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生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祀孔儘禮簡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7期  作者:夏煥新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祭奠礼仪 孔子生平 明清释奠礼仪程序

    一、大哉圣哉孔子,春秋鲁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廿一年阴历(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推算阳历(国历)九月二十八日。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五)。生有圣德,学无常师,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为鲁司空,又为大司寇,摄行相事,诛正卯,鲁国大治。其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子弟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孟子万章篇:「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朱注

  • 文章闕里志行考述(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孫守儂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孔子 人物生平 研究考证 解疑 叔梁纥

    淡泊岁月—从「志于学」到「知天命」古籍中对于孔子幼年、少年乃至于卅岁前行迹的记述以及对于孔子形象的描绘,是相当简略的,甚至是朦胧的。有之,则又颇多臆度之辞。因此,对于孔子卅岁前事蹟的研究,只能从一些片断的文字中,去蒐寻与审辨了。世家云:「(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云」又:「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是说孔子的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并且是个高个儿。至于其它描述孔子形貌的记载,如:史记载郑人之言云:「孔子颡似尧,项似陶,肩类子产,自

  • 文章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篇 孔子生平及其死亡之前的奇梦(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9期  作者:陳中保  出版时间:2008-11-20
    关键字: 孔子 生平 死亡 教育方针

    孔子在三岁时就死了父亲,到十七岁时,母亲颜征在也过世了。孔子之长成,是从孤苦零丁,刻苦奋斗,努力读书的情形中,壮茁起来的。在十七岁到廿二岁之间,他的学问和道德修养,终于获得了许多人的推崇;到了廿六岁,即在地方上做小官;头一回是专管牛羊的「乘四」之官,第二回是做了管理帐务的「委吏」。到三十岁时,他的名声愈来愈响亮,便有许多人把子弟送到他那里去求学。当时的孔子是来者不拒,不论学生出身于贵族或平民家庭,都一律照收,实施「有教无类,不分贵贱」的教育方针。而且

  • 文章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篇 孔子生平及其死亡之前的奇梦(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7期  作者:陳中保  出版时间:2008-09-20
    关键字: 孔子 生平 奇梦 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享有最大名声的,你认为是那一位?编者思前想后,反复顾虑,认为孔子应是第一人。编者因之寻觅到一些资料,其中许多是大家原来所不知道的。今以说故事的方式,编写如后:据正史的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相传,孔子生下来时,头颅骨四面高、中间低,样子像个土丘,故取名为丘。他的字仲尼,在本文中,也会说出。孔子的父亲,本名纥,字叔梁,古书

  • 文章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的考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老子 孔子 生平简介 道的解释 仁政思想 选贤举能

    可离非道也。」孔子是说:天所赋予万物生生不息之理,是天道。循乎天生万物自然之理而演变进化,是人道。道人所共行之路也。若行之不正,则敎化而修正之。道乃人行为之规范,不可片刻而离去,若离,即出规范,则非道矣。此言循天道而行人道也?2.治国之道。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是说,执政者,要使其人民能知其光明磊落之行为,在于爱护其人民达于至善之境。即使人民自出生,至长大成人,必须经过医检、医护、养育其品德,充实其学能,健强其身体,养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