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的豆腐捲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珍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豆腐卷 菜谱 故乡回忆

    「豆腐捲子」所用的材料,雖然價廉但卻物美,且更營養豐富,可口好吃。而最主要的還是符合工業社會,簡便快速的要求,特將做法介紹如後,以供大家參考。一、材料——麵粉、豆腐、白菜(其他如甘藍菜、菠菜等也可以,但味道較差一點。)、蝦皮(蝦米當然更好,只是貴些。)、粉條(絲)、油條屑、胡椒粉、葱花、薑末、鹽及蔴油、沙拉油。二、做法①把白菜摘洗乾淨,刴碎,擠去水份(但不宜擠的太乾)和切成小丁的豆腐,刴碎的蝦皮(米),油條屑、葱花、薑末(多少隨意)等混合拌匀。倒進沸油鍋...

  • 文章山東日照「嘛喇盂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英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嘛喇盂子 菜谱 故乡回忆

    各位看了「嘛喇盂子」這個怪名詞,一定感到莫名其妙,相信也一定猜不透那究竟是什麼東西。還是讓我吿訴你好啦!那是我們家鄕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麵食名稱。現在介紹如後:「嘛喇盂子」——和尙道士作佛事用的木魚,我們那兒叫做「嘛喇盂子」。因爲這種麵食的形狀,很像木魚,所以得名。(我國蒙藏地方喇嘛敎的僧侶,也用木魚,是否以訛傳訛的把「喇嘛盂子」誤爲「嘛喇盂子」,則不得而知)。①包法——把麵合好揉匀,分成乒乓球大小一塊塊的麵糰。用小「擀麵軸子」「旋」成一張張碗口(飯碗)...

  • 文章山東悶辣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沺吉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焖辣菜 结球菜 家乡回忆

    在春節期間,吃的都是鷄鴨魚肉等菜肴,吃膩了,不妨換上一道淸涼可口的悶辣菜。悶辣菜,在我們家鄕山東牟平、海陽等縣,是春節的一道普通的菜,材料是一種結球菜,略帶辣味,重一市斤,秋後收藏回家,除了鹽鹹菜或醬菜以外,留一部份藏在地窖裡,留着冬天或春節做辣菜用。悶辣菜看家中的人口多少和磁罐的大小而定。晚飯後,把結球菜洗淨,去皮,用菜冲冲成菜絲,或切成絲條。準備一條白蘿蔔,亦成絲。將菜絲立刻盛在磁罐裡(須盛滿)。頂上加一層白蘿蔔絲(做引子引辣)。用厚布捆紮罐子口,不...

  • 文章悼念 王治中學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陳麾東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王治中 追思悼念 往事回忆

    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台北信義路校友餐敍,治魯兄由桃園趕來,歲暮圍坐一桌,更加親切。述及治中兄,十月十五日在濟南,以心肌梗塞,猝發故世,令人不勝痛惜!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接運羈居越南軍區的船艦,首批三艘中字號,駛泊富國島陽東外海接駁。艦上官兵輪流上島觀光,對法國水菓酒及涼鞋最有興趣。有幸與同住年靑大官聊談,吿知到台灣的流亡學生集中敎學,每月伙食費七十元。當時與越幣兌換爲二比一,想像比集中營要好。七月十三日抵達員林,母校苑校長率同師生盛大歡迎。記得暑假...

  • 文章惠民風光(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馮連選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惠民县 读书风气 社会风貌 往事回忆 人物回忆

    讀書風氣:月前看到報載一篇文章談到我國的讀書風氣以淸代最盛。詳查歷代以來,沒有盛於淸朝時代者。因之想起家鄕——惠民的讀書風氣,在幼年時候,時常聽到長輩談起我縣讀書風氣相當興盛,而且也很普遍。遠者不可追憶,近幾十年來,曾出了幾位飽學之士,雖無高官顯宦,然對地方各項事業,貢獻頗多。其中最具聲名之人,計有閻綬靑先生,董筱瀛先生,朱薇生先生,曹子登先生,李曉暉先生,李士蔭、李士祿兩昆仲、袁毓棻、袁紹村兩先生、鍾子萬先生、張子涵先生、蔣離明先生、蔣紹侯先生、姚九先...

  • 文章九十回忆(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孫繼丁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甲午战争 山东高等学堂 留学

    孙继丁先生,字丙炎,蓬莱人,于淸宣统三年考取淸华学校公费赴美留学,专攻电气工程,民国五年冬学成归国,曾在淸华大学及南开大学执敎。历任津浦、胶济、陇海铁路局工程师及机务处长,以及西北公路局副局长、行政院救济总署鲁青分署副署长等职。在大陆沦陷前夕,曾出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旋改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并兼代青岛市长。孙先生现年八十八岁,年高德劭,其一生之经历,殊不平凡,所述之往事,皆为极珍贵之资料,玆应编者之请,开始撰写回忆录,本期所载为其第一篇。

  • 文章蓬萊寗老太太的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自传 蓬莱 人物回忆

    本書原名「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女工的自傳」。原作者IdaPruitt爲美國人,於民國二十年代旅居北平,爲了研究我國的風土習俗,特請了一位蓬萊籍的甯老太太爲之講述,每週三次,歷時兩載。甯老太太生於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經兩次中日戰爭,閱歷甚豐,舉凡有關蓬萊的風俗習慣,生活型態,山川人物,鄕里傳說,無不盡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動的筆調,一一筆之於書,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並對研究中國社會及風俗,亦有重大的貢獻。此書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印行,甚受...

  • 文章日照壞才李刻學的故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李刻学 人物趣闻 人物回忆

    世間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文豪、也有壞才博學出名的小人物,在遜淸時代,日照縣就有一人,名叫李刻學者,幼兒時就聰明過人,均以神童稱之,據邑中鄕愚之傳說,其人每晨上學時,經過一道小河,有一老者等候爲其背河,久之經問其故,老者云:「我是這方土地神,你是文魁星降生,將來有狀元之尊,我背你是奉上帝之命」李某回家後卽吿其母,而母正在燒火做飯,喜極而忘其形,竟用火叉搗向鍋門曰:「將來我兒子中了狀元、有仇的報仇有怨的報怨」不意竟將灶神的門牙搗掉數個,灶神啓奏天庭上帝大怒...

  • 文章蓬萊寗老太太的自傳(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自传 童年回忆 女性地位 婚恋状况

    本書原名「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女工的自傳」。原作者IdaPruitt爲美國人,於民國二十年代旅居北平,爲了研究我國的風土習俗,特請了一位蓬萊藉的寗老太太爲之講述,每週三次,歷時兩載。寗老太太生於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經兩次中日戰爭,閱歷甚豐,舉凡有關蓬萊的風俗習慣,生活型態,山川人物,鄕里傳說,無不盡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動的筆調,一一筆之於書,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並對研究中國社會及風俗,亦有重大的貢獻。此書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印行,甚受...

  • 文章漫談臨沂縣習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敬軒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临沂市 风俗习惯 故乡回忆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昌明,版圖廣濶,自古以農立國。國民多以務農爲本,又因昔日交通工具不發達,國民活動範圍較現代工業社會的國民活動範圍小的太多,因而自然形成各種不同的社會,致各地有不同的方言,而風俗習慣亦自各異。筆者記得幼時在家鄕臨沂嘗聽長輩說:「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之諺語。這些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也就是構成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礎。雖然版圖廣濶,交通不便,幸有文字的統一,各地風俗習慣尙能大同而小異。茲將臨沂縣的風俗習慣,就記憶所及略述於後,就敎...

共56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