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京沿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徵集資料啓事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9期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征集资料启示 南京同乡会 文献委员会 征集范围 南京沿革

    玆为保管及编纂文献起见,特征集下列资料:㈠南京有关沿革之江宁府县各种旧志及各项地图;㈡南京有关之诗文著述及金石拓片;㈢南京流传之礼典乐器;㈣南京有关之历代民俗歌谣;㈤南京有关之公私团体已发行之刊物;㈥南京有关之江宁府县古蹟名胜照片;㈦南京有关重要及特殊之文物照片;㈧南京历代之私人著述或译本;㈨南京鄕贤明宦之遗像传记及碑志;㈩南京历代人民之著名私家谱牒;(十一)有关南京之重要军政记要及革命史话。如蒙割爱或复印,请随时赐下,无任感谢!否则协议价让,或由本会

  • 文章南京沿革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劉驊南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南京 沿革 历代 扬州

    南京在唐虞三代原属扬州,春秋时隶为吴地,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佐灭吴后始在长干里筑城即今中华门外长干里处,但南京之得名,则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九)之建都南京,其间虽自孙吴迄今,历为国都,但名称屡变,疆域亦时有离合改隶,兹特査诸正史及方志之足征者,硏拟列表于后。南京建都史唐虞三代(公元前二二六六—前七四一)—属扬州,春秋时为吴代,无城邑。査石头东有冶城,相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处,即今朝天宫地。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四七二)—越相范蠡、佐勾践复国灭吴,筑城

  • 文章山川形胜记南京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南京 金陵 沿革 六朝

    古都南京,简称金陵,不但山川秀丽,而且是一个富于历史事迹的名城。远在唐虞夏商周之时,此地属于扬州。战国时代,楚国得此地,因人称有王气,遂埋金予以鎭压,后有「金陵邑」之称。秦初改名「秣陵县」,汉改称「丹阳郡」。三国时代孙权在此设都,号称建业,筑石头城以守之,此即石头城一名之由来,晋又复名为秣陵县,及至东晋及六朝又先后在此建都,所谓六朝粉黛,正是亡国之君的寝食之处。隋时再名「蒋州」,继又称「丹阳郡」。唐朝最初名金陵,旋又三易「白下」、「江宁」及金陵府。南唐

  • 文章谈「认识南京」中的「表沿革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5期  作者:劉驊南 出版时间:1972-02-10
    关键字: 认识南京 沿革 正史方志 名称变革

    本会同人对于「认识南京」编辑工作,正在进行整稿校订之中,除緖言已在三期本刊刊出外,玆谨将其中之「表沿革」一章在本期「南京通讯」刊出,敬请鄕前辈们多予斧正,以匡不逮,其原文刊列如下:第一章 表沿革南京在唐虞三代属原扬州,春秋时隶为吴地,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佐越灭吴后始在长干里筑城即今中华门外长干里处,但南京之得名,则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九)之建都南京,其间虽自孙吴迄今,历为国都,但名称屡变,疆城亦时有离合改隶,沿革难变,人言多殊,玆特査诸正史及

  • 文章故都南京简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交通便捷

    南京古属禹贡扬州之地,战国时代属楚,楚威王见此处有王气,遂埋金予以镇压,称「金陵邑」。三国时代,孙权在南京建都,筑石头城,时称「建业」,是南京作国都创始。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建都,称「建康」。隋唐时代,先后改称「蒋州」「丹阳郡」「金陵」「白下」「江宁」及「金陵府」,南唐在这里建都,改名「江宁府」。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于洪武元年定都南京,称「应天府」。明成祖迁都燕京,改应天府为南京,此即南京名称之由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乃扩大城垣,东达钟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