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立二十二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忆国立二十二中西迁路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李之勤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国立二十二中 西迁路线 迁徙往事回忆

    一九九八年八月初,国立二十二中高五级一班同学,在西安古城盛会中,谈及筹编国立二十二中校史一事时,咸认学校自安徽阜阳迁往陕西安康一段事蹟,不可或缺。惟在场校友,多不复记忆西迁路线,无从细述。在我自己兄弟面前,不敢藏私,遂直言西迁路线,我记忆犹新,盖因当时年少,视西迁为长途旅游,沿途所见所闻,均感兴趣盎然,牢记心间,历久不忘。于是在座同学公推我主写此一段史实,在盛情难却之下爰记述如次:我在校时,年不算最小,却很幼稚,心中只想二事:一是读书,二想游玩。故往

  • 文章新古城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新古城会 抗日战争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同窗相聚 感怀诗词

    。昔日兄弟虽分居世界各地,务使人各一册,供追念往日之情怀。另识短文于前页,内容如下:「对日抗战后期,许多靑年学子,通过敌伪的重重关卡,由沦陷区头投奔大后方。我们在皖北阜阳的国立二十二中学就读时被编入高五级一班。此后三年内,过著艰苦备尝饥寒交迫的日子。中原会战之后,冒死冲破敌人的封锁线,走遍千山万水,落脚在陕西省汉阴县。一九四五年毕业了。过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同甘共苦、疾病相扶持,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在心不甘情不愿而又不能不然的情况下而分手。五十几年之后,有些

  • 文章国立第廿二中学流亡记(一)壹、振翅远飞到柴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往事回忆 战时学校生活 流亡纪实

    而降一般。私立成城中学,取众志成城之义,由当时的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将军,兼任校长。李将军爱惜靑年学子,同情他们不堪日军暴行肆虐,难受国破家亡之耻辱,冒险犯难,投奔后方。并常因路程遥远或盘费不足而流离失所,被困中途。已不仅是个人受苦,实为国家之损失,才在学校正门两旁挂出「培养国家元气,救济陷区靑年」,那一幅对联,也明白揭示了设校的宗旨。一九四三年,改制国立二十二中学。直到抗战胜利之初,造就成千上万的山东靑年人。其中人才辈出,对于国家社会,奉献杰出表现者,已不

  • 文章我和母校国立第廿二中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孟繁榮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求学经历 校园西迁 往事回忆

    酉朋等同学也在谈论国立二十二中,并且说孙德民同学已经入了廿二中高中一年级,现在回到靑岛补充日用衣物。我的心里那粒种子好像得到了鼓励。那时年轻学生,谁不向往祖国大后方?我们几个人,便计划脱离陷区,目标廿二中学!几经奔走,通过父母允许,凑路费、添行囊等,终于在民国卅二年十二月廿二日夜间,我们六个人,包括戴杰、刘酉朋、江培英及孙德民兄弟二人和我,悄悄挥别了靑岛,坐火车经济南、徐州转陇海路。一路上孙德民算是识途老马,由他领队,指示我们冒充商店学徒,瞒过日、伪军检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