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丧葬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事 藝文)張忭軼事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张忭 反清复明 科举 书画 丧葬

    張忭,字怡仲,號渫菴,又字尙元,號素三。於旅居安徽巢縣時詩文,均自署伍員里張忭,亦有署伍員里五槐村者。以伍員代表縣,五槐村,卽今八區人和鄕張雙莊是也。先生甲申後棄擧業,嘗與葉亦大,崔兎床等密謀反淸復明大業,曾屢入京師謀剌淸帝。某次北上,由運河乘船,與葉亦大等船中無事,忭與亦大等商討,由先生執筆作黃河源一文,文成再由亦大繕寫淸本。時船上,除先生等外,另有徐州李蟠,李因放小鷹行爲失檢,鬧事北去。當先生等討論黃河源文成淸稿時,李均在側。文成而李蟠卽熟於胸中。到...

  • 文章當今常熟東鄉之喪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3期  作者:宗元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常熟 丧葬 灵堂 孝子头 浪费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论是衮衮诸公,还是芸芸众生,概不例外。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命之修短随化有数,人之贫富在天。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然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此所谓天者诚难测,神者诚难明,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矣!」况修短随化,终期以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旧社会,常熟东乡丧葬仪俗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建国后,丧葬礼仪俗逐步改革,封建迷信习俗逐步废止。人死之后,子女先要「报土地」报丧,发讣告。讣告简述死者生平(一般多

  • 文章鄕誼簡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四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丧葬 婚礼 画展 旅美探亲

    孝道;恩甫老翁本(七八)年春,因尿道炎住院施行手术,其次公子绍猷闻讯,急速赶办探亲出国(由上海至加拿大),尙未到达。不料甫老因失血过多,竟于四月十八日仙逝,享年八十七。乃由次孙铁锋遵礼送终;其次公子绍猷(铁锋之父)辗转于六月十二日,始抵加国,父子分离四十余年,临终缘悭一面,天道无亲,不假善人。绍猷已在加拿大定居,其通讯处:FROM:SAO YOUPAN 3434 EGL INTONAVE E.APT #106.SCARBORONGH ONT.MIJ 2

  • 文章古豐習俗之所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恒心、杜朝斌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古丰习俗 丧葬礼仪 挂纸幡 发讣闻 盖棺入殓

    去年已将古丰习俗中的《婚嫁礼仪之风俗》送《文献》第二十二期刊载,今再将丧葬礼仪之风俗简述于后,以供参阅。丧葬礼仪之风俗丧葬礼仪在封建礼教较浓的汉高故里丰县,似乎是在民间最为重视的一种礼教制度,俗话说:「事再大也大不过爹死娘亡」。可见丧事之重要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丰人的尊祖敬宗之情。丧葬礼仪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挂纸幡,贴表联;送信,发讣闻;扎纸罩,盖棺入殓,吊丧,送行,谢丧等。下面一一简述之。⑴挂纸幡、贴丧联:谁家里死了人,丧事事主首先用黄表纸剪成纸

  • 文章欣闻筹建浦东公墓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閔湘帆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筹建公墓 募捐 浦东公墓 丧葬礼仪

    臺北市浦東同鄕會,於本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假座立法院第四會議室,舉行第十一屆第五次理監事曁敎育委員會聯席會議;除討論奬勵同鄕子女敦品力學提高奬學金數額及籌備年會等有關問題之外,對於籌建公墓一事,舊事重提,討論尤見熱烈。陸理事長提示,本案於民國六十四年間,曾經提出討論。僉以事關同仁切身問題,對於全體同鄕,都有關係,幾經硏討,當時尙無定議。現以年歲日增,需要更切,高年鄕長,已有迫不及待先我而去者,平日一尙雅敍,歡若平生,促滕誌心,笑語驚座。盼能早建公墓,共謀公...

  • 文章賀竹鄕長病逝高雄于心白鄕長熱心料理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9期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贺竹 追思悼文 孤苦老人丧葬补助 于心白

    长之丧,由其代向高雄地方政府,社会福利机构申请孤苦老人丧葬补助,以免北部同鄕奔波之苦。嗣又接于鄕长函吿,贺故鄕长之丧已于三月十日十二时火化,骨灰暂厝高雄市立殡仪馆后一大楼三楼,进门右二排「三三六二九」号。关于贺故鄕长生前于台银岗山分行尙有存款一八六、〇〇〇元,因在台无亲属,依照规定暂由国库保管,该存款收据仍请刘先生保管,据闻此款亦即贺故鄕长生前退休金优惠存款,赖此微薄利息收入,生活艰困,袁金书鄕长基于同鄕邻居情谊,亦曾予经济上之接济。于心白鄕长为人热忱

  • 文章揚州的喪祭(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7期  作者:振千 出版时间:1972-06-10
    关键字: 扬州民俗 丧祭仪式 转祭 儒祭时间 丧葬文化

    我記得「點主」要選吉日吉時,「點主」的時候,主點及襄贊的人要穿吉服,喪家陳設要改變成為辦喜事的樣子換成紅的,靈前白燭亦臨時改燒紅燭,主點的人和襄禮的人先一日要齋戒沐浴,點主的筆墨和銀硃全是新的,點主時有很多「儀注」我記不淸了。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儀注」我還記得叫「盥想」,那是在點主者筆飽銀硃待加一點的時候,要聚精會神凝想逝世的「尊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全神貫注在硃筆之上,加以一點。另外在孝子或孝孫的中指剌血,被剌的人也要凝想尊親生前的種種,將其音容笑貌貫注...

  • 文章沭阳丧葬风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丧葬习俗 热点评价 人物抒怀

    人之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虽有回天之力者,对于死亦无法抗拒也。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之多,民族之繁,故人之丧葬风俗各异。闽浙沿海地区实行水葬,将尸体抛诸水域;康藏高原推行鸟葬,尸体弃之山谷,任意鸟群啄食;平原地区习惯土葬,殓妥则深深葬入土中。平原地带为了节省耕地,已实行火化。笔者就吾沭之丧葬风俗变革予以介绍,让海峡两岸靑年一代有所了解。人之死曰仙逝,曰谢世,曰逝世,农村曰倒下头来,或者说某人走了,忌讳言之死字。五十年前,在人倒下头来,如果是男性安置于主屋左侧

  • 文章鄕誼簡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婚礼喜讯 丧葬祭奠 同乡动态

    女贵平小姐,于本(七十八)年六月廿五日归宁,是日下午六时卅分假台北竹园湘菜馆设宴招待亲友。·丧祭·△灌云王 鎭鄕长之夫人张秀英女士,于本(七十八)年四月廿二日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寿七十二岁。王鄕长率孝女道莉、孝婿董吉泰等治丧,择于五月十三日假台北市第二殡仪馆至诚厅设奠开吊,擧行家祭、公祭后,遵嘱火化,安灵于阳明山灵骨塔。△沭阳吴筱柴鄕长,于本(七十八)年四月廿七日因车祸不治逝世,享寿八十有六。家属在桃园县八德鄕完成丧葬事宜。吴故鄕长在家鄕历任党政要职,有功

  • 文章同鄕办理丧葬事宜朱国甫主委愿协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9期  出版时间:2004-07-25
    关键字: 丧事 望乡塔 灵骨盒 殡仪社 丧葬费用

    望鄕塔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国甫在六月二十日召开的管委会会议中,主动提出愿为往生同鄕家属协助办理丧葬事宜。望鄕塔内部的整修与灵骨盒的更新,对死亡同鄕家属是一大帮助,朱主委功不可没,可说有口皆碑。历年来他看到很多亲友及同鄕死亡后,家属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办理后事。而各医院都有殡仪社的驻守人员,乘机与家属接头承保丧葬作业,丧家根本无法讨价还价,事后算帐,所开项目林林总总,花费不赀。据朱主委调查,一般,以基督教仪式办理,大槪要十五万左右,一般家庭由殡仪社代办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