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顏之推的期待——以勉學篇爲範疇探其義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孝经 《古今字诂》 勤勉治学

    丧珠,失皮而露质[5],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6]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己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尙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颜氏身在黄门,所见自不虚假。就是因其所见为眞人实事,是以感怀特深。而「黄金满籝」,不如「敎子一经」之念,时刻萦其脑际,所以他深深体会到富贵显达的不足恃,眞才实学的不择地而为人所

  • 文章談敬孝運動的意義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8期  作者:周凌瀛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敬孝运动 意义 孟子 孝经 报国思想

    孟子云:「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要使天下化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就是做子女的应该对父母行孝,简言之,也就是父慈子孝而后天下平,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一贯道统而作孝经,我国社会的精神基础才完全奠定,中华民族的道统规范才完全确立,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而今**祸国,人伦大变,孝道沦丧,大陆同胞过著牛马般的生活,凡我有血性的中华儿女,目睹**的禽兽罪行,能不大声疾呼,倡导敬孝运动,恢复民族固有

  • 文章王志仁回憶錄(續六)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王志仁 左传 孝经 黄石公三略 孟子

    ⑥左传:君令而不为,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敎,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世之治也,君子尙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凭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⑦孝经: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所悦者众

  • 文章吳氏族譜重刊序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吴氏族谱 重刊序言 《周礼》 孔子 孝经

    让」,没有超过吴姓宗族者,所以太伯庙有一联云:「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敎草昧启文明」,庙前的石牌坊上就有「至德名邦」四个大字。至德二字,出自「孝经」:先王有至德要道,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周礼」地官篇:一曰至德,以为道本,至德中和之德也。至德者,犹言最上之德也。以通俗的解释:至者,极也,到也,大也,得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可证明「至」在「大学」之位也。德者,德润身,德必有邻,德言容功,德制不祥,德洋恩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