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朝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录介南朝佛寺名称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3期  作者:嚴必康 出版时间:1981-01-31
    关键字: 南朝 佛寺 大市寺

    唐杜牧江南春咏金陵诗云:「十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不仅描述当时呈显眼前之江南春色,六朝佳丽;同时亦为追忆南朝佛寺之多,反映文化之特质。缘佛法在晋时原属隆盛,自东晋渡江,都于建康(南京);继而南朝宋、齐、梁、陈,亦均都建康。据史载东晋明帝司马绍、哀帝司马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昌明,宋武帝刘裕、明帝刘彧,齐武帝萧道颐,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陈武帝陈覇先等帝王,皆崇奉释敎。造寺诵经,舍身奉佛,所谓「上有好者

  • 文章六朝興衰及其文敎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3期  作者:劉月波 出版时间:1981-01-31
    关键字: 宗教 雕刻 文学艺术 南朝学校

    晋武帝太康元年(西元二八〇年)平吴,改建业复为秣陵县,属丹阳郡。太康二年,丹阳移治建业,废止苛政。是岁,更临江县为江宁,分秦淮水北为建邺,南为秣陵,复置江乘,湖熟二县。晋武帝有子约二十五人,即位后,乃大封宗室。其后汝南王征,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颕,长沙王乂,东海王越,互相残杀,历十余载,史称八王之乱。西元三〇四年,王室中有召匈奴携兵南下协助者,其后,琅邪王睿都督扬州,亦有求助于鲜卑者,从此构成北方诸大族对南朝存亡之更大威胁。鲜卑族之后魏主

  • 文章南京報恩寺與報恩塔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2、3期  作者:驊南 出版时间:1979-09-10
    关键字: 南京报恩寺 报恩塔 南朝四百八十寺 雨花台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规模宏大者,计有报恩、能仁、弘觉、静海、鸡鸣、天界、灵谷、栖霞,八大寺。至于报恩寺中之报恩塔,波折最多,此塔系八角形,高达二百六十呎,分九级,各遶以行廊,覆以琉璃瓦,每级阶梯作螺旋形,塔心为波罗式;上置金珠,每级所覆琉璃瓦角,悬有风铎,声彻云霄。此塔建于一四一三年至一四三二年间,计历十九年始吿成。当初兴建之时,未施架木,每筑一级四周堆土一层,九级高达二百六十呎,土亦随之高堆九层,等工竣时,始去土堆而现塔身,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塔之各级皆燃油

  • 文章南朝诗人——东海鲍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鲍照 南朝诗人 人物介绍 历史资料 《古诗新赏》

    公元四一九年,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恭帝司马德文,为宋王刘裕所废,结束了司马氏统治东西两晋一五六年的晋室王朝,从此走入历史。刘裕篡晋自立,史称南朝「刘宋」,刘宋者,有别于五四〇年后之「赵宋」也。尝读《中国文学发展史》至「南朝诗人」一节,谓「刘宋」一代,虽国祚不长,然文风特盛,尤其宋文帝「元嘉」时代,作家辈出,其中除名家颜延之、谢灵运、谢惠连外,同列「元嘉」诗人者,尙有谢瞻、鲍照、汤惠休等人。鲍照,字明远,东海人,书中括弧内注为江苏灌云县,《古诗新赏》又说他

  • 文章「齊梁故里」今安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4期  作者:錢月航  出版时间:2006-12-31
    关键字: 文物遣产 齐梁故里 季子庙 齐梁文化 南朝石刻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五日常州日报,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和南朝齐梁故里是我市两项重要的文物遣产。副主席徐峻范带领学习与文史委委员一行,专程赴新北区和丹阳市,对相关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加强文物遗迹的保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考察组一行藐先来到丹阳季子庙。季子庙位于丹阳九里鎭,庙内陈列著一块年代久远的季子墓碑,相传碑上的文字「鸣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为孔子所题,此碑初建于一二〇〇多年前的唐代大历年间,八十年代初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据文献记载,九里一地以水多著称,有「沸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