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五亭桥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醒囈雜綴(二三)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5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亭桥 瘦西湖 《平妖传》

    蜡烛,囘家后,俟家人熟睡时,将其点着,忽焉与三数友人同驾舟徜徉于瘦西湖上,眞所谓「淸风徐来,水波不兴,游目骋怀,心旷神怡。」未几,月出东山之上,此人因至亭桥上赏月,正仰着观看,赞美不已,忽有更夫敲锣声行经其前,大声惊呼云:「你这人眞是胡閙,岂有此理,夜深不好好在家困睡,跑到外边来,你看看现在站在甚么地方,危险不危险?」此人曰:「我在亭桥上赏月呀。」更夫因大骂谓:「放屁,你睁开眼睛看看,在亭桥上赏月吗?」此人经此一骂,方始惊觉,见站在厕所披屋簷边,其下

  • 文章忆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4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0-04-10
    关键字: 亭桥 莲性寺 白塔

    八十九、五亭桥桥有亭,因地名「莲花埂」,故亦称「莲花桥」,在莲性寺之旁,横跨两岸,石砌,无梁,桥孔正侧计十有,可通游船。月圆之夕,每孔有月,巧工亦奇观也。夏季避暑,停舟于此,凉风生袂,絃歌遣兴,怡情亦乐事也。莲花,桥寺亦名莲,策蹇寻春留爪迹,停舟逭暑奏丝絃;两岸柳笼烟。九十、莲性寺原名法海寺,在五亭桥之南岸,层阶广壁,形势壮观,寺院有锥形之巨塔,类似北海之白塔,塔基周围雕十二生肖,塔顶为金黄色,朝云暮霭,景色极美,昔时寺僧善制猪头,用以待客,今已失

  • 文章五亭桥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52期  作者:王文漪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亭桥 建筑构造 历史典故

    我囘到了故鄕,泛舟瘦西湖上,终于又看到了五亭桥!小船泊在桥畔,湖水悠悠,湖风吹拂,桥上亭角的铜铃,叮当声声,我忽然惊醒,原来又是一梦!窗外正不知是何处的铃声。但这座故鄕的五亭桥,在我记忆里,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令我不能忘怀啊!因为走遍全世界,也看不到像这样拥有个亭子,还有许多桥洞的华美典雅的石桥了。五亭桥,就是因桥上有座亭子而名的,正中的一座较大,四角,复有四亭。全是朱红的亭柱,黄色的琉璃瓦,飞簷画栋,彩丽非凡。横跨碧波,更是说不出的美!桥上的亭子美

  • 文章煙花三月上揚州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1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扬州 瘦西湖 景观 亭桥 美食

    剥尽,但古木逢春,端头苞出新绿,生意盎然,这老干新枝的景色不得不摄影留念。这时途分两路,一路去「钓鱼台」,一路北上至「五亭桥」,我们则两其美,先去「钓鱼台」,这时忽传来锣鼓丝竹之声,回望生、旦、净、末、丑粉墨登「船」,在水中演着扬州戏呢,好个活景点啊。「钓鱼台」实在是半岛形土堤,走过垂柳吻水,漫草堤岸,方形圆窗的「钓鱼台」到了,在此可一览瘦西湖全景,对岸白石栏杆的水榭,贴靠湖岸,绿树顶端白塔耸立,这面五亭桥舖陈波面,微风起处,吹皱湖水,眞个舒畅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四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0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9-08-10
    关键字: 求学回忆 平山堂 亭桥 冶春茶社

    对面小山,即有名之小金山也。大家弃舟登岸,方知小金山者,盖人造土堆,堆上造亭榭。登榭四望,瘦西湖全景在望,湖滨芦获菖蒲,秀立萍藻中,湖面一平如镜,偶有小舟浮过,舟后起波如雁行,久而不息。南望虹桥,恰似湖上虹霓。时游人尙少,长堤柳丝飘拂,静无人声。西边湖面加宽,正西有桥,桥面有亭,曰「五亭桥」,桥南有白塔如锥,塔下有寺为法海寺。风景如画,我们外鄕人游此,都惊为得未曾有,翟宪文再三说「不虚此行!」下山登舟,向五亭桥行去。登桥东望小金山,图面大与前异,诚如王维

  • 文章秋夜話揚州㊄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6期  作者:喬鵬書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秋夜 舟子 亭桥 平山堂 瘦西湖 大明寺

    忽然看见石桥横水,舟子吿诉我,这便是五亭桥。上去看,两亭已圯,仅余三亭,亭桥下附近,为法海寺,元至元年间建,淸康熙帝临幸,改名莲性寺,民间仍叫做法海寺。厅前有公孙树二、拟云系唐以前物。法海寺近旁,有喇嘛塔,塔无层级,无窗户,上如锥,下如罇。淸乾隆帝南巡时,扬州盐商奉承意旨,费银二十万两,以一夜之力造成。瘦西湖的湖尾,紧接着平山堂,平山堂背峙蜀冈,宋庆历八年,欧阳修守扬州时,就大明寺坤隅所建。登堂遥望。过江诸山皆拱揖槛前与堂平,故名。凡楹,南向。后为

  • 文章浮生隨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亭桥 平山堂 开放探亲 扫墓祭祖 瘦西湖

    咸蛋等小菜,酱菜中有宝塔菜一种,状如小指。形似宝塔,两儿生平未见,奇其形成,曾问:「是人工雕制抑天然所生」?乃告以系天然在泥土中所生长者,用酱醃而成。六月四日上午与弟妹们告别,旋由弟妹及姪儿们借得轿车及小客车送离扬州,直至南京免税商店,经我父子用台胞证购送大件,或有利用我等证件自购小件者,各提货乘原车皆大欢喜而拜别,祇有我三弟随我至鼓楼表妹家,要陪我父子在南京游览。1990年6月2日摄于平山堂大门外牌楼前1990年6月2日摄于扬州五亭桥西远见念四桥一带景致

  • 文章綠楊城郭憶故鄉(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3期  作者:王文漪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梅花岭 法海寺 小金山 亭桥 平山堂

    可就美多了。岸上堤上更是遍地杨柳,千万条柳丝垂荡在湖面上,迷濛着一片绿意,偏偏在大虹桥过后的湖心里有一堆芦苇,芦花开时,绿色的湖上,一团雪白,可眞雅绝。沿湖的园林,古迹很多,如梅花岭,小金山,徐园,法海寺,五亭桥,平山堂等等。梅花岭有明末死守扬州的史阁部可法的祠堂和衣冠冢。丹心寒梅,永耀千古。记得在我童年时,梅花岭上连一颗梅花也没有了,据说一岭梅花毁于兵刼。直到抗战前,先父邀约鄕贤重整故鄕风景、才又在岭上遍植起红梅白梅,不知经过这番红刼,岭上梅花还无恙否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