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底蕴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鹽城——江蘇東部沿海的一顆璀璨明珠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盐城 区位优势 优势资源 交通便利 历史底蕴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安、揚州、泰州,南與南通接壤,北與連雲港毗鄰,在上海經濟輻射區內。一九八三年撤地改市,為市管縣體制,轄東台、大豐兩個縣級市、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五個縣和鹽都、亭湖兩個區。總面積一.五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八一〇萬,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大城市。建設「東方濕地之都」鹽城因鹽得名,歷史悠久。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一一九年前)因鹽置縣(鹽瀆縣)起,迄今已有二一〇〇多年的歷史。東晉安帝時更名為...

  • 文章阜寧縣名考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7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阜宁 县名考 自然环境 历史底蕴

    蘇北平原,本是歐亞大陸東邊,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大大海灣,由於支流眾多的淮河,帶來泥沙,長年累月的沉積,才成為無山無丘的蘇北平原(黃河奪淮也帶來黃土,是若干年後的事),像蘇北這樣的一馬平川,在全國也是少見的。新生陸地,地勢低平,海潮漲落,不能耕種。捕魚製鹽,倒是它的優勢。「淮鹽」暢銷省內外。漁民、鹽丁,為防潮災,惟有集土成丘,稱「避潮墩」,或「救命墩」。雖然工程浩大,倒也一勞永逸。我到南方讀書、工作,在車船上多次望見串場河(現延伸為通榆河—南通到贛榆)西岸的...

  • 文章金陵懷古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诗词联赋 南京 自然风光 历史底蕴

    忍看滄桑一命留,煙銷廢壘水東流。雞鳴月冷鐘樓夜,玄武花殘荻葉秋。剩有江山悲淪落,尙無旌節賦同仇。枌榆風雨休惆悵,佇見龍蛇起故湫。

  • 文章杭州雲林禪寺就是靈隱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康熙皇帝 杭州 云林禅寺 灵隐寺 寺庙风光 历史底蕴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皇帝玄燁南巡到杭州,他是頗有文才並自命風雅的皇帝,在遊山玩水之餘,到處吟詩作對,潑墨揮毫。有一天,來到靈隱寺,靈隱寺方丈見聖駕光臨,覺得機會難得,便由地方官引見,誠惶誠恐地懇求當朝天子爲山寺題額。總算皇恩浩蕩,在寺僧準備好的紙上,提筆就寫,他先寫「靈」字,卻不料寫了「雨」字頭,便停下筆來,原來「靈」字筆劃較多,把「雨」字頭也寫得太大,下面還有三個「口」及一個「巫」實在寫不下了。正當玄燁籌思無計時,站在近旁的禮部侍郎高士奇(號江村),便走...

  • 文章蘇幕遮·南京遊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蔡仁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南京游览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历史底蕴 诗意情怀

    鐘山青,玄武麗,春到江南,江上風光靚,虎踞龍蟠今勝昔,美哉秦淮,盡在朝陽裡。瓊樓高,連玉第,簷牙騰飛,好景留人醉,發展經濟來外資,立志跨越,再把輝煌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