道後,湖水乾涸墾爲農田,由公家放領爲環湖居民所耕種,其土質爲洪水冲淤質屬沙淤,土地肥沃,種植不須施肥,其地目昔遜淸時,分爲各種等則,按其地勢及收穫量而訂定繳納錢粮,民國後按地目收徵湖租,頗爲地方一大富倉,該湖在農耕時,常從地下出...

  • 文章馬陵山概述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5期  作者:仇聖績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马陵山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历史沿革 地方餐饮 民间传说

    一、沿革:馬陵山,泰山之餘脈,自山東郯城由北向南脈行本邑至縣城北郊而止,綿連百餘華里,在本邑境內脈峰很多,大小不一,連綿起伏,每峰各有其名,南自城郊正廟山向北有眞武山、靈赭山與斧山中間爲六塘河,運河所斷,由斧山向北連綿三台山,朱南山、嶂山、 峿山、五華頂,至黃花嶺,境內各峰以五華頂爲最高峰,爲海跋約七百公尺,該山石質不一,不善耕作,僅能採石,採砂,作爲製器之原料。 二、景象正庙山,山上建有正宮庙而得名,該庙建築宏偉,千佛諸聖,香火鼎盛,山上有一磚井每...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