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事迹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濰縣的風水和曹王兩位狀元軼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曹鸿勋 王寿彭 史料记载 人物事迹

    拜讀文獻第八卷一期王廣健鄕長的大作「狀元衚衕傳聞」憶起有關濰縣的風水和曹王兩位狀元的軼事,在抗戰以前筆者鎭上(莒縣路鎭)經營綢緞布匹生意的商店多是濰縣老鄕,有一位熟讀經書的老掌櫃,常和筆者聊天講些濰縣的風雅掌故,從他的傳說中知道濰縣在淸朝文風很盛,有功名的人很多,除曹王兩位狀元外尙有探花、翰林、進士、擧人等通往四個城門的大街上都有大功名人的公館,縣長出進城經過某公館時,依照淸朝的規矩縣長都要下轎步行而過表示禮貌,有一位縣長某,對此深覺不便,和委曲,於是就...

  • 文章我所知道的張宗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匡亦衡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张宗昌 人物回忆 人物事迹

    張宗昌督魯時,山東省長林憲祖,與先嚴有中表之誼,每相過從,輒以「大帥」起居以資談助。余嘗侍座左右,略聞一、二,周遵時「張宗昌的發跡及趣聞」文中所述,可信性甚高,爰爲轉介,以饗鄕友。緣宗昌之爲人,輕財重義,事母至孝,人所共知。其知恩必報,優禮繼父,更屬難能可貴。據聞宗昌曾爲繼父慶壽,大宴賓客,席間有人向壽翁請敎「台甫」,老太爺茫然不知所對,副官一旁吿之曰:「是問老太爺的『大號』(名字)。」繼父王某若有所悟,朗聲答曰:「早已掛起不用了(以爲詢其做吹鼓手時所用...

  • 文章方永昌守城記畧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路協普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方永昌 守城往事 往事回忆 人物事迹

    拜讀本刋第一卷第二期張筠山先生大作「蒙陽絮語」文內敍及臨沂沙埠莊截擊僞道尹方永昌一文,因憶及北伐時期方永昌踞守臨沂城事,爰就記憶所及,略述於後:方永昌是山東省督辦張宗昌的得力軍長,民國十六、七年間駐守臨沂,他的顴骨兩邊生有白斑,人皆呼之爲方花臉,據說他臉上白斑,如變得發紅時,就要殺人云。民國十七年,大約是農曆四、五月間國民革命軍北伐大軍已推進到徐州一帶,方永昌早就作了守城的準備,當時正値麥子收成以後,四鄕種田的佃戶們大車小輛的紛紛向城內給東家還送麥子,方...

  • 文章山東女包靑天張金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厲玉巖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张金兰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法官

    張金蘭山東高密人,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她是西北大學法律系,以第一名畢業的唯一女生,在一九七三年國際法學會於象牙海岸首都舉行大會,各國代表一百二十個國家兩千多法學家及法界人士出席,一致推選她爲「全世界第一位傑出女法官」。又贈給她「法治促進世界和平」的奬章,是亞洲榮獲這項奬章的第一位女法官,是中華民國的榮譽,也是我魯省之光。她在三十年的法官生活中,處理過一萬五千多刑事案件,因執法公正,明鏡高懸,鐵面無私,被譽爲「山東女包靑天」的諢號。例如公平的判決,她在...

  • 文章龔德柏先生筆下的張宗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张宗昌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提起張宗昌其人,一般人都會記到二十年前放映的「故都春夢」電影中的張大帥。因爲飾演張大帥的是井淼。井是山東人,用山東特有的腔調來扮演山東人,自然演來很逼眞,造成一時的大轟動。只可惜劇中故事全屬虛構,雖然影射的張宗昌,卻與張宗昌扯不上半點關係,不能誤以爲眞的。——近些年來,影劇界有一股歪風,大凡飾演土匪、壞蛋、軍閥、共幹的角色,動輒使用山東官話,彷彿壞人、粗人都出自山東似的,令人氣憤。外人來醜化我們,已屬不可容忍,而山東人也來自出洋相,就更感覺不是滋味了!就...

  • 文章登州文會館的創辦人狄考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狄考文 登州文会馆 教育史料 人物事迹

    凡在山東提倡敎育功績昭然的人,不拘省別,不限中外,他們的事蹟應該一律予記述,加以表揚。

  • 文章民族英雄張故上將自忠殉國四十週年紀念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臨清縣旅臺同鄉聯誼會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张自忠 殉国四十周年 周年纪念 人物事迹

    張故上將自忠(字藎忱山東省臨淸縣第二區唐園村人,民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殉國享年五十歲),是我們中華民國抗日戰爭爲國捐軀偉大的民族英雄,有人說,他可以嫓美關公(羽)岳王(飛)文天祥和史可法,但我硏究起來祇不過是各忠於其君,且未能挽救其君之危亡,而張將軍卻是身死援來敵焰受挫(強敵認識了中華民族不可侮),導致我勝利之後果,終至光復馬關條約喪失之臺澎國土,是以在歷史評價上,應是超越前人的。七七事變,我國抗日戰爭,始可稱爲眞正對外國異族之戰爭,延至珍珠港事件爆發後,...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