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明祭祖的感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高榮齋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清明 祭祖 追忆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淸明祭祖节,我早已不能和从前一样亲身祭祖扫墓了,只有用心思和口笔代替表达追思之意。记得从前在家时,每逢过年,都是我陪祖位通夜守岁,常常翻看宗谱和祖堂上的两付训联「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之教句,便默记在心,成为我一生的左右铭。记得我在靑年时代,每年淸明都同本姓邻家各奉家人的嘱咐,带着祭品和扫墓工具到距村东方八里房家庄北方找到族坟祭扫一番,大家事后各分祭品,一边吃一边谈和一边玩乐的走回家。现在回忆那时的民俗人情又天眞又有趣,今我独人

  • 文章漫談十月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祭祖 沾化 十月一

    我的故鄕霑化,位于黄河北岸,地滨渤海;是一带平原的农业社会,生活礼俗都是依循历代传下来的方式而行;十月一不算是重大节日,却有异于平日的活动:上坟祭祖—故鄕在一年内的祭祖日是:农历正月初二,淸明和十月一,十月一,农作完毕,地净场光,上坟祭祖的用意是把今年秋收的景况祭吿祖先。这天早晨,出太阳的时候[1]。先父先叔领着我们小兄弟们,端着盛有祭品和钱纸[2]的木盘出大门向东行,在庄头和族间的伯叔兄弟们会合,向茔地行进;我家茔地在村庄东南约半华里的田地中,族人把

  • 文章慎终追远话年节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孟夫子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年节 风土习俗 守岁 上灯 祭祖

    過年、除夕貼春聯、搭天地棚、拂櫝。黃昏,請老的(祖先),上供,尊卑序食。守歲,午夜上全香,發紙福後掌燈拜廟。返以米湯郊祭孤魂,隨即上主桌或家祠上叩拜。天亮上香進食後,先攜(酒)紙錁,本族上奠,四叩,旋與他姓拜年!見面說:「發紙禡早」,未聞恭喜發財。初三黃昏送老的,至親拜年,請春酒。上元墓祭上燈,翌晨,以河水煮寬心麵及麵燈吃。諺云:吃了長流麵,就把土來拌,點了十五燈,就把地來耕。淸明墓祭、添墳。十朔(十月一日)墓祭掃墓。以利上燈,臘月二十三祭灶後改準備過年。

  • 文章(兩岸父流)祭黃帝陵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華思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华夏人文始祖 祭祖文化团 都市古城 黄陵民俗 黄陵祭祖 延安革命纪念馆 黄河文化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是极其严肃、而深具意义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儿女一向遵循践行,千百年来,时代多变,唯此延续迄今不变。在台湾亦不例外,每年清明前后,满山遍野、人群齐集、扫墓祭祖、馨香参拜可为见证。尤其对五千年来华夏「共同」人文始祖—祭黄帝陵,相信凡是炎黄子孙,都是怀着至尊崇敬心胸,不计天涯海角之遥,不管千山万水之阻,一心一意,欣然以赴,以偿多年孺慕、期盼的愿望。于是台湾各界代表,组成祭祖文化访问团,敦请团长巴信诚博士率领一行六十余人,自台北启程,目的地

  • 文章(兩岸交流)返鄉祭亞聖孟子二三七四年記述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孟眧熙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孟子诞辰纪念 返乡祭祖 组团祭拜 参与日程事项 学术交流

    壹、缘起山东同鄕会与齐鲁文经协会及全体理监事,于九十年十一月,假悦宾楼,欢宴山东经济文化考察团,因来客是济宁市长周齐先生、政协副主席徐明珠女士、及台办马怀富先生、席间能谈的,除欢迎各鄕长前往投资外,大部份都是孟庙孟府的近况。秦理事长慧珠委员,首先倡议于本年(二〇〇二)孟子诞辰纪念日,组团返鄕祭祖、孟奉祀官祥协、随即响应,周市长及来宾均表示支持,并允全力配合,至此返鄕祭祖之事,大致已形成共识。贰、筹备经过返鄕祭祖是件大事、如何组团、经费如何筹措、奉祀官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