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见闻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赴皖北阜陽省訓團受訓之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阜阳受训 受训内容 途中见闻

    吾鄕鄕賢諸公在財政極端困難的情形下,能刋出山東文獻。這不僅是我們山東人的刋物,也是山東自辛亥革命、北伐、抗戰、戡亂犧牲的英雄烈士與來臺反共復國的志士們血淚交流的一塊園地。——趙醒民先生語

  • 文章十年回憶(下)——七七抗戰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孫璞如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木关 工作生活 重庆见闻 留学见闻

    缺乏兴趣;再者,自一九三六年后再没见到我父,如接受此职,可迎他到阜阳相会。几经考虑,便也答应了张的邀请。但之后不久,二十二中校长仍由李仙洲兼充,张敏之未获任此职,前所谈分校之事,自成泡影。后试图以敎部战敎督导员名义,派往阜阳工作,几经向社敎司和战敎指导会商洽,虽经两单位会签,但未获部次长批准。我父由家搭火车到阜阳,由刘珍甫照顾住了一个时期,便返回鄕间,这该使他老人家多失望悲伤!六、重庆见闻重庆是一个山城,楔在长江和嘉陵两江中间,街道除一条干线从上淸寺穿过市区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校园西迁 途中见闻

    南阳,得天下后,神怪演义之说,此亦我国历代习见之事耳。南阳又以出产玉石闻名。大街小巷,沙沙作响,磨制矿玉之声也。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此言不虚。为留永久纪念,忍痛高价购买小形私章一枚。五十年前来台途中,在福建山区,枪林弹雨之下,失而复得,迄今随身欈带,视为无价之宝,有生之年,永久保存。南阳再西行,进入「宛西自治区」。以鎭平、内鄕、淅川、邓县四县为中心,曾经扩及豫西南十三县,可惜功败垂成,我们途经鎭平到内鄕是西迁的中心站,停留四十天,见闻甚多,体会极深

  • 文章敵僞時期的見歷(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敌伪时期 见闻经历 青岛 烟台 曲阜

    今日,中年以上的中國人都會記得:自從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發動戰爭開始,席捲了內蒙、華北、華中及華南沿海各省,成爲「淪陷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勝利,八年以來一直叫做「敵僞時期」,僞是北京和南京兩個傀儡政權。那時,在淪陷區的中國人日常外出身份證不可離身,乘船必先領取旅行證,預做虎疫預防注射和種牛痘,行李被檢查、人被搜身,忍受日僞特務猙獰的注視和盤問。就我本人而論,除了限於華北的八、七個城巿外加上海,八年之間,有七年半的時間祇在一地——青島。青島巿...

  • 文章山東人遊山東(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重游故乡 济南见闻 泰山日出 游览三孔

    一、楔子—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筆者山東省博興縣人。民國十八年,九齡離鄕,先到東北,「九一八」事變後,負笈北平。盧變軍興,投筆從戎,習劍於四川成都。分發西南,移防西北,抗戰勝利,南寧受降,廣州接收。曾於剿共作戰中,軍次靑島,轉戰周邊各縣。膠濟鐵路一度通車,也曾去過濟南市。戎馬倥傯,那有閒情逸緻遊山玩水,尋訪名勝古蹟?直到民國七十七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始得三度回鄕探親,瞻仰故土文物,暢遊齊魯勝景。前二次探...

  • 文章法官的一生(四)——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高中生活 太平洋战争 经典学习 成都见闻 师友劝谏 毕业前夕 感恩亲友

    第九章 饑餓苦讀的高中生活(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至一九四四年六月十四日,高中六個學期)第一節 我要專心讀書一、高中開始以五點自勉一九四一年(民國三十年)八月一日,我在綿陽國立第六中學高中部註册入學,編入九級二班,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我自知初中時讀書不夠專心,時間分配亦不適宜,心中覺得萬分慚愧。所以在高中生活即將開始之際,用十分謹愼的態度,擬定了五項目標,作爲未來三年內自我勉勵的方針。㈠學習聖賢做人作事的道理,並切實踐行。㈡課程表所有的功課,都要努力學習,喜愛...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