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耕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咧咧声里雨潇潇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1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8-05-10
    关键字: 农耕图景 神话传说 思乡之情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生當淸朝鼎盛之季,爲奬勵農桑,曾經詔示畫工,繪製耕織圖四十六幅,木刻複印流傳。每幅皆有御製七言絕詩一首。在耕圖第二幅題詩爲「土膏初動正春晴,野老支笻早課耕,辛苦田家惟穡事,隴邊時聽叱牛聲。」此時正是故鄕冰雪初融,草木萌動的季節。依照往例「九盡花開寒不來」,農夫們定已一調理犁耙,進行春耕翻土準備播種了。風輕若翼,雨潤如酥,廣闊的原野上,隨處皆可看到、聽到康熙皇帝所作的詩情畫意。尤其是那種叱牛的聲音,最足使人低徊懷念,一聲嘹亮的咧咧,...

  • 文章家鄉農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朱世良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农谚 谚语 农历 节气 农耕

    我國以農立國,古代工商業固不發達,直到現在全國人口農民們仍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自古讀害的人不多,現在農村中文盲仍佔很大的比例。因識字的人不多。很少人能看懂曆書(鄕村俗稱黃曆),故對耕種收割,陰晴風雨,年成豐歉之預測,冷暖時間之到來,四季衣物之準備等都以一套「農諺」爲準則,而農諺自古相傳,雖不能完全準確,也都差九不離十多能應驗。我國幅員廣濶氣候不同故所用之諺語亦有差異。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僅就記憶所及將我鄕之農諺列註於后,因離鄕四十餘年,記憶不確之處,請識...

  • 文章故鄉拾穗(五九)農業概況——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9-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肥料 船隻 农耕

    为农作之肥料,但城市距农村较远,虽亦有从事农耕之家,毕竟为数甚微,商店仍占绝大多数,其炊煮后之柴草积灰,便无法处理,于是不得不俟换灰者来,方能将积灰运走,藉维环境之淸洁,以保观瞻之舒畅。记得有一位郑姓同学,曾随其父驾舟至常州城内换过灰,据云并不是拿东西去换灰,亦不是拿钱去买灰,其实一大堆灰也要不了几个铜板,(按按抗战前通用的货币是银元银角子或铜板)城市内较大之商店,食之者众,其炊煮后所余之积灰亦多,大都是先将之倒于庭院之一角,遇有换灰者上门问有无灰换时,商店

  • 文章松江之农耕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7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松江 农耕田 以亩计租 缴租成色 分收田

    虽亦有比较多收少收者,此系极少数例外。四、贉田:农耕田可由农人租与他人耕种,耕种者出租金或租米与原种者,粮田所有人,不与干涉,盖贉出贉进,与收租无关,且两者必邻近或知之有素者。五、召田:召来耕种之农田,与耕种之租田——面,不相雷同,不过交出召价,租得耕种而已,其耕种权薄弱,不可在田上造屋或营墓,此点人所知甚少。六、分收田:由耕种者让给他人耕种,双方言定每年各分稻谷或棉豆若干,其耕种权更为薄弱,其每年仍由原耕者缴纳租金或租米。七、行头:农田之靠近河边者,必有

  • 文章晒晒常州人的「胃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5期  作者:黑多  出版时间:2012-09-25
    关键字: 农耕文化 四牛 餐饮标识地 饭局 传承

    常州人有个独特的问候语,见到熟人,迎面会打声招呼:「饭吃过没?」而对方,大多也会乐呵呵地回答:「吃——格——咧!」有史载,常州在明代就是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之一,是百分百的鱼米之鄕、富庶之地。「饭吃过没?」很显然对常州人来说,不可能是人们对温饱问题的一种焦虑,只可能是常州人骨子里对农耕文化的一种「印记式」的依恋和传承。不过,这样的问候最终还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在人们口中消失。因为自那以后,常州人有了更多元、更广泛和更开放的话题。但是,常州人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期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同乡 动态 李锡兴 农耕队 奖学金

    李锡兴乡长荣升副局长李锡兴鄕长武进北门外北夏墅人,中央大学土木系毕业,为人诚恳负责,道德高超。谦谦君子也,曾任军工局副局长等职,去年就任台北市工务局主任秘书,为张局长孔容所倚重,七月奉令升任副局长,有子女各一,均已去美国读书。我国农耕队享誉上伏塔王韵初鄕长,武进湟里鎭人,国立云南大学毕业,服务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会任技正有年,嗣奉派出任非洲农耕队,担任上伏塔共和国副队长,近年正在该国西部挖掘一条运河,可以灌漑农田一千五百公顷,三年后上伏塔粮食可自给自足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