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鄕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福山——的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郭永彥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故鄕 福山

    撒下铜钱,名为压地。自此表示已迎神到家,再任谁也不准乱动刀剪、针线,更不可扫地泼水,只等新年开始了。但在睡前尊长必会分发压岁钱,多用新红纸包好的银元或铜板,给孩子们压在枕下,待初一起身后,放在新衣口袋里。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起身,一家大小穿戴上崭新的衣帽鞋袜,嗽洗毕。烧水冲茶,煮上供的箍紥(元宝),自然是先敬天地灶王,再敬祖先。待上供的酒茶摆好,就开始请安了。这和三十日晚饭后的「辞岁」一样,可能是当年大家族同住时留下的规矩,直到民国三十四、五年笔者离开故鄕

  • 文章故鄕黄县的囘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故鄕 黃縣 囘憶

    在山東文獻十卷三期裏拜讀學長朱良耕先生憶黃縣專文提及本縣出產的各種水果和一些家鄕習俗,內容述說翔盡,增加了我不少知識,回憶童年情景,幕幕歷如昨日,屆齡退休的我,弗覺年輕了半世紀,關於家鄕出產茲再補述一二,以饗本刋讀者和在寶島出生的黃縣靑年。先談飮譽海內外之「龍口粉絲」:粉絲俗稱粉條,由綠豆加工製成。現在先談談它的製造過程是:在硏磨的前日先把製造原料「綠豆」放在大磁缸裏浸泡約半日後,使原狀堅硬的綠豆浸發泡大,於硏磨之前用淸水洗滌淸潔,除去瞎綠豆和雜物,(所...

  • 文章故鄕的灯笼社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故鄕 燈籠社 喪葬

    的棺木,价値在二十至三十吊钱;修砌穴所需用的砖和洋灰不到十吊钱,村里中的泥瓦工,干尽义务代为修砌;一档五十吊钱的灯笼社,除了棺穴的支付,还有余资,作为治丧的其他用途。结语故鄕的灯笼社是一种孝行,具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识;有照明吿庙,集资相助的双重功能;发挥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合作精神,是一种优良的民间结社行为。七十五年初冬于台中[1] 小铜板——为政府铸制直径约两公分半之圆形铜质货币,每枚当制钱十文。[2] 钱纸——用长约十公分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