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信仰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邦與城隍老爺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刘邦 城隍信仰

    人稱豐縣城「四門」對「八廟」。豐縣城裏寺廟雖然多,但最出名的還是座落在城中心的城隍廟。城隍廟裏的神是城隍,大家都尊稱爲城隍老爺。豐縣的城隍廟最壯觀,還有戲樓和書場,香火最旺。在人們心目中,城隍老爺是人神、是忠神、是冥神。除暴安良,扶正祛邪,能保社會安定,是老百姓的保護神,造福百姓,所以人們都十分敬重他。給他上供、燒香、磕頭、祈福。往年,每逢「鬼節」,還有「城隍出巡」,更熱鬧非凡,成爲民間一大盛事。城隍老爺的由來城隍老爺是何人?豐縣人爲什麼都敬他?城隍老爺...

  • 文章信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信仰 散文 人生感悟

    为人有所信仰,思想才不致于空虚。生命才有所寄托。我信佛,向不拜佛。信佛,以为佛就在头脑里。脑中有佛,就会自爱爱人。退一万步说:「不会作恶」!庙上的佛像,是泥塑,或木彫的。纵然将它代表佛,去烧香拜它。等于拍佛的马屁,佛会将你看成小人,反而厌恶你。若再带供品,等于向佛行贿,佛会将你看成罪人!我不想做小人,更不肯做罪人。所以不到庙上去烧香拜佛。而以「在家和尙」自居。(外号「枳园居士」。)还有:我也信耶稣。一向不到敎堂做礼拜。耶稣是爱人的,救世的,勉人为

  • 文章中國人的「俗信」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佛教 信佛 妈祖庙 信仰

    我们家鄕当年流行一句话:「家家弥陀佛,处处观士音。」就是大部分家庭主屋内香柜上都供有观音像,一般吃素老先生、老太太们,经常口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习俗信仰佛教,其他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一槪不知,在各地文献中都有「俗信」这个名辞。至于台湾的俗信,不属于任何宗教,而是妈祖神。妈祖的出生地是福建省莆田县湄州湾,有林姓居民以捕鱼为业。某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一女,坠地不哭,取名林默娘。年八岁,每逢风雨如晦之夜,她提灯篱跪在高处,引导许多迷失方向的渔船得庆生还。默娘

  • 文章簡介八仙的形象和故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崇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八仙 故事 形象 民间信仰 丰县

    上期已經談了《八仙的演變》,今天來介紹八仙的形象和故事。在我們徐州地區尤其豐、沛等縣的民間流傳的基本相似。民家主房當門後墻懸掛的中堂兩側,常見有「八仙人子」的畫像,如同四、五十年代迎新的花轎和出殯的紙紮上的八仙人子的畫像、泥人頭塑像一樣鮮活亮麗,確實增添了民間生活的藝術氣息。下面特作簡要介紹。漢鐘離:此人是復姓鐘離,名權。即「鐘離權」,傳說是漢末晉初人。原爲一名稗將,曾隨晉名將「除三害」的主角周處出征一氏族(首領名萬年),結果全軍覆沒。周處被殺,鐘離權逃...

  • 文章我確信『主與我同在』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作者:陳震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人生感悟 律师 案例 意外跌伤 宗教信仰

    ——聖經説:「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生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第一二一篇第七、八節)——「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仗,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第廿三篇第四節)——

  • 文章從家堂灶君説起

    来源期刊:《浦東》 第18期  作者:柳影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神教 庙寺 膜拜烧香 灶君 宗教信仰

    年悠久历史,为人们信仰,当然各有其崇仰信服的价値存在,如果不硏敎理,一味迷信物欲,妄求满足,终日穷穷追求法律漏洞,成经济罪犯而不觉耻,盲目崇洋而不知羞,这种现实忘本不思德的人生观,心理毫无约束自制,也就是否定一切宗敎迷信之自我迷失,如何使有形的家堂灶君堂无形的建立在各鄕亲心理,住台湾、去美国,能使家堂灶君永远跟随在我们心理,庭训里多讲点遵守规矩,相信各家庭所获幸福,远超过升学或崇洋,无神政局会破碎没落,无神家庭,同样会发生叛情纷扰,如今我提出灶君老爷,必然有些鄕亲

  • 文章掌握人生快樂的契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2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人生快乐 健康 信心 求知 信仰

    舍就得。」字数虽寥寥几句,却包含了深奥的哲理,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得」就是得到快乐,所以助人的先决条件,就要舍得,舍不得花费金钱或劳力的又如何能助人而得到快乐呢?信仰的快乐我体察到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心里上有了负担,有了障碍,有的在愁急经济,有的担忧国是,有的在烦恼爱情、前途、子嗣、疾病等各种问题,总之,一个人假若有了心结,那里会有快乐?喏!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依赖「信仰」来扭转情緖的变化了。信仰原是信任的升华,人与人之间达到精神上最大最高的放心,就是

  • 文章正信與迷信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7期  作者:慧文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迷信 正信 释义 文化内涵 信仰

    随手一翻,在《辞海》中,也有「迷信」一词的解释: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鬼神等的一种思想,亦指盲目信仰或崇拜。看来,迷乱的信奉、盲目的崇拜即是「迷信」。「正信」,即正确的信仰,理智的信仰,正直的信念,是相对于「迷信」而言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佛教、道教的出现加快了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佛教是外来宗教,是从印度传播过来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教传入以后,经过中国历史的变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包容,如今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的佛教已经有别于印度的原始佛教

  • 文章观世音与京人士之信仰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8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观世音 律己修身 家乡信仰 中元节 观音门

    囘忆孩提,每当晚餐以后,就寝以前,必见母亲手持长香三枝,插在观音大士朱笔神像之前,合十为礼,口中默默祷词,虽未闻其声,料知必为阖家祈求赐予平安、幸福,一若今日之基徒祷告然。所不同者,当时无讲道传敎士,亦无巨册之经典,善男信女,但凭一己信心终身不逾耳。而故旧之家,几无不家悬一观音法像,或奉供庄严磁像一座,拈香之责必为妇女,求福祈嗣,但凭信心,往往巧合,俨然神验。实为大多数妇女律己修身最好信仰与消遣,较之今日劈拍与蓬拆,维护家庭幸福与宁静,不可同日而语之。吾

  • 文章神壇前的護衛——馬弁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东坎 西岳庙 马弁 民间信仰

    七〇多年前,每年五月十八日是東坎西岳廟—「都天大帝」出壇「驅瘟降福」的日子。那天,整個東坎以及百里方圓的人們都沸騰了,紛紛趕到東坎來看「會」,一睹「都天大帝」的金身威嚴和全副鑾駕的排場。我是夾在遊行隊伍中的人,根本不能竄隊去欣賞這麼龐大的場面,只有對離我們最近的騎著高頭大馬,全身「中軍」打扮的「護印官」和排列在黃羅傘蓋兩旁的文武「馬弁」看得最清楚。文「馬弁」身著明朝文官制服,文質彬彬。武「馬弁」打扮的凶神模樣真的能鎮住圍觀群眾、不能有一點騷動。「馬弁」,...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