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俗谚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阜寧謠諺(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阜宁 俗谚 歇后语

    贰:俗谚△百无一用是书生。(80.⒓⒓顾丰才兄提供)言古时读书人,文则彬彬,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喻人无一技之长可以谋生。△饭店不是躱雨处。(80.⒓⒓顾丰才兄提供)意即非久留之地,应有长远打算。△水牛五条腿,各说各的理。(80.⒓⒓顾丰才兄提供)意即互不相让,坚持己见。△人做媒他不嫁,鬼做媒嫁夜叉。(80.⒓⒓顾丰才兄提供)言人认识不清,是非不分。△痴人有痴福,泥菩萨登瓦屋。(80.⒓⒓顾丰才兄提供)意即宿命论,凡事皆由天定。△婆婆嘴多,媳妇耳滑

  • 文章拍掌謠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9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拍手谣 苏北 俗谚 打巴掌 传统民俗

    这是苏北的玩意,两人对坐,双手合掌,甲以两手顺抹乙的手背,乙也同样以两手抹甲;然后甲、乙同时拍掌,复用右掌击对方的右掌,左掌击对方的左掌,交叉互打,一拍一击,边打边唱:打巴掌,打到正月正(读征),家家户户点红灯。「此指整个正月,从过年到元宵,各家灯烛辉煌。」打巴掌,打到二月二,个个人家带女儿。「江北人家,春节过后,例于二月初二日带女归宁,故另有俗谚:『二月二,龙抬头,家家人家带活猴,带得囘来吹笛子,带不囘来揑鼻子。』(言酸楚也)。」打巴掌,打到三月三

  • 文章六月六狗淴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7期  作者:南郭先生  出版时间:1979-07-20
    关键字: 六月六狗淴浴 俗谚 唐伯虎 风俗习惯

    六月六狗淴浴」是一句故鄕和邻县苏常一带的俗谚,也是旧有风俗习惯之一。过去故鄕养狗,不像现在台湾各县市一样,养的多是洋狗,把牠玩的,(故鄕,尤其鄕间,都是养的土狗,只是叫牠看门守夜的。现在台湾各县市人家养的洋狗,几乎天天给牠洗澡,)故鄕洗澡叫淴浴,文言为「沐浴」)过去故鄕的看门狗,平时不给牠洗澡的,每年只有在旧历六月初六那天,把牠放在河里或水中洗一次澡,故鄕叫「淴一个浴」,所以叫「六月六狗淴浴」。故鄕对懒着洗澡的人,常把这句俗谚去取笑他的。在这里,我又想

  • 文章俗谚文学」序言二则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葛岑高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俗谚文学》 序文 全民教育 编排体例

    俗谚文学一书,系沭阳葛岑高鄕长所著述,自兼发行者,委托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六十一号三民书局总经销,全一册,平装新台币二百五十元,精装本三百元。葛鄕长服务公职有年,公余留心文史,随手摘记,篇帙浩繁,蒐集丰富。乃有充裕时间整理出版,以保存鄕土文化,阐扬中华文明为职志,志向可钦可佩。--编者附志。序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为我国文化繁衍数千年不同之层面也。经、史、子、集,深矣广矣,历代均难以普及于全民,使之共知共晓;若欲使鄕村及都市之人

  • 文章(靑年園地)論勤儉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4期  作者:仲和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勤俭 青年园地 俗谚 古人思想 家居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所有俗谚,其中足资作为箴铭,何止千百!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人思想和生活的结晶,可惜一般人不太予以重视,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运用。因此更加而言及勤俭的,亦不下百条。在此先行择取其中十条,略加诠释。△勤俭无闲时勤俭的人最善于利用时间了。有心进取的,总是闲不住。一心一意想找个事情来做,君不见许多人退休之后,仍工作不懈,问他何苦不享淸福,一句话,劳碌命。而终生劳碌的人非勤俭而为何——勤于事,俭于时。其实,要眞正闲下来的话那「闲死闲活」,也许日子

  • 文章乡土俗谚 海州农谚一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湯魁春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乡土俗谚 人物信息 农业谚语

    ●頭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滿湖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奔牛遍地走。●麥蓋三床被,枕著饅頭睡。●淸明前後,種瓜點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三麥六,菜籽一宿。●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飯。●要吃棒子餅,棒根掏成井。●小滿三天遍地黃,再過三天鐮刀響。●龍口奪糧。●早看東南,晚看西北。●早上浮雲走,晌午晒死狗。●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喬麥。●白露早寒露遲,秋風麥子正當時。●寒露前後看早麥。●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一畝園,十畝...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一文錢造個天寧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4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4-11-15
    关键字: 民间故事 武进民间故事 天宁寺 一文钱 俗谚

    天宁寺创建于唐,经宋元明淸,或因兵刼,或经火灾,兴废已有多次。相传其中有一次的重建,最初祇花费了一个制钱,因此本地至今还有「一文钱造个天宁寺」这句俗谚。据说该寺在某一次兵燹之后,已成废墟,兴修无人,荒凉满目。其时寺的附近,有一个老者,平日一向依靠儿子媳妇生活,儿子性甚庸懦,而媳妇却异常泼悍,时时在呪骂其公公,说他是老废物,尽把儿子媳妇拖累,却还不早早死去。老者气惯不过,然亦无可奈何。一次,媳妇又复出言不逊,老者实已忍无可忍,便惘惘出门厉声道:「纵然死在街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