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安团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乃蔚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乃蔚 丰县军民 保安团

    窦县长瑞生原本一家,亦知乃蔚其人,曾在与董、黄畅叙中,提及先生为砀山牺牲奉献的事蹟,赞誉不已,董公印象深刻,引以为荣。三十四年八月抗战胜利,丰县军民,流亡铜、萧之间,苦等年多,才得还乡,适乃蔚先生回家探亲,县长董公,知其长才,多方挽留回县,任命为太行区区队附,佐区长李诚修先生共理区政,在赵庄集北头古庙台子上,建筑坚固据点,以保城西半壁乡土。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大刘集战役,刘团长万俊力战殉国,保安团重挫,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共军乘势,次日即南犯单境之马良

  • 文章劉正信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刘正信 丰县军民 保安团

    泣涕而返,并安排刘妻董琳及其幼子今后的生活,黄口军民,目睹此情,无不赞誉黄玉公善待属下之宽仁义重也。正信待刘之善后办完,即赴徐庄,在焦瑞章、程守祥先生所办行政人员训练班任职,待至胜利还乡,百废待举,部队变动很大,正信成了县府的机动干部,协助训练自首的共党,负责催交第一二期的征兵者,刘万俊先生重组保安团定案,团部政治部已改为新闻室,高德修、正信和我三人被派到新闻室工作。未几,又派我赴省府受训,正信曾参与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大刘集战役,刘团长力战成仁,正信

  • 文章谈疥瘡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疥疮 丰县 保安团 皮肤病

    每逢萬象更新,百花吐蕊,草木萌芽的春天,喚醒了安睡的寒冬,但也引來疥瘡的流行。疥瘡,又簡稱疥,是家鄕一種流行的皮膚病,當時感染此種皮膚病的,眞是無計其數。在台五十歲以上的鄕親們,可能都有經驗。家鄕流行此症的原因,不外是保安團隊官兵,夜間不是睡在野地裡,就是睡在民房地上,只是舖些薄薄的麥稭或豆稭等,皮膚久經濕氣的侵襲,久而久之,就成了疥瘡;另外一般人不常洗澡,又不勤更換內衣,促成疥瘡的發作。一旦患了疥瘡,不但不易根治,而且傳染迅速。部隊群居,加以蝨子、跳蚤...

  • 文章感念老大領——薛先生廷燧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仇奉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薛廷燧 丰县保安团 红棕烈马

    我撰写薛先生廷燧,在抗战期间的一些主政、治军及战绩的史略,是缘于一位追随薛先生多年的一位年老的长辈。因他阅读过我丰县文献第二十三期鸿飞先生大作「丰县保安团的血泪史」,而触伤了这位老人心中的激动与回忆。他哀伤慨叹愤怒道:「由于政府当年失策,以致我等流落在天涯海角的台湾岛。如今是齿脱发落已到晩年,有家归不得,搥胸呼天哭诉无门。」每逢春节团拜或其聚会与乡亲会面,但凡提及到老大领薛先生,无不称赞为人厚道、个性耿直、忠党爱国。但我丰县文献在台创刊二十余年来,尙未有

  • 文章一段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冷遹 董汉槎 黄体润 董玉珏 丰县保安团

    张」,所以她离开家鄕时,带来十多付纸牌,来到鎭江找不到牌友,此后每礼拜天一早就去她家,陪她打纸牌,吃过晩饭后才回去晩点名,那段日子过的非常愉快。黄公玉山长理萧县时,来鎭江开会,嘱我返鄕服务,并函吿县长董玉玨公及张子超团长,请其安排职务。返县后,被派在保安团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任政训工作,直至徐蚌会战失利,再至鎭江拜望雪山公,他因臂部生有无名肿瘤,病情颇重,须手术治疗,要输血,那时血浆难买,鲜血更不容易买到,经济状况也受限制,我经检查是O型血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

  • 文章寛猛相濟·衆望所寄——李旭辰烈士殉國前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李旭辰 抗日战争 丰县常备自卫大队 保安团 殉国

    永安大队附王义民等二十余人负伤,我获长短枪二十余枝,另有二匪兵向我投诚,匪共经了这次挫败,才不敢轻易向我骚扰。这一役各部队均能密切配合,所以才能克敌制胜,而李烈士率部远道自城南跋涉,未稍休息即投入战斗,发挥了革命军人的昂扬斗志,这是颇为可贵的。不久,汤专员铁飞,对烈士之英勇果敢,颇为赏识,乃将其所部扩编为保安团,委烈士为团长。当年十月十三日,汤专员与李烈士率部驻于城南六区季庄,至翌日上午六时,获悉有伪军数十人,到达宋楼一带骚扰,烈士据报后,即派两个中队前往

  • 文章南崗抗日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成守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南岗 日寇入侵 难民 土匪招安 大伊山 伪军 保安团

    日寇首次攻打南崗發生於民國二十八年,農曆正月十三日午後一時,日寇由東南向西北前進,南崗街東五百尺有一東大墩,南北長約一里多,比南崗街高出約十公尺,日寇被東大墩掩護,未有人發覺,日寇到達墩上,用山砲向東廟射發一砲,將廟門擊垮,全街男女老幼倉惶逃命,大部份向西跑,以南崗街作掩護,少數向南跑,日寇居高臨下,以步槍向難民射擊,有一居民不幸中彈身亡,是日上午十時,有土匪百餘人剛被縣府招安,調來南崗,聞日寇砲聲比居民跑的還要快,有兩匹馬都來不及牽走。三月某日,日寇進...

  • 文章毗陵一脈衍書香陽湖典範湯錦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7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汤锦文 武进 武进保安团 登布岛 复兴岗

    一、前言:錦文恩師,我邑常州武進陽湖縣前黃鎭人,其一生作爲艱苦奮鬥之成就,尤其爲故鄕桑梓犧牲奉獻之事跡,誠爲我邑之前賢和典範,再者其生命之歷程,遭遇多處與筆者有直接間之關係。惟其中在前黃任公職和國共內戰時期保鄕衛國艱苦情形,實爲武進同鄉會應保存最重要,最珍貴之史料。錦文恩師對台北市武進同鄕會最大之貢獻。二、以身為常州武進人為榮錦文師自謂:吾邑常州(武進),古稱蘭陵,一曰毗陵,位於江蘇中部,龍蟠虎踞,襟江帶湖,鍾靈毓秀,人文薈萃,陽湖文派聞名中外,有「天下...

  • 文章碧血流芳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6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日据时期 抗日英雄 江都县保安团 日寇恶行

    避难鄕区,至廿八年其兄潘树声任职永安江都县政府行署,潘君曾前往参与民众白卫队工作。当年冬,江都县政府迁塘头,扩充保安队为保安团,因潘君曾学电讯,遂被派为团部通讯排排长。潘某在物资■端缺乏下,部署联络,殊非易事,所幸当时泰州尙未沦陷,潘君来往■购电讯器材,终于完成团部与各大队间之电讯通话工作。廿九年冬、江都县长由陈中柱接任,江都县保安团被编人陈之第四纵队,陈县长基层干部多,致原任保安团人员,多愿编遣,适湖西陈文部队为日寇驱往皖东,为我八十九军勦灭,地方眞空

  • 文章乘桴浮於海——黃潭島沉船事件追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王壽延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黄潭岛沉船事件 逃亡回忆 阜宁县保安团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共军攻占上海,驻守在长江口崇明岛上的国军乘船转往舟山群岛,里面有阜宁县保安团的部队,部队由家父、二十八岁的王维希连长率领一个机枪连一百多名官兵眷属,全是阜宁人,上了一艘四桅古老大木船向舟山群岛航行。出发的时候风平浪静,长江口波浪不兴,古老的大木船张满四道大帆顺风向南航行。但在这暮春时节,海上风云多变。到了晩上,全船的人发觉船身摇摆突然加剧,几乎站立不住。突然吹起强风夹杂着急速的雨势,海面上隐约看到白花花的浪头,船老大正指挥水手忙乱地收帆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