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往事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海那段少年岁月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夏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上海往事 中国电影 上海演出 求学经历 母亲

    书的生活也是蛮有趣的。抗战胜利时,我赋闲在家,有位亲戚奉命接管台北航务管理局,我也跟他去当了十月「专员」,日里办公时间,照例读我的书,但住在公家宿舍,人太嘈难,晚上实在不便读书,只好闲荡,这一段不读书的日子,写来太长,本文要谈的是民国二十一年春季的那段日子,那时我十一岁,跟父母避难在上海。很少人知道我生在浦东,黄浦江对岸即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父母亲皆是苏州人,但我出生的前后那几年,父亲却在浦东工作,住宅虽小,印象中客厅天花板正中那支灯泡很明亮,四、五岁那年返苏州

  • 文章上海办学之回忆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梅頌先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上海办学 明德女中 往事追忆

    上海为通商大埠。中外交通之枢纽、亦为欧美科学文明争奇斗胜之地。余于民六年就读南方大学之时,深感吾国科学敎育之落后,实为积弱之因,而女子敎育尤待开拓。乃于民七年与俞文耀女士共同创办坤范女子中学于梅白格路。嗣南大民十年毕业,考入上海面粉交易所,公余仍在女中执敎不辍。而面粉交易所系沪上闻人王一亭、杜月笙两氏先后担任理事长,汪明甫氏任常务理事、王、杜、汪三氏俱热心公益、经常以交易所盈余若干提作救灾恤贫曁社会慈喜事业之用、余建议创一女子中学以破重男轻女风气,首获王

  • 文章晉京述懷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7期  作者:濮孟九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南京往事 中国画 上海求学

    那次的晋京,原准备作一次一二十天的短期观光旅行,即须赶囘上海。殊知即此一去,竟就在南京定居久住了下来。事情太过出于意外,値得谈谈。如读者不慊烦琐,话得从头说起。我是个道地松江土著,只以生长在偏僻的泗鎭鄕下,加以从小就去了上海寄读就学,对于家鄕松江,除了泗鎭而外,几乎完全陌生。因此我的鄕土观念,向来就十分淡漠。可是自从民国十六年在松江党部服务了两年多以后,与地方上各界人士,始终相处得融洽无间,而且结识了许多松江朋友,倒也并非全是泛泛之交。其中不少属于

  • 文章永不忘懷的一段生活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2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一九四九年 上海 知识青年 招考 往事 追忆

    时,我在这码头上,不知送过多少好友,去香港、去大后方,地方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那是去参加抗日战争,献身救国行列。在这码头上,不知演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有部份或多或少和笔者有些关系,往事历历如目,记忆犹新,就好像是昨天的事情,如今一一在目前映演,使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分。黄浦江畔,依旧是灯红酒绿,繁华如昔,可是这中间已隐伏着很多危险,当时的十里洋场,已成为匪谍的活动场所,继抗日战争后又一次国家重大危难,像暴风雨一样又侵袭到我们身上。当时,我离开上海

  • 文章堯峯山仰識天下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 尧峰山 往事 追忆

    任事,毅然应命。那知在我那里出出进进的七十多位白面书生,几乎个个都是南蛮鴃舌的福建人,语言上的阻隔,使我伤透脑筯,两次辞职,竟接到陈果天先生的一封亲笔慰勉信,年轻小伙子的我,不免受宠若惊,于是琢磨了半天,直接上书。接着便收到秘书长罗时实佩秋先生(现在台)的电报说陈先生召见。在鎭江过了一宿,第二天(十月六日),带了一位由省党部所派的程宗栋先生一同返苏。在鎭江车站听说上海吃紧,及南京刚刚被炸,遂急急赶上上午十时的快车,沿途警报不绝,终于在无锡车站被炸。幸我适离开

  • 文章童年回憶——逃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1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混战逃难 童年往事 孙传芳 上海租界

    在我童年时代,逃过几次难。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觉得逃难蛮好玩的,的确,在我们小时候的几次逃难并没有受到什么苦难,反而是大开眼界,大大的逛游十里洋场的上海,我想七十岁以上的鄕长们,都会有此体会,记得第一次在民国十三年,接着就在民国十四年,两次都在秋天,一次是江苏浙江两省督军齐爕元和卢永祥,为了争夺淞沪地盘,史称齐卢之战,另一次是孙傅芳借着「秋操」名义从江西福建打到浙江、江苏、安徽,而后任苏浙闽皖赣五省总司令于南京,这二个战争对松江而言,因并非是主战场

  • 文章上海话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上海历史 往事回忆 地点介绍

    此文系不佞旧作,曾刊载六十二年台北新生报副刊,内容皆为上海史料掌故,特予转载,以飨阅者。(编者)上海原为弹丸小邑,自雅片战役开辟商埠设置租界后,工商事业,日见繁盛,人口亦渐增加,遂成为东亚第一巨埠,可叙述之事,罄竹难书,兹特择其大者,略述如次。上海之租界,在北伐以前,一般称之为特区,特区有二,一为公共租界,一为法租界,租界内之行政机构,公共租界为工部局,法租界为公董局,其业务则以办理巿政为主。租界以南之地,称曰南巿,以北之地区,称曰闸北。南巿系上海县所辖

  • 文章萬古流芳的浦東胡阿毛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閔湘帆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追思悼文 上海车夫 胡阿毛

    春雷起蛰,人心大振。胡阿毛之一死,眞是死有重于泰山。胡阿毛有母依子为生,于是国人共筹济助。而对胡阿毛之如何表彰,则以时値动乱,当时尙无定议。仅有鄕人刘异为文悼之,登载各报,共相嗟叹。今存遗稿,附录于后。迨后日军军阀进逼不已,我中华民国起而全面抵抗,八年苦战之结果,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作者于胜利还都之顷,以国防部中将预算财务司长之本职,奉命兼任上海市政府简任一级会计长,于是每星期有一半时间在上海,一半时间在首都南京,记得在上海参加市府会议时,曾有人提及胡阿毛

  • 文章我与浦东同乡会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上海浦东同乡会会所 筹建同乡会 同乡会往事

    我家世居浦东—地籍属于江苏省川沙县,先严早年去世,先祖父及先叔父业木材,兼营水果批发,热心公益,颇得人望,,均被推为川沙县城城董及全县商会会长。余于民国十五年由上海持志大学毕业后,校长何世桢博士发表安徽省敎育厅厅长,嘱余随他共往安庆服务,未满一月,宁汉分裂,先总统下野,遂同何厅长离职返囘川沙。幸先祖父、先叔父为人正直,排难解纷,人皆称颂,余得荫下之福,早于民国十三年在持志大学读书时,由上海县党部主任委员钮长铸兄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知我囘鄕服务

  • 文章大陸時期粥會憶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楊愷齡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上海粥会 重庆粥会 云林粥会 往事回忆

    一、上海粥会无锡丁梅轩先生(福保一字仲祐),高年硕德,以名医兼佛学家,享盛誉于上海。民国十年秋,地方不靖,杜门屛居,潜心著述,间或赴上海一乐天参加星六傍晚之同鄕茶敍,又苦其拥挤噪杂乃倡议于翌年五月起,移至静安寺路三十九号其诊病寓所赓续相敍,无间寒暑。吴稚晖先生由英国返抵北京,每道出沪上,必加入晤敍,良夜淸谭,亦客中一乐也。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底定东南,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丁老寓所星六之会,始改每星期一傍晚擧行。民国十九年,丁老梅白克路寓所翻成新居,颜之曰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