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毋忘吾莒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衢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莒县 古迹 人物回忆 历史

    本文作者王衢先生,號幼眉,莒縣人,曾任莒縣縣長。

  • 文章泗水縣城形勝的回憶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張其寬(俊)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钓鱼台 醴泉河 负米山 城关古迹 舞龙

    嘿!唗是化南大哥和腾地,说俺「肚子里宝可多著咧挖吧」!若俺一提到石狮子写啊,石砌南关大街写,山西会馆写!钓鱼台负米山写写写啊!俺反正「蔑不过他」,只得就石狮子后:拉下了脸沾著仅有的这点墨汁又胡拉了:南关大街及山西会馆,今再端出:泗水县城形胜的回忆若:城邑之古、城关人望、城邑形胜包括:醴泉河、钓鱼台、负米山、游艇、背河、舞龙及城关古迹!就由老鄕长们来「匠估」去吧,反正俺交卷啦!孟老大也就「得啦」。城邑之古:泗水县之名,自隋开皇十一年始名于古卞邑城,迨隋开皇

  • 文章讀「卽墨名山古蹟」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即墨 山川文物 《即墨名山古迹 乡野趣闻

    民國卅六年,大約七八月(時間我已忘記,陣中日記卅七年農曆八月中旬濟南勦匪戰丢掉故也)間,我部隊(五十七旅一七一團二營)由靈山(我率隊駐小靈山)移防狗塔埠村,負責構築廟四角之碉堡(每連一個)。廟前有一約兩丈見方,深約一丈之水池,民佚在池內挑水合泥,用大石塊砌碉堡,數十民佚,三天挑水,而水不少點滴。第四天中午放工後,小砲排長江楓見池中有大魚,卽擲一手榴彈,當時只見一股水沖出有四五丈高,向廟東北之水溝落下,及至傍晚,水爲民佚挑乾,池中連小魚也無。靠廟之池底,有...

  • 文章即墨的名山古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即墨 名山古迹 天井山 灵山 玉皇庙 狗塔埠 马山

    天井山天井山,又名小龍山,位於卽墨縣城東偏南,距城十華里,是一座石山,高約海拔三百公尺,山之面積約有兩華里,遍山有碧綠的靑草,草叢中有星星點點的野菊,襯着山後的幾株老松,堪稱紅花凝眸,綠樹成蔭也。四週都是農田,惟獨出一座孤山,山雖不高而有名,水雖不深而有龍,遙望峯叠峻嶺,煙霞幽環,尤在雲霧瀰漫之時,和氣勢燦爛的光彩中,視之令人翠澈心脾,美不勝收,且有看不盡的美景,描不完的畫圖,足够詩意。山頂上建有「龍王廟」一座,廟正前方有龍潭井一口,其口徑週圍約有五公尺...

  • 文章(思我故鄉)山東臨沂家鄕古蹟與現況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張景先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山东临沂 城市布局 临沂名胜古迹 矿物农产 水利工程 三路交通

    臨沂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南鄰郯城縣、北接沂水縣、東北靠莒縣西界費縣、西南至嶧縣、東南與江蘇省贛榆縣毗連,面積約一萬九千八百餘平方里。縣置自漢代,北齊廢之,隋復置,明省入沂州,置蘭山縣爲府治,民國二年廢府,復改蘭山縣爲臨沂縣,轄内幅員遼闊,物產豊富,民風淳厚,人文薈萃,遍佈古蹟。筆者僅參攷縣誌記載個人記憶,以及親友的口述,簡介於後:一、古蹟㈠縣城:臨沂縣城位於沂,枋二水交匯,沂河西岸,枋河南岸,爲蘇魯重要交通樞紐,城垣建自何代無可考,南門爲三重,内外兩重均...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