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诗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诗三百首为无锡进士孙诛选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6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无锡 唐诗三百首 清代 孙洙

    清代选辑「唐诗三百首」诗集者,自署蘅塘退士,而不详其姓氏;余播迁来台后,庚申年间,于旧书肆中,购得斯集,首页刊载朱自清之指导大概,附有编辑者题辞: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之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 文章唐诗三百首编者孙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5期  作者:張華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孙洙 无锡 唐诗三百首 功勋

    孙洙(1711—1778)清文学家,字临西,号蘅塘,无锡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上元县学教谕,乾隆二十八年,以蘅塘退士名辑行《唐诗三百首》,这是部流传颇广的唐诗选集,它的优点:选诗范围广泛,具有代表性,比较浅显,易于诵读,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成为千古绝唱。其编辑宗旨,可在蘅塘退士原序中略知端倪,现录原序文于后:『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

  • 文章生活小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生活小语 诗歌 唐诗 《唐诗鉴赏集成》

    二九二诗在我国是具有一种特别规格的文学作品。其精妙处,学而后始知之,习而后始能之。近来喜见多位友好,喜欢写作,可使情有所托,心有所寄,诚属可贵。我国诗学,至唐代而鼎盛。兹以「唐诗鉴赏集成」一书,为当代两岸学人对唐诗探微释义集体创作之宝典,实可作为爱诗者阅读之佳构。兹念爱诗者不知凡几,愿藉文献园地为之介绍。出版者,对此集成作一简要介绍如后。「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眞谛,又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这正是诗评诗话,千言万语,而未足穷

  • 文章揚州憶談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7期  作者:戴問梅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扬州风景 唐诗描绘 绿杨村 扬州点心

    中国最高政治寳典书经曰:『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于周文、武之时,扬州为九州之一,斯时划有今之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之境。溯至三仟余年以来,为南北通衢之枢纽。扬属八县,江都与甘泉合并,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城郊有瘦西湖,景色绝佳,名扬天下。文风之盛、冠盖云集,为历代官吏退居之地,又为塩商会萃之区。余何幸而生斯地,今赤氛未灭,怅望神州,令人怀念不已,回忆前情,能不依依,兹特濡笔记之。今以唐诗为证:题金陵渡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

  • 文章唐诗三百首的编选人鄕先辈孙洙贡献伟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8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孙洙 无锡 无锡县志

    编者按:在我的书架上,亦有唐诗三百首一本,但已破旧,封面封底均已散佚,故不知为那家书局出版,惟在首页则印有编选人蘅塘退士的原始题辞,兹照录如下:「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摭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废,较千家诗不远胜邪!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乾隆

  • 文章金陵詩選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1期  作者:陳振藩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金陵诗选 唐诗 王勃 李白 祖咏

    唐诗王勃【作者介绍】 王勃(六五〇—六七七),字子安,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年未及冠,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因罪当诛,会赦除名。其父王福畤受到牵累,左迁交趾令。贞元二年勃往交趾探亲,渡南海溺死,时年二十八岁。王勃与杨炯、卢照卿、骆宾王齐名,称为「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白下驿饯唐少府[1]下驿穷交日[2],昌亭旅食年[3]。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4]。浦楼低晚照[5],乡路隔风烟[6]。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7]。祖咏【作者介绍】 祖咏

  • 文章唐诗三百首》一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史料考证 读书札记 孙洙

    为淸代无锡进士孙洙选辑淸代选辑「唐诗三百首」诗集者,自署蘅塘退士,而不知其姓名;余逃难来台后,于庚戌年间,曾在旧书肆购得斯集,首页刊有朱自淸之指导大概,附以编辑者题词: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之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

  • 文章唐诗新发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懷湘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马王堆 金缕玉衣 防腐技术 《全唐诗》 诗词作品

    言情、写意、盛事、抒怀无所不有;为数有好几百首之多。有人查对过清代康熙年间敕编,采集二千二百余家,得诗四万八千多首的「全唐诗」,都没有收录这些作品。以下是其中的几首,从中可窥一斑:一、「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这首诗将远人炽烈的相思情怀,委婉道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令人同情。二、「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怨我生迟,我怨君生早。」这首诗描写一对年龄相当悬殊的恋人,将内心所感受的痛苦和无奈,化为幽怨的慨叹,眞挚感人。三、「自入长信宫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