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隍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进的城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6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武进 城隍庙 城隍 水庸 八蜡

    武进县的城隍庙之多,为他处所少见。旧例,凡府县治所所在地,大都建有城隍庙,而且列入祀典,每値朔望,府县长官,都当至城隍庙上香,每年某一特定日期,并擧行较大规模的祭典,甚至水旱灾害,也应到城隍庙祈祷。因此城隍神无异便成了衞护地方的神。武进县城,为旧常州府的府城,坿廓有阳湖、武进两县,因此在城内便有一个府城隍庙和两个县城隍庙,一城之内有三个城隍庙,已属少有,另外还有一个都城隍行庙,所谓行庙,应是临时驻节之意,如同行辕、行署。明初,令全国府县,普祀城隍,并加封

  • 文章沐阳城隍神话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城隍溯源 沭阳城隍神话 城隍奶奶 入梦报德 城隍庙景观

    中国各地,有城池必有城隍庙,祀城隍神。其在所谓「阴曹地府」职司人之生死,因果报应,奖惩善恶,人死为鬼皆归其管理,且公正廉明,而在人心中其权威则超过县令之上,城隍庙即为其公解,当然此乃神权时代之产物,聊齐志异首篇有「考城隍」,历来有关城隍之神话甚多,如翻阅各县志乘所载,则不仅蒲松龄之一记已也。「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礼记谓「天子大蜡八」,大蜡祭名,水庸居其七,水则隍,庸则城,城池也,应为祭城隍之始。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

  • 文章城隍说到奉贤的城隍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城隍 祭祀城隍 奉贤城 城隍庙院 周太仆庙

    城隍」这个名辞,现在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神」的名称,而且城隍神的职司,犹如地方首长,旧时全国各府、州、县,都有城隍庙的设置,所以这位「神」,大家对之非常熟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的大众之神。这两个字的原始意义,却并不是神。「城」,就是城郭;「隍」,则是城下四围的河。辞海对「城隍」这一辞,有二条解释:(一)城池也,易(易经)、泰(卷四篇名)「城复于隍」。(二)神名。祭祀城隍·由来已久考查「城隍」一辞,从自然名,而至神名也,则有一段漫长的历史途程

  • 文章刘邦与城隍老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刘邦 城隍信仰

    人称丰县城「四门」对「八庙」。丰县城裏寺庙虽然多,但最出名的还是座落在城中心的城隍庙。城隍庙裏的神是城隍,大家都尊称为城隍老爷。丰县的城隍庙最壮观,还有戏楼和书场,香火最旺。在人们心目中,城隍老爷是人神、是忠神、是冥神。除暴安良,扶正祛邪,能保社会安定,是老百姓的保护神,造福百姓,所以人们都十分敬重他。给他上供、烧香、磕头、祈福。往年,每逢「鬼节」,还有「城隍出巡」,更热闹非凡,成为民间一大盛事。城隍老爷的由来城隍老爷是何人?丰县人为什么都敬他?城隍老爷

  • 文章无锡府城隍——纪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8期  作者:無可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无锡城隍 纪信 戚继光 刘邦 项羽

    日前接钱中勋鄕长来信,谈及三十七期鄕讯上的「倭寇扰锡志略」一文中,有「吾邑崇祀的府城隍是戚继光」一节,系属错误;他说,吾邑的城隍系崇祀的楚汉相争时的汉将纪信,并不是明朝的平寇名将戚继光,吾邑府城隍庙里的对联和匾额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敍述脱汉王荥阳重围而代主死难的历史;笔者经他一提,因亦恍然想起吾邑府城隍是崇祀的纪信,并且还想到三月廿八「老八谢」出会,府城隍坐的神轿上面有一块横额是「西汉王」三字。我等出亡在外二十余年,已把家鄕的事,前后纒隔到一千四,五百

  • 文章庄方耕——死后为武进县城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2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庄方耕 管松崖 城隍

    管松崖漕帅,叔母年老,孀居常城,雇有一媪相伴,媪服役甚勤,长斋礼佛,终日不离左右。一日晨起,忽失去金钗一枝,以媪服役多年,断不出此,必家中婢仆辈所窃。夫人怒甚,穷治之,众口呼寃;乃相率具香楮祷于武进城隍庙,以明心迹。是夜,夫人梦,有公差携武进县城隍街灯,从窗外过。次早方话其异,一老乳媪晕绝遽起趋厅事。坐而言曰:「余武进县城隍庄存与也,似此小窃细故,何必遽白公庭?」管夫人惊跪,曰:「此皆家人辈欲明心迹,以致惊动。但不知果系何人所窃,抑或遗忘?」神以手指曰

  • 文章上海城隍庙怀旧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李玫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城隍庙 豫园 得意楼 点春堂

    凡是到过上海的人,很少不知道城隍庙的,但是,尽管知名或游玩过的人很多,而对城隍庙的渊源,知道的恐怕少,因此它的来源掌故,实有谈述一番的必要。现在所说的城隍庙,实际上是豫园的旧址,面积近八十亩。豫园兴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是四百多个年头了。园主是曾经作过四川布政司的潘允端,他修造豫园的目的,据说为了侍养他的父亲和祖母,作为养老纳福的所在。潘允端的父亲潘恩,曾经作过明朝的刑部尙书,所以两代下来,修建一所像样的住宅,财力是没有什么

  • 文章忆扬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9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迎神赛会 东岳会 关帝会 城隍 扬州回忆

    三十五、迎神赛会上月十日,屏东妈祖出巡,虽是锣鼓喧天,但只有几面旗伞、在游行行列中,尙有五府王爷、保生大帝、都城隍的神轿参杂其间。尤其每位神像的法身祗有尺余高,前后仪队执事只有三、四百人、在马路上走了二、三十分钟,即告完了,叫我们看得实在不过瘾,若与我们扬州当年的神会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迎神赛会扬人叫做「出会」。在我幼年,虽然欧洲发生大战,杀得天昏地暗,我国也是参战国之一,但没受丝毫的影响。我们扬州更毫无刀兵之乱,反而觉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每年

  • 文章(漫譚故人)韜盧主人外傳(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4期  作者:施惠舊作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韬庐主人 城隍 轿子 豪绅

    坐着四个人抬的轿子,披着红绸子,揷了金花,鸣锣击鼓地游街,轿子后面两个人抬一支大茅竹,竹杆上蟠了一挂其长足以从城门口放到韬庐的鞭炮,一路劈劈拍拍地通过。那时候我觉得这一套比年年看的「城隍会」还精采得多。「党军」带给人门安居乐业,韬庐主人经过了这一遭,嘴巴上经常挂着「受命于天!」的豪语,就我记忆所及,有一段时期,鞱庐的景况是非常兴盛热閙的。然而「党军」并没有赐给他太久的好景,这是他后来以咒骂「党军」为谈该资料的原因。北伐的「党军」带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 文章無錫的『老八謝』廟會(續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9期  作者:沈榮源  出版时间:1995-07-20
    关键字: 老八谢 庙会 城隍爷 戏文

    还有两庙即无锡、金匮两县的城隍老爷。无锡县在右面因此城隍老爷的头衔牌,除了「无锡县正堂」外,还有一付是「敕封显佑伯」;金匮县在左面,头衔牌除了「金匮县正堂」外,还有一付「敕封显佐伯」。辛亥革命以后,无锡金匮两县合并为无锡县,金匮县城隍也被废,庙宇改为县女中(现十一中)。所以,民国以后城区出会只有七庙,没八庙了。无锡县城隍庙在三皇街,头门匾额为「无锡县城隍」,二门的匾额是「你来了么」,据说,人一死就要到城隍处报到,所以有此匾额,再向里又是一块「人有千算天则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