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話肥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國銘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肥桃 特产

    吾邑水菓雖有杏,李,桃,棗,石榴,沙菓等很多,最有名當推肥桃,可與萊陽梨,樂陵棗,荷澤柿齊名。肥桃不獨個兒大,而皮面有紅似白,吃起來甜津津。味道淸美,汁濃而芬芳,最大一市斤,一般十至十二兩,今已卅餘年,不知其味。肥桃在三月(以下舊曆計),淸明節前開花,結實,長于四、五、六月。熟于七月「白露」,期間達五月,前邊談桃之美味,那是沒話講,語云:「能吃肥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你知道養一棵桃樹,由選種,接枝,結實,最少也要六、七年時間。一、選種:以大而甜毛桃核,...

  • 文章萊陽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曹景雲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莱阳梨 地方特产 梨市

    提起萊陽梨,眞是名聞遐邇。山東有四大極負盛名的水果:一是萊陽梨,二是烟臺蘋果,三是肥城桃,四是樂陵小棗。這四大水果,不僅名聞全國,而且也馳名世界。尤其是萊陽的梨,體大勝於蘋果,外皮疙疙瘩瘩,看起來不像個樣兒,可是吃起來甘甜如飴,別具一番滋味。這種梨只有萊陽一地出產,後經園藝家廣泛的移植,才逐漸地在魯東一帶生長,但是由於土壤的關係,其他各地所產,遠不如萊陽的味美而甜脆。梨的種類很多;有六月黃、馬蹄靑、胡瓜梨、萊陽梨等等。渣多核大的是六月黃、馬蹄靑,而且體積...

  • 文章拉大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劉德麟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拉大筢 家乡特产 民间风俗

    拉大筢这玩意儿是俺家鄕昌、潍、寿、广饶少数几个县份的特产,适用于平川之地,不行于山地丘陵,它是一级贫民户的专门(公认)的行业,这里说的「专门」是指非穷家不该为之意,若厚颜而为,虽无法令明文规定,作为人所不齿,也就是富人有富人的人格,穷人有穷人的人格这句话,当然富裕人家是不作的,前面所讲的「厚颜而为」是指那些自给自足,有碗饭吃,闭门尙能擧火之家。筢长一公尺余,长宽相若,筢齿如手指粗大,有竹制铁制两种,它与普通筢不同的是两头即上下的宽度几乎相等,与普通筢的扇

  • 文章牟平醬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沺吉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山东牟平 家乡特产 酱豆做法

    醬豆是家鄕山東省牟幸縣之西南育黎鎭一帶,家家戶戶冬天必備的一種小菜,也是最普遍的。美味可口,吃後回味無窮,讚不絕口。但是醬菜店,卻買不到的。今介紹於下:先把大黃豆(多少都可)洗淨,用淸水泡一天;使它漲大,然後下在鍋裏,加適當的水,用猛火煑上四、五個小時,把大黃豆煑成淺咖啡色,軟綿綿的程度。盛出來;瀝去水份,稍熱放在磁盆裏(容易發酵),用厚布蓋好,紮緊盆口,放在熱炕上,再用棉被蓋上,十餘天卽可發酵。這時大黃豆的身上,有一層白菌,用筷子一拔,有條條的白絲,還...

  • 文章山東安邱葱拌驢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謝雪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山东安丘 当地特产 食用方法

    「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想想看,該多好吃!在俺安邱地段,有盤水磨的人家,就養一頭小驢。驢在俺家,比時下養狗還要普遍。要不,抱着磨棍推磨,那種滋味,不大好受,所以有「餑餑好吃,磨難挨!」的俗話。驢肉在家鄕都是熟賣。自入冬到開春,是驢肉的旺季。每在呵氣成霧、滴水成冰的天氣,賣驢肉的老湯鍋和驢肉攤子到處都有。莊戶人家吃驢肉,比吃麵粉貴不了多少。一升小麥的代價,足買上好的兩斤驢肉。買驢肉別忘了買大把葱。回家後將驢肉橫着肉紋切成薄片;色澤和形狀,就像現在的牛肉...

  • 文章餑餑與餃子——致山東同鄕於臺灣出生之子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曹景雲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饽饽 饺子 特产 风土人情

    餑餑,今北方謂點心餅餌之屬爲餑餑,按通俗編飮食謂卽波波。所稱餑餑者係屬山東省魯東一帶,每逢春節用麵粉作成圓形餑餑,上插九個紅棗,專供祖先祭祀之用,又稱棗餑餑,另外作成稍微小一點,內包豆沙饀,上插五個紅棗,專供灶神之用,又稱豆沙餑餑。這些餑餑是過了年初一後,家中來親戚與客人招待而食之。另通俗編飮食;『升庵外集:「䭞饠,今北人呼爲波波,南人謂之磨磨」。按波,當䭞饠二字反切,或云本爲餑餑,北音讀入爲平,謂之波波,皆未確;磨磨之磨,據集韻作,又一作饝』。按畿輔通...

  • 文章憶黃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黄县 故乡回忆 特产水果 风土习俗

    一、城南萊山前山區各村的水果黃縣城南萊山前山區,東西廿餘華里,南北十餘華里,約廿餘村,土地砂石居多,並爲梯田。民國初年,農民爲生活充裕,農家半數多植果樹,樹下種麥、穀(小黃米)、黃豆、綠豆等矮莖農作物。果樹種類最多者,當以朱家、王家、鄒家、郭家、楊家、西林家、李家溝七個村爲主。姜家溝、上下田家、敖子埠、史家庄子、七甲、陳家、東林家、郭家溝、圈楊家、脈落齋、大園、窪、馬家、蔣家、磨山遲家、戰家齋等村比較少。杏:花紅瓣白心,有麥黃杏,割麻前卽熟,準杏,大如鷄...

  • 文章壽光的大鷄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寿光 大鸡蛋 特产名物 人物回忆

    山東萊陽縣的梨,肥城縣的桃,壽光縣的大鷄蛋,這三種好吃的東西,都是地理上名聞中外的。由於萊陽在膠東,距離靑島很近,肥城在魯西,相隔濟南不遠,每屆水果季節,萊陽梨大宗銷靑島,肥城桃必須運往濟南。一般旅客,如果從靑島搭船或坐車啓程之前,非買數簍萊陽梨不可。同樣,津浦鐵路來往的旅客,車剛到濟南,非買幾簍肥城桃不可。旅客們都知道萊陽梨,品質淸脆而甘甜,吃在嘴裏,甜在心裏。肥城桃也是一樣,只要吃一口,在喉頭末端,久久回味無窮。所謂甘與甜,兩種程度是不同的,那種甘比...

  • 文章日照煎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牟敦泰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日照煎饼 乡土特产 食物 美食

    故名)其制作方法,先在鏊子上摊一张煎饼,再舖上一张或两张,然后在上面摊上菜、油、盐、摔上几个蛋。再在上面舖上两三张煎饼,待菜熟后,将煎饼折叠成长方形,然后再切成小块,以便取食,眞是又香又酥,美味无穷。煎饼的优点甚多,容易储存和携带,烙一次煎饼,折叠好放在容器里,可以吃用一个月以上,非常方便。日照煎饼是日照的特产,在山东省省情教育丛书《可爱的日照》一书里,第十一篇「土特名产,蜚声中外」内,还特别介绍,并准备开发,打入国内外市场呢!事实上山东还有许多县份食用煎饼

  • 文章惠民風光(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馮連選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故乡特产 风土人情 酱菜 面食点心

    平锅上烙熟,食之香脆甘美。⑷强面火烧:用酦面再加干面,加力揉之,做成圆饼重四两,放在平锅上,细火烙之,待其水分耗尽,已十分成熟,香美可口,惟牙齿稍差者,无此口福也。⑸强面麻花:用酦面加糖,搓之成条,做成各种形状,约寸半配合二寸之长方形的大小。用同于做烧饼之炉,细火煨烤而熟之。其味香甜脆俱全。小儿食之,且能健脾强胃。此种麻花和酥烧饼,均为本县特产。笔者出外数十年,走遍南北十余省,从未见到此两种食物。⑹锅饼:按此种食物,北方各地都有,惟惠民城内大寺商场祝本谦所做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