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壹、沧海忆往)关于父亲王学忠先生~那一盆火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王其寧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火车顶逃难 辗转到台 父亲忆祖 父亲火盆祭拜

    那时还没开放大陆探亲,应该是民国六十几年的事。某一晚,家中异常安静,父亲在房里,母亲走出来低声说「爸爸梦见你爷爷奶奶了」她使了眼色摇摇手,所以我们都不提。那是一种罕见的秘密的气氛,好像为我们遮风挡雨巨人一样的父亲忽然换了角色,由我们小心保护起来。我记得父亲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被糟蹋的一代。」逃难时,挤不上火车的就爬到车顶,火车过桥一个转弯,车顶上的人不稳,一个个甩到河里像下饺子,冒几个泡,就没了。在这样的天空下,他曾想过「能不能给我活个整数?三十岁。」什么

  • 文章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楊蕾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杨展云 人物回忆 父亲

    先父杨展云先生不幸于一九九四年八月三十日仙逝,在这些沉浸在巨大伤痛的日子里,我无限怀念起过去与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一九三六年,父亲在山东省教育厅工作,我那时才刚七岁,在济南师范附小读出,每天来去学校都随爸爸一块,放学时,我就到教育厅去找他,爸爸总是右手持一手杖,左手则牵着我的手,因为大人的步子大,我总是在他身旁一溜小跑才能跟上爸爸的步伐……这种情景尤在眼前。爸爸为我订购了一部中国历代名人故事丛书,大约有四十余本,如文天祥、史可法、岳飞……等人的故事

  • 文章思念父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魏學義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思念父亲 寻找线索

    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已到存亡危机之期,桂柳、独山失而复得之际,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靑年从军,时我在安邱城南十里河子读书,正在举行期末考试,家里突然派人来,要我马上回家,说大队长有要事,进得家门口,父亲站在天井里,直接了当的问我,委员长号召知识靑年从军,你去不去?我当时亦不加思索,也直觉的回答说「去」。父亲立即训诫说:在外不比在家里,你要独立生活,俗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要听话,不要求表现,为交友需款,我会寄你,至于家里,你最大又是长男,你放心好了

  • 文章一朿思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張培士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张静愚 回忆父亲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爸爸,我們捨不得您的離去,我們也更捨不得讓您獨自在加護病房中,忍受長期疾病的折磨。我們一直知道您並沒有永遠離開我們。就像我們小時,您出國開會一樣,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見面了。所以爲您籌備追思禮拜,也有一絲爲您做生日般的心情;爲您進到一個永恒、美好的國度;爲您開始眞正享受安息與榮耀,而感到放心與安慰。您不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人,也是這世界不配有的人。當我們安靜下來思想您整個的一生,這九十多年來,您就像是一隻純白的蠟燭,爲黨國、爲家人、爲神,向這黑暗的周遭,燃燒...

  • 文章王心亮詩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王心亮 父亲寿 诗作 返乡探亲

    父亲寿八八能看六五儿,天伦最乐是今日。子孙皆贤多登科,畅飮美酒伴咏诗。梅花咏我住蓬莱四十年,林园景色独心牵。冷艳傲骨迷人醉,咏诗梅花有百篇。故鄕梦异鄕作客四十年,儿时家园待我还。归来多少伤心事,昔景不在人不圆。

  • 文章怀念我的父亲杜光埙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杜芳若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杜光埙 父亲回忆 追思悼文 教育工作 研究精神

    生离使人黯然神伤,死别更令人锥心泣血。民国六十四年,半年间,父母亲先后逝世,实人间之痛事。十周年了,悲伤的心情仍然无法平抑,那一年可以说是我生命史中最悲伤的一年,一月七日母亲以肝疾去世,为家中带来了空前的不幸,父亲以七十五岁高龄,突遭鼓盆之戚,身心之创伤,由父亲时常的哀叹飮泣,使家中悲伤苦寂的气氛令人窒息,每日的生活也变得似浮云似的飘荡不安。将母亲的丧礼料理完毕,送二妹三妹同时返美国后,为了安排父亲的生活,消除父亲终日哀凄的心情,遂将家由北投移往台北

  • 文章(追思特輯)人生的短暫交會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作者:陳維斌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航班交汇遐想 学习都市计划 院长回信 在美工作 子女回忆父亲 网络留言

    文章中提到的周宜强老师也上网回信:「一九九七年孙资政到校参加校长就职典礼,顺道要找我见一面,这可忙坏了学校的行政人员,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才想起来是为了那些作业及一封信的关系,时间都那么久了,他却还牢牢地记在心上,眞让我觉得汗颜。这也是我一生中见他的一次面。那种表露无遗的关心与关怀让我久久无法忘怀。」孙运璿的次子孙一鸿看了陈维斌的文章,上网发表一封给他的公开信,信中提到他对父亲的种种回忆:「其实在父亲担任行政院长的时候,就常常

  • 文章(追思特輯)給「人生的短暫交會」作者陳維斌的一封公開信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作者:孫一鴻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回信感谢 写信理事 喜好文学 受压下从政 感谢乡友念父 介寿堂 怀念父亲

    后,乃是历史自然给他们的评价。上星期日(2/19)的荣总介寿堂是温馨的,因为我看到好多年轻的父母手牵着三、四岁的小朋友来悼念,父母感伤眼红,小朋友灿烂的笑容,连往那儿行礼都弄不清楚。我仿佛看到父亲的人格特质将会透过这些小朋友的父母,隔代深植到这群天眞无邪的天之娇子。当我离开介寿堂时,我曾满心欢喜的问父亲,他有没有和我一样被这种可预见的薪火相传所感动。当我看到许多前来致意的朋友总是不舍离开时,我都会轻声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话,那么报导父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