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啓榮先生的生平記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秦启荣 家世 求学 组军抗战 英烈

    予以补充,力求眞实完整,或因访问未周,有所遗漏,亦请谅宥为感。二、家世先生讳启荣字向村,生于民国前九年(西元一九〇三),世居山东省邹县城里北门书院街,大门崁有欧体正楷字门对「此地在城如在野,其人为士又为农」。[1]乃半耕半读之家。祖父曾入庠为廪生,豁然大度,交游广阔,在地方有排难解纷之善举,深受鄕里父老敬重,对数学之硏究,颇有心得。在邹县书院为潘山长所赏识,关系特别良好,潘为前北洋政府时代国务总理济宁潘复先生[2]之尊翁守廉老先生,淸光緖年间进士,学识渊博

  • 文章國立湖北中學之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楊展雲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国立湖北中学 求学经历 往事回忆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閥在盧溝橋點燃戰火,遂卽派遣十餘萬大軍入關,於七月十八日在豐臺成立最高司令部,其大擧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其時平津各大專學生暑假留校自修者,都改變原意,紛紛南下,以免交通梗阻,流落戰區。至七月二十八日南苑失守,北平危在旦夕。平津至濟南津浦鐵路已行車失常。南來靑年學生間斷逃至濟南者,每日約數十人或百餘人,均蓬首垢面,徬徨無所投宿,狀極堪憐。何廳長建議韓主席予以接待,並資助其南行。我遂被派爲招待主任。第一日到津浦站接車,卽有八十餘靑年...

  • 文章五十年前的一段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李憲玉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求学流亡经历

    李憲玉,山東省滋陽縣人,一九三二年生。員林實中特師科畢業,台北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科文史組三專畢業,退除役特考普通考試教育行政及高等考試教育行政及格,海岱臨中三分校學生,國小教師退休。

  • 文章我這一輩子流水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郎萬法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多样工作 会计师业务

    混日子而已。生于大连,长在烟台,乳名连有,字介尘,又名介民,取一介草民之意。求学打工在上海与苏州,断续有十年;任职办报在靑岛,头尾有三年;滞留香港敎书维生,约一年半;久居台湾不务正业,先后合计近五十年。诞生在民国七年阴历十一月十九日。迄今(民国八十八年)虚度八十二岁,快到地头了。贰、学历大连西岗子公学堂毕业,习日文。烟台益文商专附中初中肄业;崇正初中毕业,习英文。上海震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肄业,习法文。上海光夏中学高中毕业,习英文。上海复旦大学会计学系毕业

  • 文章我的求学经过(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学校制度 求学经过 小学时期 中学时期

    第一節 我國學校制度沿革概述淸末廢科舉,興學校,初無整個學制系統。光緖二十八年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始有正式學制。是年歲次壬寅,史稱壬寅學制。規定自「蒙學堂」至「大學堂」畢業,共二十年:初等敎育十年,中等敎育四年,高等敎育六年。其中初等敎育,包含蒙學堂四年,尋常小學三年,高等小學三年,共十年。中等敎育四年。高等敎育則分爲高等學堂三年,爲大學之預科,大學堂三年,共六年。另大學院主硏究,年限無定。壬寅學制頒布後,未經實行。次年十一月,另頒學堂章程,稱爲癸卯學制。...

  • 文章我和母校國立第廿二中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孟繁榮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求学经历 校园西迁 往事回忆

    一、初聞母校之名抗戰時期,日軍雖佔領了我的家鄕山東濰縣,但除了膠濟鐵路沿線各地外,其他鄕區仍掌握在游擊部隊之手中。民國卅二夏天,我自靑島禮賢中學初中畢業,回到故鄕鳳凰莊過暑假,聽鄕人說游擊部隊正在舉行保送國立廿二中學學生考試,心中不免一動。但是安徽阜陽對那時的我來說,就好像遠在天邊,遙不可及。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母校之名,並且這個消息就像一粒種子,已深植於我心田之中。二、結伴逃離陷區投奔阜陽暑假過後,回到靑島禮中上高中一年級,不久便聽到戴傑(現名沈澄)、劉...

  • 文章初編「四聯中鄉親師生通訊錄」感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济南第四联合中学 求学回忆 同窗聚会 乡亲师生通讯录 感怀纪念

    一、四聯中成校始末本聯中成校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當時山東各地流亡學校多已到達湖南等地,山東省敎育廳(廳長李亥刪)於十二月十五日電令,將駐在郴縣(棲鳳渡)、宜章一帶原嶧縣中學與台兒莊勝利中學合編爲濟南第四聯合中學,並任命弓英德先生爲總校長。成校後勝中編爲第一分校,嶧中編爲第二分校,由李祺曾、宋東甫兩位先生任分校長。事實上以上兩校來自同一地區,流亡途中原爲一體,早在當年十月初即由嶧中校長宋東甫先生領軍,會合勝中校長孫業洪先生將兩校全體師生同時帶離原籍,從徐...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