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臺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軍中三十年之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閻鴻瑾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军中回忆 离乡从军 长沙会战 抗战胜利 孟良崮战役 败退台湾 台湾生活

    编者按:阎鸿瑾先生,字景瑜,山东省泰安县鱼池村东首人,民前五年农历十一月七日(一九〇七、十二、十一)生,曾就读山东省立第三中学、山东大学法科。初任教乡梓,后在泰安县教育科服务。民国廿七年元月,泰安沦陷,辗转流亡,投身军旅,参加抗战,从事军法工作,历任国军第七十四军、首都警备司令部、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台湾中部防守区司令部、第二军团司令部、预备训练司令部等军法主管。民国五十五年元月,于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军法处长任内,限龄退伍,现旅居美国加州圣荷西。

  • 文章山東流亡學生奮鬥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馬忠誠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山东 流亡台湾 学生 奋斗 复学

    我们才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后来因广州市各级学校放暑假,我们才有机会搬进五十三小学暂住,解除了我们风吹日晒之苦。不久,山东代理省主席秦德纯先生及教育部长杭立武先生,联袂来穗,在市立复旦中学,召集数千流亡学生训话,当时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共军早已渡过长江,战争正在京沪一带进行,江南半壁眼看着就要不保,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位先生还忘不了我们,为我争取出路,其是难得。并当场向我们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政府已答应我们到台湾半工半读。当时大家都非常感激秦代主席及杭立武

  • 文章平凡説從頭第一部 苦澀崎嶇的成長歷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王曾才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兰陵王氏 家世 流亡台湾 求学经过

    我的家世源自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那就是琅琊王氏;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在古代即已高开发但后来却相对落后的地方:山东临沂兰陵。族人贤能辈出,尤其是在汉、唐之间,载入史乘者,据说有六百余人。近代以还,随着国步蜩螗和农业社会的衰退而家道中落,但是父祖辈仍然小康有余。国共内战以后,中国发生天崩地裂般的巨变,我家因在共产价値观上「成分」不良,而离乡背井。一生之中,除了在台湾的近四十年,尙称安定以外,其不安定的情况,堪称「处处无家处处家」。顚沛流离的人,他的成长

  • 文章趙承孟回憶錄(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赵承孟 抗战胜利 复员返乡 重回部队 败退台湾 部队问题

    终日枯燥的生活,和单调的工作,不久使我们觉到乏味,郊区没有娱乐场所,看场电影也必须跑进南京去,往返实感不便。再说当时的待遇,简直不敢想。记得有一次发饷后,只买了一把小刀,以今日台湾之物价比,大槪在台币卅元左右,生活之淸苦,则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之下,有谁能打起精神再干下去呢?如以同学们就业升学比,那就更令人悔不该留营了。就在此时有几个同学私自以全体从军代表名义,书写报吿,乘担任警卫之便,将报吿亲呈总统,述明愿望。我伟大领袖深爱从军志士,亲批准予再办复员手续

  • 文章昔日縣黨部書記長張相廷在台北以餃子店維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王書川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张相廷 台湾饺子店 生平介绍 教育生涯

    曾经是山东省淄川县国民党书记长的张相廷,在抗日胜利以后,在县里创建党务绩优的时候,怎么想也想不到,会在三十八年大陆撤守时,会带者独子,随军来到台湾。他最初滞留在高雄市,此处山东同鄕最多,「亲不亲土亲」,二万多同鄕互相照应,也有个依靠。并且还有些是当年抗战的老友。他住在靠海边的一间违章建筑里,他不忘记党的责任,竟以高票当选小组长。但是日常生活怎么办呢?找了几个同患难的小同鄕,在高市盐埕区最繁华的「大沟顶」——大水沟上,开了一间饺子店,拿出在家鄕包饺子的本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