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工具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別台北十四年(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5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3-07-20
    关键字: 台北 会馆 菜场 交通工具

    今昔之感。我们最后在南昌街居住,现已改为南昌路,当年买菜都到南门菜场去,菜场外面有出售葱油饼店和糕团店,香烛店等,也有小贩推脚踏车,出售辣萝卜和泡菜的,现在菜场已改建为南门市场,我去看时,那买泡菜的老人还在,仍然是推了一辆脚踏车,装着辣萝卜等卖。原有菜场内的摊贩都已安置在市场一楼和二楼,整齐清洁与当年的脏乱,不可同日而语。我看他们每家都货源充足,分门别类,井井有序,开门营业和晚上收业都有固定时间,很合乎现代巿场经营的型态。台北市的交通,最大的改变是交通工具—车辆

  • 文章故乡的交通工具大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交通工具 故乡建设 交通发展

    这种三轮车,需要两个人,一个人专门驾驶,另一人专门收钱,忙得不亦乐乎,看样子是苦一点,可是现在他们都是大财东,新的十万元户,越来越多了。(看图六)故鄕的中型巴士很多,也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停在马路边,招呼客人上车,坐满客人,大约有十五、六个位子,上了十个人就开车走在路上,随时可以载客,祗要客人在路边一招手,马上会让你上车,没有班次,川流不息的来来去去,从新浦到连云港,只要三块钱,新浦到灌云只要四块钱,非常方便。至于搬运货物方面,除了货运汽车外,大平车和小平

  • 文章萬里歸鄉訪龍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61期  作者:張雲鳴 出版时间:1990-06-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交通工具 戴龙山 居住环境 饮食

    相距约一公里,步行约需十分钟,此时,戴老兄尙不知我这个经过将达三千公里,乘坐十种不同交通工具及步行的远客临门,暮然相见,立即笑脸相迎,第一句话是「侬这个老朋友怎么来了?!」好亲热好熟悉的声音,在主人的奉茶敬烟,竭诚招呼中坐下,细谈离别未满一月的情况。在这里的鄕长们,大槪都想急于知道我们同鄕会的副总干事—戴龙山先生,在故鄕究竟是如何的享受着亲情照顾,以及日常的飮食起居吧!现在让我慢慢地吿诉您们:首先介绍居住环境,住屋建在三灶东北隅,为一排三间之二层楼房,戴老兄

  • 文章囘憶抗日期間從郵二三事(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5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 邮件 沦陷区 交通工具

    若不前往襄助,显见不顾公义,有失苏区体面,贻人笑柄。诸位既无一人自动愿往,拈䰗决定何如?」众无以难,遂成定例。又三十三局人员聚集在沪管局四楼大厅中,设备简单,每三四局合用一办公桌。于是为争抽屉,争桌面,纠纷迭起。余文不得不出任鲁仲连,费尽唇舌,劝大家以苏区体面为重,相互忍让。日军占领一地,为维持市面,即透过苏管局令原地邮局囘去复邮。撤退在沪各局先后接到是项命令。惟由沪起程返沦陷区手续甚繁琐,各人要向日军方领通行证,要注射防疫针,要接洽交通工具,要准备陷区通用

  • 文章南京長江大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长江大桥 历史沧桑 交通工具

    長虹千丈跨江隈,馳道輕車殷若雷。淘盡英雄橋下水,東流無盡史成灰。

  • 文章故鄉的交通(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故乡 交通 黄包车 交通工具 往事追忆

    黄包车已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除市区及郊区到处通行外,鄕间公路到达之处,亦都有黄包车踪迹。武进火车站,离城约一里多路,旅客下车,都雇黄包车进城。一路由新丰街进小北门(后改中山门),经椿庭大楼、北后街、迎春桥、局前街至仁育桥(俗称狗肉桥),就算到了市中心区的边缘。另一路由新丰街弯关河路,进博爱门至大树头、东西横街、府直街。或出新西门至西门外新市区。惟关河路地区较僻,一边是田野,一边是河道,途中只有一座恒丰面粉厂,夜间单身客都不敢取道于此。每当一班火车到达,黄包车

  • 文章北海一瞥

    来源期刊:《浦東》 第46期  作者:記者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交通工具 海洋世界 万寿山 达乐花园

    霉雨季过后,烈日如火伞高张,但这「迟霉日头,晚娘拳头」挡不住假日游兴,于是我们选定七月二十七日作野柳海洋公园,万寿山、金山、阳明山的北海之旅。交通工具是由全国通运公司为我们安排的最新型游览车,车身又高又长,算得上是游览车中的庞然大物,坐位舒畅,车上还有洗手间设备,上午八时在立法院前集合登车,因为要赶海洋世界九时半第一场表演,一路上马不停蹄,准时到达野柳。海洋世界为吸引观光游客,不断增加设备,刷新节目,除原有训练有素,动作纯熟的海豚、海狮表演娱宾外,还

  • 文章烏來記遊

    来源期刊:《浦東》 第12期  作者:夏羽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同乡会 乌来郊游 泉水 土产商店 交通工具 游乐场所

    过桥后,再循石级上山,当地唯一的「台车」已列在前面。台车,是一种小型的交通工具,每辆前后四个座位,一排可并坐二人,上有布蓬,二面中空,好像上海以前的三轮车,但不用人力,有一个司机驾驶,下有轻便铁道,转侧时稍有顚簸,沿石壁行驶,全程约五分钟,如果步行,遮莫要半个小时。下台车后,再登石级,有几处商店,比鎭上稀落,但乌来瀑布,已面临目前,仰观瀑布,沿山壁而下,状为匹练,水声淙淙,不过。寻幽探胜,必须横渡对山。山上有空中缆车站,缆车凭两根缆绳,上下曳引,一车可容三

  • 文章憶談故鄕驢和馬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6期  作者:仇聖績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交通工具 驯马练驴 赛马场 养驴用处

    本邑境处淮鲁之间,科学落后,交通工具不太发达,行的方面端赖徒步、人力手推车、马车、骡车、骑马、乘驴等……跑马,走驴,仅限于富有之家,一般家庭很少备有专为乘骑的驴和马,所谓:「南船北马」就在本邑起点,北上以马,南下以船,这些工具船为木帆船,马为贵物,非一般人家所能倶有,仅少数富贵之家才能养马乘骑,多数以驴代马了,所以驴在本邑是唯一的家庭交通工具,驴在本邑虽然家家都有,也多用于农事为多,所以跑马走驴,是专为交通之崇物,这些驴和马必须经过选拔训练才能称职,选马

  • 文章閒話「趕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赶集 开市逢集 货物区域 配合设施 交通工具 游街示众

    都是大众化的食品,物美价廉,最受赶集人的喜爱,如果要吃高级的东西,就要去饭舖(馆)子了。如果这个市集,位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那么它的配合设施,必须要有坊子(客栈)、戏园子、澡堂子、钱庄(银行)、当舖、布店、染坊、酒店油舖、中西药房、宝局(赌钱的地方)以及邮政代办所等。赶集的交通工具:除偶而有人骑马外,大多数人都是步行或骑驴,大户人家买卖粮食都用牛车,一般的生意人有推独轮车的、有赶驴的、有用肩挑的,挑担人所用的扁担也比较特别,扁担长,两头跷,挑着担子走起路来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