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亲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筹组顾氏宗亲会启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顧竹淇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顾氏 宗亲 源流 宗族

    之于国是为忠,故由亲亲推衍而爱宗族,爱全国同胞,则对国家必尽其大忠,为民族亦必尽其大孝。际此**祸国,毁灭伦常,吾人欲遵行 国父遗敎,实践 总统训示,以拯我同胞于水火,挽我国族于危亡,固当自团结宗族始。闽郡本我顾氏旧邑,子孙曩自闽移台湾者已多,近年匪祸中原,族人由大陆来台者益众,但因源远流分,久失连络,爰经集议,成立顾氏宗亲会,拟订组织章程,除呈报政府核准外,特检奉乙份,至祈我全体宗亲踊跃参加,共襄盛擧。祇以事属前始,调查难周,倘  台端所知宗亲,尙

  • 文章鄒氏宗譜修纂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1期  出版时间:2008-03-20
    关键字: 邹氏宗亲会 宗谱 续修

    编者按: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故乡「无锡邹氏大统宗谱续修委员会」负责人邹伟成先生来函,希望本刊能登载邹氏宗谱的讯息,期在台宗亲能与其联络,使宗谱更形完备。本刊秉于交流目标,特予刊载,期能发挥桥梁功能。兹摘要邹伟成来函及宗谱修纂始末如附。

  • 文章台湾吴氏宗亲团——寻根祭祖古梅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1期  作者:顧建明  出版时间:1990-09-20
    关键字: 吴氏宗亲 泰伯庙 祭祖 寻根

    今年五月五日和六月一日,台中、高雄两市的吴氏宗亲,分别在吴干华、吴天裕、吴茂仁团长的率领下,来到无锡的泰伯庙和墓地寻根祭祖。吴泰伯是商朝末年人,为让王位给兄弟而来到江南,随鄕入俗「断发文身」,成为吴地鼻祖,被孔子尊为「至德」,素有南方第一家之誉。如今,吴姓已成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吴泰伯的世系已传到一百多代,在海外就有后裔四百六十余万人。随着海峡两岸的开通,台中、高雄两县市的吴氏宗亲捷足先登,瞻仰了位于无锡梅村鎭的泰伯庙和座落在鸿声鄕的泰伯墓,实现了他们

  • 文章繼承先伯道藩公遺志續修宗譜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2期  作者:徐瑞汝 徐漢三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宗谱 徐姓宗亲 徐道藩

    先伯道藩公字国曾,生于民前四十年。先伯生前,满腹诗书,卓有儒门风范。他于民前十二年(公元一九〇〇年)起,为续修宗谱而停止教书,并开始走访宗亲。阜宁县内凡是徐姓宗亲,均一家一家进行拜访。若确定为同世系,即列入谱中。先伯又到淮城、安徽滁州、濠州、凤阳、泗县等地,寻求古谱文献。据古谱中记载,先祖尊讳大致相同,因此肯定「天下徐同一家」。徐姓始祖以若木为一世祖,繁衍至今四千二百多年。徐姓是中国大姓之一,人丁兴旺,分居全国及海外。徐姓并分有南北源流派、东西南北四大

  • 文章吾祖吾宗陳氏初探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陳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陈氏宗亲会 祖宗溯源 宗亲大会 陈氏族丁

    吾江苏省阜宁县旅台陈氏宗亲会,正式成立于民国七十二年四月五日,假台北市中山堂举行第一次成立大会。旅台宗亲有鉴于陈姓来台人数颇众,平时工作繁琐,疏于联系,若能成立宗亲大会,融汇同姓子孙,激发其团结上进、培养爱亲助人之美德,实为当务之急,于是在十八世祖大拔公、韵松公、昌盛公、建武公等人,于民国七十年十二月六日藉十六世祖海澄公七十寿诞日发起成立本会。第一任会长公推大拔公担任。嗣后在历任会长与诸宗亲支持推动下,会务顺利推展,迄今不辍。九、十月间接奉阜宁同乡会

  • 文章劉公爾忠揚名碑贊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永彪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刘尔忠 刘氏宗亲 丁德英

    贤妻德英女士,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终得子女成才。长子金陵为留美电机博士,官拜海军中将,执国防科技牛耳。次子重庆为留美核化博士,是美国能源稽核专家。长女玉兰旅居美国,次以玉珍,婿胡家岭为留美电机博士,夫妻均从事国防科技工作。三子德治从事贸易,子孙数十人,多头角峥嵘,芝兰玉树,满庭芬芳,为识者钦羨。公事亲至孝,早年离家,常以未能亲自奉养双亲为憾,爱屋及乌,故对刘氏宗亲关怀备至,积极参与筹幕刘高基金会基金、丰县同乡会基金、高刘宗亲会奖学金、重建凤鸣塔等公益活动。公

  • 文章和陶佩瑚、張豫光先生及悼念懷祖公詞二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顧豐才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和诗 孺慕之情 怀祖办学 悼念宗亲

    和陶佩瑚乡长孺慕行原韵顾丰才家家祈福拜登仙,户户迎新送旧平。四气匆匆催白发,思亲邈邈隔青天。提笔难成忠孝篇,思亲循梦只贪眠,生涯岂料流难苦,独吊遗风亦泫涟。娱亲戏彩学娇痴,孺慕行诚无尽期,报本崇先归祖壁,怀恩风木动哀思。宦游四十此栖迟,耿耿难忘母难时,忠孝难全恩难报,心香一瓣在天知!?和张豫光先生志怀祖办学原韵顾丰才煦煦春风桃李华,诸生时习礼其家,黉宫育出淸新秀,学府培成俊逸嘉。志在风人䟽巨富,心存万里惜骝骅。一朝身去招无得,人道在天是否耶?悼念宗亲 怀

  • 文章海外傳宗誼,梅村建牌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吳偉勳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牌坊 梅村 抱柱联 宗亲会

    香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为了崇仰吴泰伯祖先的三让精神和开拓江南之功绩,特在无锡县梅村建造一座大型牌坊,高达15米,宽是18米,共花费四十余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酷暑天气,群策群力,终于十月初全部竣工,一座代表江南形式古朴的牌坊耸立在锡甘路,梅南路的入口处,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江南之最。这牌坊的建立,意义深长,是把梅里平墟的历史地位定下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纪念画册上,把会旗就揷到无锡的梅村,因为这是吴氏的发源地,是根的所在地,这牌坊的兴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文章我们的故里就在常州孟河!萧氏宗亲考察团在常取得共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1期  作者:月航  出版时间:2008-12-20
    关键字: 常州 孟河 萧氏 宗亲 至圣日

    五人合抱的古银杏树下,来自马来西亚的宗亲萧友,轻轻地拣起片片落叶,小心翼翼装进随身挎包;杂草丛生的古井边,远道而来的美国、新加坡宗亲,用木桶打起清冽的井水,灌满水壶…鬓发花白的他们,恨不能把孟河的一草一木全部带上,永久保存,以解刻骨铭心的鄕悉。「我们的故里就在常州孟河!」这是萧氏宗亲考察困在常数天来取得的最大共识。十五日至十八日,海内外萧氏宗亲百人考察团到达我市,参加齐梁历史文化研讨会,这是历年萧氏宗亲返鄕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人员规格最高的一次,来访者

  • 文章從傳統與代溝說到同鄕會的課題(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2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代际代沟 同乡会课题 同乡会始末 宗亲会

    的性格,失意不求人助,得意时又懒于争取朋友,压根儿不知道「抬轿子」的哲学!在目前,我们松江人已成了回不了头之鹿了,照说有同鄕会存在的客观要求了。可是我却说同鄕会在未来的命运,已具有先天性没落的趋势,这不独是我们松江同鄕会为然。今日的同鄕会,还没有「宗亲会」的时髦,二者的盛衰,是有客观的因素的。不要以为今天「宗亲会」之热闹一时,是什么「文化复兴运动家」的功绩!宗亲会本是由宗法社会中的祠堂发展而来的,宗法社会解体以后,在大陆各省也不过是徒有其名的社会组织。倒是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