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儿时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馬公·鄕愁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孫英善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马公岛 山东孤儿 回忆儿时

    離開了馬公已整整三十二個年頭,在這漫長的歲月裏,無時不在魂牽夢繫,思念着這個曾經居住四年的小島。從初中一年到高一,這段「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金色年華,就在那裏度過的。今年初,趁着回臺北之便,邀着當年的流亡伙伴玉法兄,在松山機場搭上華航的空中巴士,只需三十分鐘的飛行,就到了馬公。走出了機場,登上張大哥的座車,直向鎭內駛去。寬廣平坦的柏油路上,各類型的汽車如風馳電掣般的交錯飛過。在我腦際中,總忘不了那三十年前凹凸不平的碎石子路,牛拉的兩輪農車踽踽而行的情景。沿...

  • 文章淸明时节忆儿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回忆儿时 扫墓祭祖 松江稻作

    掃墓,松江人叫做「上墳」,從淸明節上一天的寒食日開始,延續約半個月,到時候叫做斷淸明,不作興再上墳了;松江人的祖瑩除了最近的在新東門內的萬年公墓之外,其餘都在四郊,遠的可達靑浦,或金山縣境;而且上墳時也許有近親參加,曆代祖瑩又分好多地方,我想所以有半個月的時限,其故在此。上墳時如果是埋葬未滿三年的新墳,那末除了應有的祭典之外,還得有親屬中的婦女在墳側啼哭一陣子,假如是年輕而情深的寡婦,可能哭得死去活來,聲調幽怨,措詞凄惻,聞者也可能爲之酸鼻;松江人稱寡婦...

  • 文章永遠懷念黃體潤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筱朋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回忆儿时见面经历 黄体润先生 抗日保乡 生平贡献 追思哀悼

    黄体润先生,字玉山,丰县城南黑楼人,县民均以黄玉公尊之,他的一生,都在艰苦战斗中,提起「老黄」,县民妇孺皆知,无不竖起拇指,交相赞誉,至今怀念不已,仅试回忆所及,分述如下:我在读小学时,先父钦让公任公会秘书,常住县党部,时黄玉公任县党部监察委员,见面的机会很多,一次他摸着我头说:「你念过三字经吗?『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你要学古时的小孩,将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他关心下一代,恳切如此,而今思之,如在眼前。我八岁那年,骑三师张占魁祸丰,要钱要粮

  • 文章心向母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楊修之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母亲 儿时回忆

    母親黃臉單眼皮左眉贅着一粒黑痣嘴不算小有兩顆微突的牙齒沒有腰身線條手也不怎麼柔白纖細幼時纒過又放掉的脚穿過的鞋總是歪歪地用評審的觀點母親並不美麗然而在我心裏她永遠是世界上最親最愛的人而且永遠無可代替母親慈藹的目光看顧我 給我安慰溫良的話語叮嚀我 給我鼓勵孕育我生命的地方便是她那胖胖的軀體手 撫摸扶持我不知幾千幾萬遍爲我而走動的脚步加起來也不知有幾千幾萬里最是她所操過的心無從數也無從計而我 爲母親做過些什麼呢一想起來就慚愧吮吸過她的乳汁流淌着她的血液儘管是涯角...

  • 文章儿时——庙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朐陽客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庙会 农具 特产

    初夏日当头,无风汗自流,碧霞宫外景,为我梦中留!幼时读过诗,非常喜爱诗中景物,从不敢写诗!以上二十字,只是即景回忆,盼鄕长们不吝赐敎。东海城外西南方约里许,有座白虎山,后更名为「白璧」,此山的石头是灰白色,远看确像一只白虎因而得名,山下碧霞宫虽不是名刹,但面积不小,分前后院,面南背北,进大门有戏台,称得上雕梁画栋气派雄伟!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即在此,忆及儿时上元节后,就盼着此日早临,家鄕气候四季分明,该冷的时候冷;该热时就热,绝不会突然间冷热无常,四月

  • 文章八十岁的儿时怀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7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斗蟋蟀 叶秀峰 儿时回忆

    欢跃而来,放入盆中共赏斗局。分等次,屡胜者或予以将军元帅名号,眞所谓儿戏。亦有鄕下人在田头野外捕获蟋蟀称为壮健佳种。辄聚若干挑入城,买予孩子们,乃小生意。曾闻有优异者可运上海求售,获高价。终不过季节性玩物耳。然历史上竟有当朝执政者对之有癖好,无怪其覆国。但在小虫不过好斗而已,非其过也。以上系儿时小事,聊供一粲耳。

  • 文章童年的『儍』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梅自芳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童年“傻”事 儿时回忆

    现在的儿童,随着敎育的普及,时代的进步,生活的改善,环境的变迁,一个个聪敏,伶俐,活泼,机智,回忆我们童年,由于知识的落后,社会的封闭,贫困的影响,智能的不足,一个个懵懂、昏瞆,戆大,其间的差距,诚不可以道里计。我年逾古稀,虽然记忆减退,但对童年儍事、记忆犹新,今假「阜宁人」年刊,献给同鄕中的靑年朋友们,作茶余酒后谈笑资料。㈠邮筒的奇妙邮筒,现在马路上到处可见,六七十年前的家鄕,一个县城只有一个邮局,一个邮筒,信放到邮筒以后,为什么对方就能够收到,而且

  • 文章從「辮子兵」想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辫子兵 军阀战乱 儿时回忆

    一、江防營在童年記憶裏,都跟著我的奶奶和母親住在城裏南關的陸家的東院,大門前有一條大車路,向西穿過南門大街,一直對著天主堂的大門,再折向北,不遠便是鳳鳴書院(以後的書院小學所在地),當時駐紮著江防營的梁營。江防營是張勳的「辮子兵」,官同兵,人人都留著大辮子,似乎越大越氣派。營規每個月總有幾次列隊開到東關外下操,荷鎗佩刀,鼓號前導,有時也唱著前後呼應的軍歌,步伐聲從我家門前經過時,我總是爭著出來看「過兵」。營官,人稱之爲「梁大人」,獨自騎馬在後押隊,馬上英...

  • 文章《沭陽諺語彙覽》續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徐公超 孔繁秀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谚语 儿时回忆 学者观点 乡音乡情

    △偷雞不成蝕把米。△三九四九凍死狗。△人不知,鬼不覺。△紅配綠,看不足。(沭陽方音:綠足押韻)。△不怕慢,就怕站。△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豬八戒扛耙,上下不夠手。△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馬不知臉長。△醜人多作怪。△癡人頂重髮。△萬事起頭難。△讀書不健康,學問棺材裝。△養子不讀書,不如養隻豬。△五狼神。(人若同時遇上五隻狼,必然無命。)△不到黃河心不死。△大哥不說二哥,兩個哥哥差不多。△人要衣妝,福要金妝。△嘴上無毛,說...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杜负翁 九头鸟 儿时回忆

    二十三、處處聞啼鳥(續完)據幸存錄遼事雜志云:「遼事之起,三十年矣,每當破城殺將,天象必徵,靡不彰明較著也。當戊午發難,彗星亘天,四、五年前地生白毛,鬼哭於空,近在簷際,遠則數丈之高,如俗所稱鬼車鳥者,民間鳴鑼發砲以駭之,去則旋來,竟夜乃止,尤爲史籍所不經見。」我當年住在西門時,確實親耳聽到這種「鬼哭于空」的怪啼,但不曾看過是什麽鳥,更未聞有人「鳴鑼發砲」。據續博物志:「郝氏夜祠佛,鬼車乘燭光而下,翼廣丈餘,中首互相低昻,其家持杖逐之,墜一羽,長三尺許,...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