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思想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人的己與道(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4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20
    关键字: 中国传统思想 处世哲学 孔子 孝悌

    中國人敎人做人,最好當做一小輩後輩。天生人先作嬰孩,便是要敎人懂得此道。現代科學進步,要戰勝自然,有電腦,有機器人。電腦勝過人腦,機器人勝過生人。科學越發達,人的意義價値越降低。那麼戰勝自然,豈不就是戰勝了人類的自身嗎?將來的世界,豈不將變成一機械世界,要人做電腦機器人的奴隸嗎?中國人講孝弟,但每一家的父母各不同,兄弟姐妹亦不同。所以中國人講道,要講己。每一己所行道,卽如孝弟,亦各有不同。大道盡相同,小道則各異。而小道相通,卽就是大道。舜的父母和武王周公...

  • 文章中國人的己與道(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9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05-20
    关键字: 钱穆 东吴大学 哲学讲座 人生感悟 中国传统思想

    先生主张知难行易,好像与旧说知易行难相反。其实中山先生意,也在鼓励我们应该照他意思去行,仍与旧说意思相同。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重行犹过于重知,三千年来是一贯相承的。中国人所谓道,指人生大道,贵人人能行。就空间论,中国人甚至于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美洲人、澳洲人、全世界人都该行此道,此所谓大同。即是说人人同行此一道。就时间论,每一人从婴孩始生到他老,一生就该行此道,甚至于千年万年之前,到千年万年之后,凡是人都应该行此道。所以中国人敎人各自自己去行,不要等待别人

  • 文章中國人的己與道(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3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钱穆 人道 哲学讲座 人生感悟 中国传统思想

    不求富强但求国际间能和平相处。从大讲到小,大家要富要强,便不免违法犯罪。法亦由人定,以法制人,还是一不平等。中国人不看重法,而看重礼。礼则是一道,此刻不详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从礼来,不从法来。人与人有礼,国与国亦当有礼,这是中国人想法。诸位只要看婴孩,再读中国书,自会懂得人道。西洋人不讲这一套,单读西洋书,亦就讲不通。四现在我要讲中国人所讲道的具体内容究是甚么。我刚才讲过,主要是我们的情感,婴孩期大体相同。有了知识,有了思想理论,就多不相同了。人之相知

  • 文章歷史與人生(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9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孔子 天演论 历史讲座 历史学会员大会 中国传统思想

    今日國人又盛稱自由、平等、獨立爲人生所當遵行之三大觀念,一若惟此之當尊。此三語非中國所本無,然固係此三語之中國本義爲準,則尙何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中國舊傳五倫之可言。曰孝弟、曰忠恕、曰尊親、曰規矩,皆將失其原有之意義,人生又何以爲人生。今日人生之莫大詬病,則曰不自由、不平等、不獨立。不知若果人人各自自由、平等、獨立,又何以在大羣中爲人。又何以有父子、兄弟、夫婦之家庭,又何以有一國之君臣與社會之朋友。此則仍當懇切眞摯以求之。而歷史與人生之眞際,乃始...

  • 文章文化復興運動的深入與創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嚴家淦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传统思想 文化复兴 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

    国父继承我国正统的道德思想,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精神,发明三民主义,眞所谓「集中外之精华,防一切之流弊」,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不仅为「中国造成一个新局面」,亦使人类进入了「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三民主义之世纪。所以 国父说:「中国有一个正统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子;我的思想,就是继承这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来发扬光大」。可知 国父的诞生,乃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肇始,实亦中华文化复兴的开端。先总统 蒋公倡导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有崇高的理想

  • 文章倫理與文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7期  作者:張經邦  出版时间:1991-01-05
    关键字: 传统伦理 中华文化 处世哲学 儒学思想

    詩經說:「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意思是說:以上天生了許多人民,具有外在的五官四肢物象,必有內在的仁義禮智法則的!先聖先賢在俯仰省審之餘,發現「物」與「則」的內涵與表現,發端在家庭,而其培育亦在家庭;如有人耳目則有司聰司明之能,有父子,則有克慈克孝之德。於是抓住根源,把握重點,提倡倫理社會的組織,作爲我們文化的起點,來指引人們趨向孝悌、慈愛、友恭、忠信等等人生壯濶的道路,而由家庭組織,推演到社會組織。因爲人生下來之後,卽有發生所謂「骨肉之親」的關係,夫婦、...

  • 文章經史子集閱讀志要(十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读后感

    ㈨衞靈公篇衞靈公,衞之國君。因首章問陳於孔子,故以名篇。經:衞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曰:「爼豆之事,則常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釋:陳,陣也,軍旅排列之謂也。爼、豆,均禮器。祭品所用之器也。興,起也。固窮,固守其窮。濫,溢也。衞靈公問孔子,關於兵陣之事。孔子曰:「關於禮制祭祀之事,我倒聽過,關於軍隊戰伐之事,我却沒有學過。」第二天,孔子離開衞國,去到陳國...

  • 文章以刑去刑論世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榮樓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商鞅变法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法家学说

    公孫鞅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離其所難,此治之道也。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是故公孫鞅曰「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無罪畏罪,有罪避罪,人之常情也。孔子爲魯大夫,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衆趨救火,衆不從,逐獸而火不救,乃問仲尼,仲尼曰:「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償,此火之所以無救也」。於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遂獸者,比入禁之罪」,...

  • 文章零星的回憶(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传统典籍 人物回忆 个人思想

    (二十九)三國水滸幼年曾經兩次偸看塾師的「三國志演義」。(一般人簡稱「三國」)第一次看到「關雲長敗走麥城」,底下就不看了!第二次看到「殞大星漢丞相歸天」。也就停止哪。事隔多年,有一次因晒家中舊書,無意中看到一部「三國志平話」。才知「三國志演義」,是以「三國志平話」爲藍本的。再說「平話」是市井說書者流所編造的。爲了吸引聽衆,特意在劉皇叔手下塑造一個大英雄關羽,一個神機妙算的軍師諸葛亮。可想而知,聽書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也就被:「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

  • 文章讀「新註騈文選」及「述夢記」書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湯木安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述梦记》 人物思想 书评 中华传统文化 《新注骈文选》

    此係湯故鄕長於民國五十三年憤世感慨之作,從未發表,然發現,深佩嘔心瀝血之衞道精神,不應因喜笑怒駡而任其淹沒也。——編者嗟乎。世風不古。德業寖衰。士子輕狂。傖夫麻木。之無纔識。居然自命多才。亥豕未分。便爾矜稱博學。不辨高低和上下。侈言藝圃無人。未知南北與東西。妄說文壇屬我。習非成是。靑出於藍而勝於藍。用僞亂眞。朱純於紫而奪於紫。雌黃隨口亂造。黑白到眼不淸。五色相宣。同惡互掩。三光齊蔽。獨善難揚。是以窮經究史之徒。好學篤行之士。每日臨文浩歎而又掩卷興悲者也。...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