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京话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有意思的中國方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9期  出版时间:2013-05-25
    关键字: 中国方言 北京话 江浙话 台湾话 四川话

    例:某甲在楼上窗台往下看见熟识的某乙路过而忽然停止不前。假设现在俩人是以北京话对谈:甲:是谁在楼下阿?乙:是我在这儿贝!甲:你在做什么咧?乙:我在这小便呐!假设现在俩人是以江浙话对谈,除了他们自己,没人听得懂:甲:杀个人在楼下?乙:阿拉在割里!甲:浓做啥个日踢?乙:阿拉在砸蟋!假设现在俩人以国语对谈:甲:谁在下面?乙:我在这里!甲:你在干吗?乙:我在小便!假设现在俩人是以台湾话对谈,简单多了,才三个字:甲:啥咪郎?乙:喜哇啦!甲:冲啥悔?乙:棒溜啦!假设

  • 文章讀武進鄕訊有感(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9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2004-07-25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文化学术传人 吴稚晖 方言土语 北京话

    教育专家的实验,接受语言专家的建议,应选定一个地方的语言作标准在教学上才不会发生困难。民国七年政府领布注音符号以北京音系为国音的标准地方音,这其中有几个原因,㈠北京话比较简单容易学习,北京话的声母二十一个,韵母十六个,声调四个,而闽南话声母二十个,韵母三十六个,声调七个,至于客家话声母二十一个,韵母二十四个,声调六、七个,这二者和北京话相比就复杂得多了。㈡地理上的原因:从东北九省,到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再到苏北、皖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这大

  • 文章風木齋隨筆 大語言與小語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2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10-25
    关键字: 大语言 小语言 齐邦媛 国际文坛 小国寡民 汉语水平考试 北京话 方言 多元文化

    就用罗马字拼音来表达,就像日文和韩文一样。但是「官大学问大」这句话实在靠不住,已经有学者提出论据,驳斥倡议者的浅陋。非常浅显的论点是:台语原是很正统的汉文,自始便属于汉文化的核心语汇,比北京话更合于中原古音,用台语唸唐宋诗词,更为合韵。汉文化的语文模式是:文字统一而各地则有各种方言。绝大多数属于汉文体系的方言(台语、客语、广东语等)都可对应同一种文字。也就是说方言中有音无字的词,大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字,多读点古书就知道了。我也觉得笔之于书的文词是种修饰的语言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