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孟荀教育思想之浅识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8期  作者:方子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荀子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壹、绪论昔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誉颂孔子,岂溢美之词。人类之祸福,系于人心之善恶,妄念作狂,克念作圣,一人贪戾,数千万人之生命为之牺牲,两次大战,足以征之。教育为树人之工作,其效期以百年,苟非及早筹谋,至诚以赴,安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哉」?余虽疏于学问,懵于知闻,然愿以采矿之精神,研究发掘文化之宝藏,以其所得教导莘莘学子,并进而贡献于人群,辄不敢让人,一息尙存,未容稍懈,确认性宜率而不宜任,欲宜制而不宜纵,财为末而德为本,力居后而德居先,孝

  • 文章心靈改革與道德重振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方子明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心灵改革 道德重振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社會變遷,人心不古。中國固有的傳統美德已逐漸式微,道德淪喪敗毀,人與人間的距離雖是越來越擁擠,情誼卻越來越陌生,生活條件雖然是越來越富裕,意境卻是越來越自私。功利主義,物慾追逐的現代生活環境,卻是沒有帶來人類的更加快樂與溫馨。「心靈改革、道德重振。」的口號不斷響起,社會案件卻又是層出不窮,好逸惡勞、貪慾無止境,社會價値觀已被扭曲,殺人搶刼,擄人勒索,整個生活環境充滿在不安,恐懼與混亂之籠罩之下。社會治安似乎未曾以「亂世用重典」而改善許多,胡作非爲,犯罪循...

  • 文章惠民风光之八(教育文化)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馮連選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惠民風光 渤海 教育

    吾鄕惠民縣位於山東省北陲,近於渤海之濱,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風氣欠開,民性守舊,敎育遵古,文化落後,文風不盛亦不衰,敎育雖不發達,然亦不甚衰頽。在遜淸時代,因吾縣爲武定府首縣,城內有規模壯麗而雄偉之考棚一所,平時爲府學,培育地方高級英才,每逢大比之年,爲武定府屬之考場。又有三臺書院一所爲縣學,培育地方初級學子。城內外以及各鄕村鎭,均有私塾,培育幼小兒童。所有培育成就之人材,淸代之前不能記憶,淸初有李之芳先生考取狀元,之後如翰林、進士、舉人、拔貢、秀才等等...

  • 文章前塵往事憶述(八)第八章 臺北工專三十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教育事业 教育部任职 台北工专 作文教学 校园建设

    三十二年九个月,兹约称「三十年」。第一节 任教育部特约编审民国三十八年,由于战区日渐扩大,大学敎授随政府南来者日多,敎育部特在广州设置接待南来敎授委员会,予以收容,并资助其来台湾。其后由敎育聘为特约编纂编审,组成委员会,从事学术硏究工作。余辞职离澎湖后,以国立中学校长资格,被聘为特约编审。该委员会规定,被聘为编纂及编审者,应从事学术硏究工作,于年终将硏究成果呈部。余接奉聘书后,即遵照规定,搜集书刊资料,从事硏究。经一年的努力,编撰「政治学初阶」一书,约二十万

  • 文章(心靈物語)感謝神奇妙的救恩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牟其卓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信仰基督 退伍从事教育 进修教育学分 途中遇车祸 梦中奇景

    民国六十年夏,我在军中曾动过三次手术的过敏性鼻炎日益严重之际,突然接获调职马祖服勤的命令,使我的病情雪上加霜,心情愈益焦躁。感谢主奇妙的安排!使我的病情合乎「免调」外岛或「退伍」的条件。同时在教育界服务多年的内舅,曾鼓励我退下来到学校去教书。这时我的心情转趋缓和,并倾向于脱离军职而从事教育工作,终于在六十年十月一日奉准退伍。乙、工作方面:蒙神保守眷顾使多重机运终能达成愿望民国六十年秋,由内舅推介任教于私立君毅中学,担任「三民主义」暨「英文」两科教学。我虽然

  • 文章注音符號和四角號碼——記老山東的革新心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鍾平山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注音符号 四角号码 教育

    ㄅㄆㄇㄈ……這四十個國語字母(後改稱注音符號),吳稚暉先生譽之謂:開拓中國文化通道的四十顆炸彈。記得當五四初過,山東敎育界,特爲推派人選,前往北平(當年的北京),參加胡適、趙元任、汪怡諸先生主持的國語講習所,接受訓練,俾便推行國語敎學。家兄讀麟(字仁符),有幸參與此行。他們歸來之後,又分在各縣市,訓導學習。於是ㄅㄆㄇㄈ之聲,洋洋盈耳。本來前淸時代,公務官員,必須說官話(卽今之國語)。民國而後,反而鄕音土調,一片混訛。經此一番推行,山東知識靑年,雖然講話或...

  • 文章莊稼雜字箋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張存武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庄稼杂字 识字教材 农村幼学教育

    前言山東文獻六卷一期和二期刋出了「山東雜字」,又名「莊稼雜字」一書全文。這是件很有價値的農村社會文獻。筆者拜故鄕敎育發展落後之賜,抗日戰前二三年在莊裏念了二年私塾,莊稼雜字便是所念幼學諸書之一。少年不知書中義,直到大學畢業後才覺悟到,這是本有關農村生活,農業生產,和農村幼學敎育的書。民國四十七年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硏究組,適師大藝術系畢業,考入國文硏究所硏讀美術史的王志達也在館實習。他是膠東人,因之常共談山東故事、節令、民俗等。我吿訴他莊稼雜字這本書。他提...

  • 文章報導在花蓮敎育界最有貢獻的幾位山東鄕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孟憲蘊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花莲 教育界 山东乡长

    前言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战局逆转,撤退来台的,以山东人最多,在来台的山东人,除军队外,又以警察人员最多,其次就是教育人员。这些教育人员来台后,有的充任学校教职员,有的出任中小学校长,对花莲的教育来说,的确是增加了一股新生力量。这时光复不久,在日据时期,民众受尽了日本人压窄剥削,生活已是极度困难,对子女教育问题,已是无力顾及,这些来自大陆的新生力量,都能披荆斩棘,为这里的教育推展,都付出了全部心力。当时花莲市,仅有明礼、明义、明廉、明耻等四处国民小学。及省立

  • 文章读者来函补充《教育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山东人在台湾——教育篇》 更正补遗

    玉法先生道鑒:您好:近來拜讀您主編的《山東人在台灣—敎育篇》,編印皆臻上乘,足見您的投入心血深厚,實在可喜可敬。想我山東同鄕,從卅七、八年起來台至今已逾半個世紀,而且人數衆多,分散各地,各行各業,調補升遷,移動遷搬,生離歿別等等因素,資料取得不易,是可以想像的,遺漏也是在所難免,今就記憶所及,提供下列資料,是否有用,敬請斟酌!⒈基市:明光普(山東秦安,基市敎局督學,據說曾任過泰安縣長)⒉台北:㈠宋錫正(山東泰安,台北師院敎授,前立委宋憲亭先生令侄)㈡趙蘭...

  • 文章我的母校——省立昌樂中學戰時生活囘憶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昌乐中学 教育制度

    「神秘的昌樂」外一章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昌樂各界爲紀念八年苦鬪的辛酸成果,計劃做三件事:一是在縣政府進門處立一「張公仲輔蒞昌十週年紀念碑」,以示對縣長張天佐(仲輔)輝煌政績的感謝;一是創刋「新昌樂」季刋,鼓勵全縣民衆發揚抗戰精神以建設昌樂爲山東模範縣;一是編印一本標題爲「神秘的昌樂」的專書,向外界說明昌樂在戰時創造奇蹟的實情眞象。前兩件事都做到了,後一件事卻不曉得是爲了什麼,未底於成。作爲昌樂縣民的一分子,總覺得這是件很遺憾的事。因此我也時常在尋思:...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