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修『開化方泉』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6期  作者:莊政榮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开化方泉 古井通泉 开化文社 碑文 重修古井

    字,可见二者间历史源远流长乎!笔者查阅『开化乡志』,唐代广元年(880年)墓志铭已明确记载:南方泉地属开化乡;清代康熙年间则有南方泉。开化方泉,系一古井之名。古井原在镇西『许神桥』堍北侧的『善宿庵』内,井碑镌刻『开化方泉』四字。井深三丈三、口径五尺,状成方形。古井通泉之说,确非玄虚.笔者自幼时起,曾卅多载岁月居住于古井西邻的庄氏祖宅,有幸与古井朝夕相沫,故所闻及所见得天独厚。井水清淳、汨汨有声,涓涓细泉,冬暖夏凉,供人滋养,舒心享受.即遇大旱之灾,河道干涸

  • 文章虞山秀美遊客欣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5期  作者:沈秋農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虞山 森林旅游 古井 吟诗 杨梅

    常熟的林场以虞山为载体,旅游资源之丰富成了林场的宝贵财富,同时如何保护、开发与建设这些人文资源也成了林场的重要工作之一。「森林旅游」篇因此而成为《虞山林场志》的重点篇、特色篇之一。该篇分设「旅游资源」、「景区游览」、「旅游服务设施」、「投资与效益」、「森林公园」等五章十八节。在「旅游资源」一章中,又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树名木,予以划项归类。无论对涧泉洞瀑、古蹟遗址、名人墓葬、宗教寺庙,还是亭台阁楼、桥梁古井、崖洞石刻、古树名木,均以洗练之文字、传神之

  • 文章橫山橋、白龍廟、大林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5期  作者:湯源民  出版时间:1996-09-15
    关键字: 横山桥 白龙庙 大林寺 古井 工业卫星镇

    本寺左方的白龙娘娘古井井亭。敦请书法家赵朴初题大雄宝殿横匾,高龄一〇九岁老秀才题大林禅寺竖额于山门。寺内银杏(白果)树一棵,树龄已八百年,另两棵也有三百多年,近几年寺周围广植的青竹,已蔚然成林。远近高僧与信徒前来礼拜的日渐增多,上海电视台曾借寺内地点拍摄历史故事,台湾亦有人去过,现大林寺为武进文物保护单位,佛教会会址所在。白龙庙位置高于平地约三十公尺以上,和大林寺同在紫霞峰的南麓。南宋绍兴年间(公元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建造,先后名潜灵观、龙母庙。历经明清两

  • 文章江苏无锡挖出千年古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9期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无锡 千年古井 粗瓷陶罐 西晋 宜兴土窑

    无锡市日前挖掘出一口千年古井,这证明了太湖北部靠近梅园一带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还是陆地。据介绍,这口古井是无锡市渔港乡银湖村在建造农民新村时发现的。井被一米多厚土层覆蓋,井深约四米,井的直径的一米,是用大青砖直砌成井壁。从井底还挖掘出十多只粗瓷陶罐。据无锡市博物馆专家鉴定,井底挖掘出的十多只粗瓷陶罐是西晋时代的物品,估计出自宜兴土窑。由此可以推断,大约一千七百多年前,这一带还是陆地。井的大小证明此处曾有较多人口聚居,后来这一地区被太湖水淹没,古井被沉入湖底。

  • 文章上海名勝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4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上海 公园 城隍庙 龙华古塔 静安寺古井 后天宫神话 文庙

    人谈着城隍老爷显灵的故事。在抗战期间,关于城隍老爷还有一段幽默的揷曲;就是南市沦陷以后,敌骑四布,进出维艰,于是一般靠「老爷」吃饭的人,大动脑筋,又在吕宋路搭建「新城隍庙」,居然商肆林立,生涯鼎盛。而这位「乔迁」老爷,靠了「租界」的庇荫,也招来了善男信女的香火供奉。三、龙华古塔与静安寺古井古龙华塔,相传在吴赤乌十年由三国吴主孙权所造。当时因为西竺康居国的会和尙请得了五色舍利,孙权命人造了十三座塔,龙华塔就是十三座中的一座。到了唐乾符二年,塔毁于黄巢作乱,过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