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齐鲁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时期苦读于巴山蜀水间的齐鲁子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抗戰 齊魯子弟 巴蜀 苦讀

    看不到敌机的影子,悲壮的歌声惊起了山中的飞禽和走兽。白河鎭是陜鄂交界的大鎭,街道沿山坡而建,下临汉江,这是一个星期的行程中经过的最大城鎭,有滕县老鄕在此经营澡堂,看到大批的山东学生过境,就免费招待洗澡,几天的疲劳全部消失。齐鲁的鄕情充满这座山城,继续前行,就入陜南地区。沿途山峰渐低,路也稍平坦。安康县是陜南的大县,有新旧两城,民风朴实,出产桐油和竹制的雨伞,全靠汉江的小船运往老河口销售。再前行,进入陜南平原,沿公路直奔城固和汉中,沿途有班超和张骞的墓,诸葛亮造

  • 文章私立齐鲁大学的毕业生(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私立齐鲁大学 毕业生 档案资料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毕业生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毕业生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毕业生据齐鲁大学代理校长汤吉禾三十二年十月癸敎直字第四五号呈敎部文说:「本校三十一年第二学期应届毕业生,计有文学院李靑等四十三名,理学院胡文澂等八名,医学院赵士杰等九名,均经奉钧部三十二年六月九日高字第二七三五一号指令核准一体参加毕业试验在案。本校遵于本年六月十四日起,开始擧行毕业试验,至同月二十一日止考试完竣。除文学院孙兰丰、周必琳、王彦亭、郭英、林

  • 文章抗战时期的齐鲁大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曹伯恒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齐鲁大学 往事追述 教育史料

    一 由武汉转入齐鲁民国三十年的秋天,我由武汉大学转入齐鲁大学,以一个条件较为优越的国立大学学生转入一个私立大学就读,似乎令人难以相信。其中确实有段隐情,不得不据实奉吿。转学的原因当然是成绩不佳,需要易地为良。提到成绩的好坏,几乎有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民国二十七年敎育部第一届统一招生,我被分发武大外文系,由于抗战时期消息不够灵通,交通又极不便,当我赶到乐山报到的那一刻,已是这个学期只剩一个月行将结束的时候。注册组长以我远道而来,未便拒绝,但以学期行将结束

  • 文章齐鲁大学读书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欣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学习生活 人物回忆 历史集萃

    七十三年十二月九日,齐鲁大学旅台校友假台北市台湾大学校友联谊社聚餐,会中李学长培华嘱我写一篇关于母校的文章。近年,内子王沅叔患中风,半身不遂已数年,起居飮食需人扶持,日夜均要人照顾,致无暇写作,惟方命难违,虽无资料可以参考,仅就记忆所及,追记一二,若有错误,欢迎指正。基督敎在山东传敎甚早,有英国的浸礼会和美国的长老会,他们传敎的范围并不冲突,在胶济铁路沿线自靑岛至潍县为美国长老会传道区,他们兴办的广文学校设于潍县,文会馆在烟台设立,自益都以西至济南则为

  • 文章齊大瑣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人物回忆 医科 刘世传 人物事略

    褚承志遗作一齐鲁大学这个名字,我是民国十年左右才听到,原因是山东禹城城东北信庄信肇实在该校医科唸书。信庄距我村窦庄相距有四公里,两村相互有亲戚往来,乡间传说,洋人看病能把肚子割切,把病拿出,再把肚子缝好,认为是奇谈。民国十一年夏天,我高等小学毕业,去济南考取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于是到新建门内齐大医科拜访信肇实,惊叹医科附设共和医院规模的宏大,设备的完善,从未见闻,信先生毕业后,和他的同学韩立民都在济南开医院,韩的医院在商埠名字叫立民医院,信的医院在普利门里

  • 文章王衢自述黨政經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王衢 生平介绍 齐鲁书社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政治生涯

    王衢字幼眉,山东莒县人,现年九十四岁,民国十三年在济南大布政司街齐鲁书社,由革命先烈王乐平先生,前故二、三、四届考试委员王立哉老师之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军阀查封齐鲁书社,逮捕同志,即赴上海又入中国国民党,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发下党证,组登字一〇三一九号。当时读山东大学预科,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民国十六年参加淸党,十七年完成北伐,任莒县县党部筹备委员、指导员、执行委员兼训练部长,奉调齐河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韩复榘命令停止党务活动,即转入

  • 文章九十憶往(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王立哉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九十忆往 诸城枳沟小學 齐鲁书社 济南学生会 诸城县立中学

    间之感情,但实际余所负之基本任务,并不全在学校内部。乘机联络各地有志靑年,并吸收其参加组织,不断增强本党力量,始为使命重心之所在。⒍齐鲁书社民国十二年,被选充山东临时省党部秘书,乃赴济南工作。为谋对外保密,兼任齐鲁书社经理。该书社系王乐平先生所创办,作为革命工作之秘密活动场所。乐平先生为灌输靑年新思想,初在其租赁之住处,设齐鲁通讯社。并设有书摊,搜罗大量有关新思想之书刋,吸引不少靑年学生,或看或买,生意不恶。乃与聂湘溪熊观民等共商集股两千元,在大布政司街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第五节 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一、设立经过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暑假开始以后,原拟去山东济南地方法院实习,并经校长吴有训以庆文字第三八四三号函,向济南地院推介在案,惟因国共军事冲突激烈,铁路时常不通,适南京山东同鄕会负责人刘子班先生,邀我连络鲁籍在南京的大学生,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以协助鲁籍中学生升学及补习功课。我就与朱德藩兄,会同政大宋协邦、重大朱启明等同学,由我草拟简章,并于同月十三日在刘子班先生家硏商,通过简章,就在当月十八日开学,有学生一百余人,升学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