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兒莊讚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喻恩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抗日名镇 台儿庄大捷 赞歌

    抗日名鎭台儿庄,地处鲁南的古运河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九三八年春,举世闻名的中日台儿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无情的战火把一座河滨小城变成了一片焦土。如今六〇多年过去了,台儿庄这座抗日名鎭怎么样了呢?请看一组「台儿庄赞歌」。台儿庄古运河畔台儿庄,中日两军摆战场;重创日寇王牌军,举世闻名天下扬。纪念馆鲁南名城建一馆,谱写史册抗日篇;中华儿女壮志豪,扬威不屈敌胆寒。全景馆进馆耳闻炮声隆,百岁老人忆英雄;战火又激民族泪,杀声震天好威风。淸眞寺淸眞古寺两古松

  • 文章新古城會讚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逸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新古城会 抗日救国 赞歌

    金石之坚难催毁,无论九死余一生,一纸珍存大海东,的是「患难见眞情」!莫叹人生百年短,永拒战乱残生民。二十二中「伪」不了[2],四妖终归成孤魂。君不见:孔撰春秋今犹在,颜曾历代有子孙,四海之内存兄弟,一辈同学三辈亲!国立二十二中学高六级一班 学弟张逸 一九九九年二月于加拿大[1] 柴集操场升国旗,其词为「飘扬飘扬,看,青天白日满地红,……」[2] 十年浩刼期间,被迫写「交代材料」,在「国立二十二中学」之前,必需加一「伪」字,否则轻则斥责,重则批斗。

  • 文章夫婦異地巧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乡野趣闻

    在抗戰期間,山東省政府流動於魯南山區各縣一帶,對外通信由軍郵傳遞,省屬各機關以商號化名代之,民政廳有一王姓職員,係河南人往家通信時,住址當以發自某省某縣某號。其妻在家中以生活的關係,意欲往山東投奔乃夫,但無人願意幫助前往,惟其年邁老父不顧一切負責陪送,及至走到河南商邱住店時,打聽往山東省政府化名的地址時,適遇有我方地下人員,指示她山東省政府已遷移阜陽不在山東,父女得悉後,由商邱直奔阜陽。父女到達亳縣時,其父突患重病不治死亡,斯時所帶之盤費所餘無幾,無錢葬...

  • 文章烽火漫延下的净土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劉元戎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宣城 刘修杰

    抗戰八年,可能只有皖南浙西贛東,屬於第三戰區第廿五軍的守備地區,未受日僞敵兵踐踏及襲擾。按當時宣城、寧國、屯溪,無不在敵僞朝夕垂涎之下,亟欲攻取。只因宣城一地,係漢公駐守地區,溧陽一次勝仗,敵已喪膽,所以始終不敢輕舉妄動,越雷池一步。漢公因幼時爬樹,跌傷頭部,鄕間治療不善,腦後脖子,留下一個大疤,敵僞皆呼之爲劉疤痂脖子部隊,說聲疤痂脖子,他們就心戰膽寒,上級据此,也就將他的百零八師,留駐宣城八年。使此城成爲烽大漫延下一片淨土。

  • 文章相公莊大刼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駿成  出版时间:1981-03-20
    关键字: 相公庄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土匪

    在在民國十五年時,我莊遭大難,土匪張明九佔領章邱縣城,向四鄕征收錢糧,小莊不敢抵抗,任其橫征暴歛,倘有不從者,將莊長拷打甚至死,小莊畏之如虎。向我莊征收,不但不給,反而閉門不談,土匪怒惱,於八月十五日攻打相公莊,莊內保泰局係莊內富戶拿錢成立,相傳抵禦洪秀全時卽成立,以至今日,專傳授國術,皆富家子弟,局內常有二三百人並訓練土砲、土槍,土砲可打二華里以內,土槍五百尺。土匪由西北方來,被土砲打得死傷很多。土匪爬城,被土槍、石頭打死很多,後匪酋來督戰,被土砲所傷...

  • 文章以魯靑爲第二故鄕的沈成章先生軼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沈鸿烈 人物生平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先行开枪,可由记者或外国侨领等,摄影作证,我军在日军首先开枪后,始准还击应战,以保守防区寸土尺地,亦决不准后退一步。我今天愿以统率中国海军舰队的袍泽之谊,敬请贵领事转达贵国的海军长官,如果日本海军此次在靑岛武装登陆,存心挑战,那末,毁灭日侨在靑岛全部生命财产的是日军,激发靑岛全市二十万以上的壮丁,久已忍无可忍的抗日怒火,亦是日军,而非中国」。齐鲁多慷慨豪杰之士沈市长又说:「犹忆一二八日本海军挑起上海战役,若在靑岛重演,则靑岛军民的抵抗,或将超过沪战十倍百倍

  • 文章七七抗戰隨校遷移日記摘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王鴻堯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随校迁移 抗日战争 日记摘要

    作者臨沂人,省立臨沂中學學生,美國留學,現服務於臺灣肥料總公司。

  • 文章孫嗣愼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尹顯亮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孙嗣慎 抗日战争 为国殉职 名贤传记 追思悼文

    孫嗣愼先生,字謹素,卽墨縣第一區孫家官莊人。世代耕讀,家稱小康。先生天資聰穎,嗜讀若渴,素有神童之目。惟命蹇,未弱冠而父母雙亡,賴伯叔撫養成人。伯無子以先生繼嗣兼祧,慈孝所感,情逾骨肉。因先生敏而好學,故傾力培植,期其學有所成。先生七歲從師啓蒙;十四歲入縣立第一小學;十六歲考取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初級部。彼時學規,尙無年齡之嚴限,同榜錄取者以先生之年最幼,而得分最高,是以聲譽鵲起,遐邇稱羨。初中畢業後,原擬投考靑島李村後期師範,以距家近而費用省也。然伯叔尙冀...

  • 文章韓復榘點點滴滴(十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楚雲深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韩复榘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对日强硬

    「七七」中日事變前,日人對於我地方政府,向持蠻橫勒索刁難態度。我地方大吏不甘受日人欺弄,而克以牙還牙者,前有張作霖,後則有韓復榘。民國二十四年間,濟南一日僑商人,被人擊斃。日本駐濟南領事,請省主席緝兇,並要求賠償。韓藉口保護日本僑民,於日商門外,逐戶設門崗二人,囑其暗中監視日人批賣毒品(海洛英)勾當。當時日本洋行,幾乎無不經營毒品生意。如此一來,老海客遂不得出入其間,因而日人大窘,乃又請韓撤崗。韓則以撤崗卽難以儘保護之責。幾經折衝,崗是撤了,但緝兇及賠償...

  • 文章莒縣十字路鎭傷亡記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吳其修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莒县 十字路镇 抗日战争 伤亡纪实

    日寇侵華初期,魯南莒縣十字路鎭之戰,是意外的小戰爭大傷亡。整個十字路鎭在一日之間化爲灰燼,其間的慘況,實不忍卒覩。該鎭居民約兩千餘戶,屬魯南的商業重鎭,也是軍事上兵家注意的小擔點。民國廿七年,筆者當時是第三專員公署張專員里元公的部屬,原擔任臨沂縣城區鄕農學校校長。後因戰事停辦而轉任公署視導不久。此時正値四十軍廬炳勛將軍率部與日寇勁旅數萬人,激戰於臨沂間的臺濰公路一帶(已多日以後),四十軍因戰略關係南移,準備參與臺兒莊大戰,而日軍先行佔領了臨沂縣城,作爲軍...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