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军游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史仲序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萊陽 從軍 頤和園

    我是民国三十一年正月,负笈远离家鄕莱阳,到大后方去求学的。民国三十三年,是对日抗战最艰巨的一年,也就是胜利的前一年。就在那年十月,全国十多万知识靑年,响应最高领袖蒋委员长的号召,自动签名,从军报国。我以爱国不甘后人,也成为「十万靑年十万军」的一员。从此大江南北,关内关外,随着军队,到处游览。虽不敢说是「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么,倒也扩大了心胸,开拓了眼界,不啻是一种活的敎育。虽然时已相去四十年了,但对往日的豪情壮志,仍是萦绕梦境,历历如在目前。兹将离家

  • 文章从军日记(续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往事追述 退伍复员

    国民政府还都纪念日。二、东北的国军,已经收复了安东,共军的张学诗部有十万多人,被国军击败,我们的新六军,正由沈阳向四平街和齐齐哈尔推进中。三、关于靑年军退伍实施办法,中央已下达命令,原来有职业的,退伍之后如愿恢复原职,一律准复原职,无职业的,由靑年军退伍管理处酌情处理。从军以前求学的,退伍后欲继续求学,送靑年职业学校就读,不愿进职业学校的,另行处理。下午,见到了象玉二哥与寿光籍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大家硏商退伍的计划,各有各的打算,不过大家都不愿意留营。退伍志愿

  • 文章从军日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抗日战争

    最不易治。我自生病以来,多亏象泽兄照顾,如今他也病了,我要照顾他。我俩家对门而居,而且从小同游同学,而今一同从军,编在一个连里,凡事互相照顾,否则将不知如何是好。这几天练习跳木马,我始终跳不过,看别人跑几步,一拍马头,腾身而起,一跃而过,好轻快。七月十二日 星期四 晴空气,日光,水,蒋委员长称它是三宝。常常吸收新鲜空气,接受日光浴,就能有健康的体格。七月十三日 星期五 晴下午团部政治部庞主任然,来本营作精神讲话。他演讲的题目是「大和魂与中华民族」。他演讲

  • 文章流離顛沛話前塵(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吳守仁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学校生活 从军

    斜影」,系以抗战为背景,鼓励儿子从军,还能博得师长与同学一笑,回味起来觉得满够味的。三、响应领袖号召从军民国三十三(一九四四)年冬,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因日军已攻陷了桂林、柳州、八莫、腾冲等地;战时首都重庆受到威胁,同时为了配合美军作战,蒋委员长号召全国知识靑年从军运动,共同来抵御外侮挽救国家危亡。发布了吿知识靑年从军书:其中有一段话:「如果我们知识靑年,至今还是漠视国家安危,坐视将士浴血牺牲,而不痛改其本身已往苟且偷安贪生怕死的恶习,仍为社会特殊份子

  • 文章从军日记(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德国投降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思念故乡

    和谷子播种的时候,如果家鄕能有这样一场大雨,则今年丰收可卜了。四月廿一日 晴先前在学校的时候,非常希望早日步出校门,踏入社会,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今眞的离开学校,为时不到两三个月,已经感觉到处世之不易,又怀念起学校中的弦歌生活来了,当时父亲要我多读点书,我却执意要从军,其实从军并不碍读书呀!我们 总理在军事倥偬之中,依然带着书本,何时不能读书?又何地不能读书?只在于自己有没读书的决心而已。傍晚的信步于村庄外,夕阳撒满了一天的彩霞,微微的暖风,拂面不寒,靑靑的麦苗

  • 文章海曲梦痕(二)贰、流亡与从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秦裕傑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从军始末 无线电报务员 人物回忆 还乡

    匹马,带了一个传令兵来接,不用说,大家是相拥而泣。这天是民国三十三年四月八日,距离乡已是两个多月了。二、少入戎行小叔是陆军第二十八军通信营第一连少校连长,军部驻在方圆舖,他的通信营驻在方圆舖数里之外的更楼边村落。我们知道他只是一个连长后非常失望,总以为参加抗战已快七年,没做到师长也应是个团长。听了他述说当年离家志在杀敌报国,以一名正在北平念大学的学生从军,当了政治指导员,参与「台儿庄大捷」战役,从同袍尸首堆里爬出。转至第三战区,入军校及战干团受训,习通信科

  • 文章軍中三十年之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閻鴻瑾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军中回忆 离乡从军 长沙会战 抗战胜利 孟良崮战役 败退台湾 台湾生活

    編者按:閻鴻瑾先生,字景瑜,山東省泰安縣魚池村東首人,民前五年農曆十一月七日(一九〇七、十二、十一)生,曾就讀山東省立第三中學、山東大學法科。初任教鄉梓,後在泰安縣教育科服務。民國廿七年元月,泰安淪陷,輾轉流亡,投身軍旅,參加抗戰,從事軍法工作,歷任國軍第七十四軍、首都警備司令部、青島第十一綏靖區司令部、台灣中部防守區司令部、第二軍團司令部、預備訓練司令部等軍法主管。民國五十五年元月,於陸軍總司令部少將軍法處長任內,限齡退伍,現旅居美國加州聖荷西。

  • 文章一代英傑馬成龍(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李恩棠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马成龙 家世求学 习武从军 返乡抗日 英雄事迹

    据马腾云说:他来台湾的时候,他母亲和两个弟弟,都在上海,现在就不知道怎么样了。三、到东北、习武、从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马团长跟了一羣下关东的靑年到了东北,(在我们那里,本来就有「少不走南,老不闯北」的俗语,因为年轻有干劲,年老没力量,同时昌邑掖县烟台蓬莱一带,闯关东发大财的人多的是,又加上年轻的一代,特别有干劲,出劳力闯事业,总是値得夸耀的事情。)他们是山东人,尤其他们是有干劲的年轻山东人,山东人自来就有他的倔强的个性,也自有他吃苦耐劳的特长,所以他们

  • 文章从军琐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从军琐记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军中生活

    自从山东文献连载张象舜同学之从军日记后,引起许多同学之回忆。俗语说「最美丽是回忆」,过去的事难以记,劝君时常写写日记。从军时大家都年轻,至今已近四十年,许多事都有模糊之感。此处就从军经过,略提一二,以供同学印证。一、编队与管理山东籍的靑年从军同学,以省立临中、临师、临职三百余编为第一大队。以沦陷区至阜阳报到者约八佰余人,在三塔集许庄编为第二大队。由省训团干部负责管理。每晚点名时学唱「靑年远征军军歌」。歌词如下:敎崇射御礼乐宏书数,六艺备成材好男儿好男儿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