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二泉亭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徽堂前懷故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期  作者:瘦竹  出版时间:1973-09-20
    关键字: 景徽堂 惠山 赵孟頫

    而在星期例假公敎人员尤多。每当八月中秋前后,有不少城里人多从西门步行前往惠山,去吃大孙巷的四角菱和惠山特产桂花栗子,同时看看郊区的风景;经五里街,过大德桥,一路秋高气爽,桂枝飘香,道旁虫声喞喞,河边流水潺潺,秋山红树,宛如一幅天然图画。游人到了目的地,大都在二泉亭上,竹炉山房前面的平台上茶座中坐下。一班公敎人员,则都在二泉亭的后面,景徽堂前,泡一盏二泉水煮的香茗,消磨了半天假日。景徽堂是三间古色古香的厅堂,中间悬有「景徽堂」匾额一方,为淸代名书家何绍基所书

  • 文章匆匆故鄕三日夢(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7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7-01-20
    关键字: 惠山 惠山寺 映山湖

    康熙和乾隆,南巡,寄畅园是必到之地,尤其乾隆几乎每次必到,乾隆十六年游寄畅园,秦氏子孙迎驾者二十余人皆高龄,乾隆曾题诗美其事,其中有句云:「近族九人年六百,耆英高会胜香山」。我们循着曲径,欣赏每一个景致,堂兄眼力差,由他女儿扶着他走过石板桥,在嘉树堂前照了一张合照,此园原可通二泉亭的,大约为了多收门票,通路堵塞,仍要退出园外后,转道到二泉旁去。惠山原来的五里街和龙头下没有去,据说现在已变了很多。直接从惠山寺进入游览区,惠山又名龙山,共有九座山峯,以三茅峯

  • 文章梁溪聯話(二十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9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3-11-20
    关键字: 林则徐题联 惠山 对联诗词

    惠山泉亭上,旧有皇,置淸代康熙、乾隆帝南巡诗章石刻,左为竹罏山房,右为云起楼,楼毁于红羊之乱,后移建于淮军昭忠祠内,与四照轩相对,旧有苏抚侯官林则徐题联曰:图书府,半日闲,婾坐看云起;杖履中,百年春,在更上层楼。邑侯巴州廖纶题联曰:腾两邑之欢,千村稻熟;据一山之胜,四照花开。(登云起楼,凭槛东望,西郊外之阡陌交通,一览无遗。)某前辈题惠山二泉亭联云:试第二泉,且对明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苏长公登惠山绝顶望太湖诗,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