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有共返回1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贺李步高先生《塘吟草》问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張奉先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塘吟草》 李步高 祝词

    一、奎星照耀塘深,孤影寒窗惯冷衾;笔底生花驰屈宋,灵台即兴比高岑。神思思远连天宇,情至至眞摔爱琴;纸贵洛阳夸左氏,流传佳话到如今。二、苦县源流一脉承,初言指树姓嗣珍;神弓陷石称飞将,妙笔生威靖狄臣。洗墨塘流水秀,怡情三岛彩霞屯;班门弄斧忝为句,聊供茶余驱倦神。

  • 文章鄕先贤孙尔准轶事——巡视台湾侦破「奇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0期  作者:周器之  出版时间:1982-04-20
    关键字: 孙尔准 奇案 台湾

    鄕先贤孙尔准,字平叔,号莱甫,世居无锡城中小河上,嘉庆十年进士,(现任无锡旅港同鄕会理事长孙景洵是他的族孙。)累官至浙闽总督,官声甚佳,台湾文献载孙公是这样:「立品之超,见事之明,持政之公,论狱之平,卓然有古大臣风范。」会彰化县贼械斗,全台震动,孙公诛其为首人而敉平之,台湾人心大平。台湾电视公司曾参考了台湾文献与连雅堂氏所著的「台湾通史」,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将有关孙公出巡台湾编制成一出「奇案」的电视连续剧,在民国六十七年七月放映。「奇案」的故事

  • 文章故鄕舊俗(二)——婚嫁的繁縟與浪費兼談我國古時婚制及有關其他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0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买卖 六礼

    侍僮,夹毂相引,富者竞欲相过,贫者耻其不逮,飨之所费,破终身之业,」齐武帝赜诏谓:「婚礼下达,人伦攸始,晚俗滛丽,华泰尤甚,饍羞方丈,有过王侯,富者扇其娇风,贫者耻其不逮,」唐韦挺上疏谓:「—今贵俗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絃,以极欢宴,惟竞奢侈,不顾礼经。」可见自来我国对婚姻奢侈之风。我国古时婚姻是买卖式。唐高宗治诏谓:「—自今以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疋,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疋,品七品,不得过一百疋,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疋,皆充所嫁女费

  • 文章春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春联 福喜

    壬佩符应其候;申受百福喜自天。

  • 文章狗淴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7期  作者:南郭先生  出版时间:1979-07-20
    关键字: 六月狗淴浴 俗谚 唐伯虎 风俗习惯

    狗淴浴」是一句故鄕和邻县苏常一带的俗谚,也是旧有风俗习惯之一。过去故鄕养狗,不像现在台湾各县市一样,养的多是洋狗,把牠玩的,(故鄕,尤其鄕间,都是养的土狗,只是叫牠看门守夜的。现在台湾各县市人家养的洋狗,几乎天天给牠洗澡,)故鄕洗澡叫淴浴,文言为「沐浴」)过去故鄕的看门狗,平时不给牠洗澡的,每年只有在旧历六月初六那天,把牠放在河里或水中洗一次澡,故鄕叫「淴一个浴」,所以叫「狗淴浴」。故鄕对懒着洗澡的人,常把这句俗谚去取笑他的。在这里,我又想

  • 文章故鄕旧俗「狗洗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期  作者:天行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六月狗洗浴 无锡习俗 乡村养狗

    较为考究外,都是养的看守门户的土狗,吃的是残余下来的冷粥冷饭,日夜看守在狗洞口,(故鄕,尤其鄕间,每家在后门或前门的旁侧墙角下,多开有狗洞一个,尺把高,、七寸濶,夜间关了门,狗可由洞中出入,察探宵小盗贼行迹。)过去故鄕养的狗,一年中间,只有在阴历六月初六那天,把牠向河中掷下,任他游泳上岸,就算为牠洗一个澡,所以故鄕有句俗谣叫:「狗洗浴」。在故鄕看到有人不喜欢或懒隋洗澡的人,身上脏得发臭,就有人会对他说:「你是一定要到才有人替你洗一个浴。」去讥讽

  • 文章省立第中学回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程發軔  出版时间:1971-09-16
    关键字: 省立第六中学

    国立师大敎授前国文系主任,大冶程指云先生发轫,余负笈中时之业师也。中囘忆,系程师应文献征集第五十四次座谈之讲词,由刘昭晴先生笔记者。题目虽小,而所涉及之范围,则颇广泛,诸如江苏当日中等学校分布情形,以及鎭江名胜古迹等等,此乃五十年前之事,程师讲来,如数家珍,弥足令人囘味。又昔日屋舍巍峨之中,左旁民初改设省立第三工场之原知府衙门,及鼓楼等建筑,均已于抗战沦陷时为莠民拆毁。卅五年春,余尝驱车专诚前往凭吊,至则遍地麦浪起伏,无复可见一瓦一砖,遑论楼屋

  • 文章山川形勝記南京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南京 金陵 沿革 六朝

    古都南京,简称金陵,不但山川秀丽,而且是一个富于历史事迹的名城。远在唐虞夏商周之时,此地属于扬州。战国时代,楚国得此地,因人称有王气,遂埋金予以鎭压,后有「金陵邑」之称。秦初改名「秣陵县」,汉改称「丹阳郡」。三国时代孙权在此设都,号称建业,筑石头城以守之,此即石头城一名之由来,晋又复名为秣陵县,及至东晋及朝又先后在此建都,所谓朝粉黛,正是亡国之君的寝食之处。隋时再名「蒋州」,继又称「丹阳郡」。唐朝最初名金陵,旋又三易「白下」、「江宁」及金陵府。南唐

  • 文章走進景秀園藝尚湖觀光園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3期  作者:虞城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园艺 观光园 盆景 六角亭 林带

    姐妹石榴,苏州地区最大具230年树龄的竹柏和极其名贵的「十大功劳」、「鸟不宿」、日本刺桂,以及青枫、红枫、三角枫、赤枫,让这块绿州更为增色。倘若你登上园内小山丘的角亭,脚下这片如画似景的绿洲就会尽收眼底………。向南望是碧波荡漾、天水一色的尚湖,湖滨垂柳、美人蕉给人一种异国风情的感觉,湖对面美丽的荷香洲公园清晰可见;向东远眺是串湖大堤一排重重迭迭的林带,近处是一大片绿色草坪,再过去是一片雪白的梅花树,还有嫩叶伸展的葡萄架,近深远淡,高低重叠,层次分明,是一幅

  • 文章(民间娱乐)唱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民间 娱乐 “唱六书” 戏班 徽调

    在淸末民初之际,我邑稍有声望或富有之家,每逢婚嫁做寿开贺之时,亲友常有送书祝贺者。书者,戏班也,惟此戏班祇唱文戏,且无化装表演,故与大戏班搭台唱戏者,大不相同。书班多取吉利之名称,如鸿福堂、福寿堂、庆升堂、普利堂等等,每班通常以人组成,以一人为领班,内必须有生、旦、净、丑、末各一人,此人中,除唱外,还须兼打鼓及扎板(拍板眼用)一人,打大锣、当锣、钹,胡琴各一人、哨呐兼二胡一人,故书班中之各角色,全系口手并用,绝不含糊。但所唱戏文,大都以角色少

共142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