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官立法政學堂(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山东法政学堂 沿革 档案资料

    一、沿革西历一九〇六年,光緖三十二年二月,山东巡抚杨士骧奉旨率同布政使英建斌、提学使连甲,筹议创立山东法政学堂,经费饬藩运两库及南运、筹款、垦务等局筹拨。校址在济南北察院路北课吏馆。三月派李联璧为驻堂提调,四月派方燕军为监督,开始筹备。先后改建讲堂五座十五间,自修室四十五间,寝室十五间,职官敎员司事仆役住室四十间,食堂十二间,储藏室五间,阅报室三间,学生接待室三间,会客室三间,操场一处。七月开学,名为山东省城官立法政学堂,宣统年间将「城」字取销,民国初年

  • 文章山東省縣建制史略(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山东省县建制史 建省历史沿革 山东省属县建制沿革

    著称京师)南八百里。东西距一千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十里。东至大海一千三百里,西至河北省大名县界三百四十里;南至江苏省沛县界五百七十里,北至河北省宁津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江苏省东海县(淸海州)界六百八十里,西南至河南省商邱县界六百八十里;东北至渤海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北省南宫县界三百一十里。省会设济南市。贰、建省沿革㈠禹贡:靑、徐及兖、豫四州之域。⑴禹贡: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靑州,海岱及淮惟徐州。又有豫州导菏泽之记载。淸代之济南府、靑州府、登州府、莱州

  • 文章泗水县近代行政区划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8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泗水 乡情 行政区划

    一、明萬曆廿四年(西曆一五九六年):行政區劃爲十六社,計馬坊廓社、尙舒社、漢褚南社、漢褚北社、故安社、處士社、泗源社、林泉社、曲泗南社、曲泗北社、中冊社、柘溝社、白溝社、里仁社、臨泗東社、臨泗西社。全縣設八十二個行政村,總人口爲一萬五千人。二、清光緒十八年(西曆一八九二年):劃分爲十四個社,計:坊廓社、尙舒社、曲南社、曲北社、漢北社、漢東社、泗南社、泗北社、林泉社、中冊社、拓溝社、白溝社、臨東社、臨西社。增設爲三百六十九個行政村。人口十五萬二千人。三、民...

  • 文章私立齊魯大學校史——爾將釋眞理.眞理必釋爾(齊魯大學敎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李文欣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历史沿革 文化教育 抗日战争

    一、齐鲁大学文理学院沿革一、公元一八六五年即民国前四十七年,(淸朝同治乙丑年)美国长老会迪考文博士,在山果省登州府创立文会馆,设有理化,天算等科,该馆专门培育理科学生,历时三十六年之久,学生受敎益良多。后以登州府城僻处山东极东部一隅,远道负笈求学者甚感不便,乃于民前七年即光緖三十一年与靑州府英国基督敎浸礼会之广德书院大学班合倂,更名为广文学堂,校址设于潍县城,这是齐鲁大学文理学院的前身。二、齐鲁大学医学院的沿起民国纪元前三十年美国长老会聂会东博士,设医学

  • 文章「歷經風霜獨巍然」——濟南師範學校曁校友活動紀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張裕光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济南师范学校 历史沿革 校友联谊活动

    校史簡述濟南師範學校,原爲「山東高等師範學校」,民國三年八月奉令改爲「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年長一輩的鄉長們稱爲「一師」,改制後委由原任校長鞠承穎先生擔任校長。校址仍在濟南院西大街,明都司衙門、清濼源書院舊址,當時招收學生預科三班,本科一班,計一百六十名。民國四年十一月,奉省公署批准,接收北園雙橋寺小學校,仿村落小學辦法,改爲附屬小學校第二部,原附屬小學改稱附屬小學第一部。民國五年八月,委于明信先生爲校長,當時因高等師範完全結束,藉原有經費招考手工圖畫...

  • 文章魯蘇豫皖邊區臨時政治學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鲁苏豫皖边区临时政治学院 抗日战争 校史沿革 办校概况 教员阵容

    一、沿革中国对日抗战第四年~一九四一(民国三十年)年二月,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成立于河南郾城五里庙(地近漯河),分会主任由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先生兼任,并兼边区总司令。边区范围是平汉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辖有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各一部。当时边区东部北部已经沦陷,西部南部是华北苏北通往大后方的交通孔道。驻在这个区域的国军,除汤先生直属三十一集团军的一部外,还有皖北李仙洲九十二军,豫东何柱国骑二军。另外,许多游击部队,散驻敌我交界及

  • 文章員林實驗中學校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于春軒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校史档案 教育经费 师生资源 规则沿革

    员林家事职业学校敎室十一座,协议达成后,于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全校迁至员林,初采二部制,后以前院驻军移防,让借大礼堂一座,学生始能分班同时上课,同年即开始招收当地学生。丁、规制沿革学校在澎湖时,以敎室不敷应用之故,有时采二部制,迁台之初,仍沿其旧,后敎室增加,始分班同时上课,并开始招收当地学生,又为顾及学生就业问题,其初设有高、初中、师范、特师、高级土木工科,实为一综合性学校。工科自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共办理四期,以师资缺乏,于四十七年停办,普师、特师于五十一

  • 文章近代山東陶瓷業生産技術的改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莊維民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山东陶瓷业 历史沿革 传统手工陶瓷烧制方法 博山陶瓷业改进

    山東陶瓷業起源於北宋,產地集中於博山、淄川等地。當時在博山等地開採的煤層下發現陶土,當地人即設土窯以製造缸罐碗盆,銷售鄕間。後來又用「藥土」(俗稱「黑藥」)作瓷釉,製作黑盆、黑碗等器皿。明末,淄川人發現當地白石碾細可作白釉,於是又發展出白陶製作。淸代,博山陶瓷業已具規模,產品行銷省內外。民國初年,博山及其周鄰地區共有陶瓷工場一〇六戶、窯一〇九座,工人約二、〇〇〇人,陶瓷年產量約一萬餘噸,產値約五〇萬元,產品銷路遍及本省各地以及河北、山西和東三省。但是,整...

  • 文章泗水县简介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張波鋒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泗水县 辖治疆界 历史沿革 人口分布 教育文化

    泗水開發很早。虞夏時爲徐州屬地(領域)。商朝時爲卞明國。周朝時屬魯國卞邑。秦始皇統一天下仍歸卞邑管轄,屬薛郡。西漢時置卞縣,屬徐州魯國。東漢時沿用西漢舊制。三國時屬魏。隋開皇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始置泗水縣,隸屬魯郡。唐屬河南路兗州。宋爲京東西路襲慶府所轄。(兗州府)元屬濟寧路兗州。明、洪武初隸慶州府所轄。民初(一九一三年)裁府制改省、道、縣三級制,泗水歸山東岱南道所轄。民十六年直屬省轄。民廿五年泗水改隸第一行政督察區。廿七年屬十五行政督察區。行政區域:明...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