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資料譯自A·G·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一書,為《山東文獻》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載《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之續篇,譯文規則一仍其舊,玆不復贅述。

  • 文章抗战前莱阳县长梁秉锟先生政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梁秉锟 发展教育 勤政爱民

    一、前言莱阳县是山东省大县之一,幅圆辽濶,面积有一万二百余平方面,人口有百万之众,民风淳朴,多以农为业。县划十个区,辖三十个鎭,一百七十六鄕。境内物产丰富,敎育普及,交通发达,有靑烟公路,贯通县境。民国二十三年省府指定莱阳县试办鄕农学校实验县,将十个区署改设二十个鄕农学校,区署职权,交由鄕校接办。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抗战军兴,梁县长奉准返回河北故里,鄕校实验县,有名无实,可是抗战基础由此奠定。莱邑在梁县长领导下,如无日军倡乱,早日达到大同社会。二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社会、宗教与教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烟台 社会 宗教 教育

    説明:本資料譯自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A.G.Ahmed:Comp.,Ed.,and Pub.,Pictorial Chefoo)一書,系書中一個子目,原標題為「社會、宗教與教育」,因該書於一九三六年印行,所敍內容為抗日戰爭以前有關煙臺社會、宗教與教育方面的情況,故譯文冠以現標題。阿美德的國籍及其本人和家庭詳細的歷史無以確考,僅知其父德維石·阿美德(Dervesh Ahmed)在中國生活了六十年,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故於上海。據阿美德自己介紹,他曾廣泛遊歷中國,先後三次考察煙臺,對漢語及中國...

  • 文章趙承孟回憶錄(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赵承孟 抗战胜利 复员返乡 重回部队 败退台湾 部队问题

    未克偿,一旦他年长风舞,定叫扶桑试刀枪。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才到达安庆图书馆,我队驻藏书楼附近,经过战火后的安庆,残垣破壁,听说是抗战遭盟机摧毁,经过数月的平整,才可容身。从此我们即接受宪兵敎育,受训时操课相当多,没有休闲一分钟,有的同学受不了拆磨,竟擅自离队返里了。我班上有文人之称的冀廷柱,竟向我提议结伴返里,被我拒绝了。一则我觉得离家遥远,不便行动,再则我们志愿从军,来的光明,离队也要光荣的返里。就这样的坚持下去,到了三十五年四月一日奉令接受预备军官

  • 文章阜陽歸途青島遇險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戰慶輝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返回崂山 青保总队 日军敌伪清乡队 化险为夷 抗战胜利

    卅四年抗战正进入最艰苦阶段,鲁东游击部队,多已溃败,惟莱阳仍为十二师赵保原部所据守,万第是他支撑危局的最后据点,腊尽返里度岁,正月初一晨,有散兵狼狈过前街西逃,擧村惊慌,旋宗弟庆生由九区渚东据点返里说:「万第于除夕夜被共军攻破,九区渚东也放弃了。」余悚然一惊,知胶东大势去矣。审度时势,鲁东沦陷,迫在眉睫,应迅速离开莱阳,遂于初三日偕如珊投奔靑岛保安总队抗战基地——崂山。寄眷于张益瑶兄所住之荆条涧,只身去寿光张景月防区访于宝仑仲昆兄,再回崂山携眷去济南,寄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