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鄕刼」補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商廣潤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忆乡劫》 补述 廉老师 求学生活

    —接十卷三期七十頁二十行已戍老師年近七十,後來不悉爲什麼解散了。緊接著就是前大瓦屋廉,大瓦屋是全村首富之一的尊稱,廉是基隆法院文書主科金誥先生的孺名,那時大家都習慣稱廉老師。正在計畫報名時,松林和降兄弟倆人對我父親說,廉老師打人很狠啊,如何如何的狠法,我被他說得有點懼怕,第二天和降偸跑去長衚衕道東裏趴在窗下偸看究竟,結果無巧不成書,廉老師正手持戒尺板約一臺尺半,倒背手後像是要打人的樣子,全班學生四十餘人,恐被裏面人發覺,嚇得我倆縮頭就跑了出來,回家要父親...

  • 文章另一批山東流亡學生的前塵往事憶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实习生活

    至该任所实习。乃有林培森、朱光军等同意随之而去。我与李文元、遇士选、吕笃惠等共商实习地的选择。我认为东北虽已收复,但时局仍不稳定,不宜至外县市涉险;沈阳乃党政军的中心,安全无虞,留此实习较妥。惟遇士选则持异议。认为此正是创造事业前进的良机,不应苟安自误,乃坚持应召去四平街实习,余均留此待命。五、实习生活我选择了沈阳市实习,但在实习的过程中并不平顺。在警察局长召见的当天就触了霉头。㈠召见受辱 几弃所学在分校住了几天之后,才接到局长召见的通知。局长是警备司令林

  • 文章续孟子简介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竹青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孟子 林慎思 人民生活 伦理教化

    凋敝,失业率高,治安败坏,民不聊生。即使会作作秀,造造势,而一般大众,生活艰困,怎能快乐得起来呢?按:孟子论与民同乐之处甚多:如「梁惠王立于沼上」,「齐宣王好乐」,「文王之囿」,「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等,其意义最为深邃的,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文正公更演其义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续孟子此章,更以「均役于民,使民力不乏,均赋于君,使民用常足;然后君有余而宴乐,民有余而歌咏。」绘出一幅安和乐利的景象。宋臣十一孟子问宋臣曰:「子之王于民何如

  • 文章从军「鲁八游」琐忆——抗战生活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魏興家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魯八游 抗戰生活 日寇 壽光中學

    一、抗戰前夕的壽光中學民國二十四、五年間,華北風雲日急。日寇步步進逼,又在全國各地,到處製造事端。引發國人抗日怒潮,風起雲湧,壽光中學(下簡稱壽中)師生,尤爲激動。二十五年冬,綏遠抗戰百靈廟大捷,壽中同學紛紛組隊,下鄕宣傳募捐,慰勞前方將士。我們到城東王家口子一帶勸募,鄕人莫不慷慨解囊,踴躍捐獻。甚至有老婦人問「要不要鷄蛋」的事跡,十分感人。是年「雙一二」西安事變,領袖蒙難。大家隨陷入極端憤怒、焦急、期待中。到二十五日傍晚,羣集校園,靜聽無線電廣播。聽到...

  • 文章從軍日記(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从军生活

    民國三十五年元月十六日今天是憲兵司令部成立十四週年紀念日,本團擧行慶祝大會,同時擧行本團開訓典禮。在紀念大會上,團長首先講述司令部成立的經過,以及憲兵部隊光榮的歷史,以及憲兵在建軍工作上的重要性。最後團長勉勵全體,用功學習,以求熟練之技能,將來訓練結束之後,去擔任重要的任務。昨天發餉,還了賬之後,只剩下五百元。元月十七日本班呂班長,每逢講話時,刺剌不休,而且講的都是陳腔爛調,毫無意義,但不能不聽,因爲有時他故意問道,他講的話,我們聽到沒有,要我們說說他說...

  • 文章前塵往事話從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于繼忠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济南求学 战火求生 南岳生活 军旅生涯 浪迹国外 返台生活

    战乱频仍的洪流中渡过,幸有今日舒泰宁谧之生活,冀望我当年患难与共的流亡同学,各展身手,将所历经的前尘往事或流亡途中的片段,笔之于书,奉达鄕亲,并藉作子孙进德修业、齐家处世之鉴,仰即拭目翘首以待。[1] 舍侄宝灿,天资聪慧,幼读四书,成绩优异,善文墨,为寻亲流落他乡,后落户于内蒙古,现居包头市,育有二男六女,除其幼子尚在进修中,其他各子女皆嫁娶立业,开放探亲,我数次返乡,灿侄均自包头偕妻、子、女至家乡会我,畅所欲言。[2] 微山湖,原属江苏省沛县辖境

  • 文章八十自述(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楊懋春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杨懋春 乡村工作 赴美教学 宗教生活

    不愿在香港作流士难民,无所事事。袁牧师是个富活动力,有办法的人。他回香港后,立即想到香港的新界为英国管治,中共军不能进入。这个区域内有很多鄕村,其居民仍在很落后的生活状况中。如果有钱有人,如何不在这些鄕村中做对农民服务的工作?他与我讨论他的构想。我说只要他们筹划到经费,我就愿意参与或领导这项工作。于是袁牧师先得到他自己敎会美国差会的同意,把原来要用在广西鄕村服务工作上的预算拨为香港新界工作计画使用。这时,有数个在华信义会外国牧师由中国大陆撤退到香港。袁牧师

  • 文章「大陸尋奇」在魯膠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林森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鲁胶奇物 民间传说 当地美食 百姓生活

    ㈠「八仙桌」、「六仙桌」——古代的人力「裝甲車」可坐八人的「八仙桌」,和可坐四人的「六仙桌」,自古即爲攻城掠地的防身「盾牌」,亦爲戰地居民百姓預防炮彈的機動性防空「掩體」。記得在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七日至十三日,八路軍攻打膠州城國軍趙保原部隊時,我們全家就躱在近「大橋」的雲溪河邊一處「西房」的八仙桌下。古代的八仙桌都是用最堅固的眞材實木做的,確實有阻擋弓箭和遠距離子彈的功能,在共軍圍攻膠城的那幾日,居民爲免受雙方炮彈的襲擊,紛在家裡的八仙桌上,覆蓋以數層厚重...

  • 文章從軍日記(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军旅生活 毛坦厂至安庆 庆祝元旦

    能表示与大家同甘共苦。十二月二十四日 星期一 阴没有一种法律,能使一个懒惰的人勤奋,使一个奢侈的人俭朴,使一个酒鬼淸醒。只有凭着自己勇气,把自己变得勤奋,俭朴和淸醒。小学、中学、大学,只能供给文化的最微弱的起点,要得到较高深、更实用的学问,是要从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去体验。十二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阴离开毛坦厂时,为了怕行军累赘,忍痛把家中带出来的一些衣物变卖,卖了三仟多元,来到安庆之后,花得只剩二千多元,前几天为了买皮鞋,向象泽借了一千元,如今皮鞋不敢穿,脚仍然

  • 文章憶齊魯大學讀書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欣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学习生活 人物回忆 历史集萃

    七十三年十二月九日,齊魯大學旅臺校友假臺北市臺灣大學校友聯誼社聚餐,會中李學長培華囑我寫一篇關於母校的文章。近年,內子王沅叔患中風,半身不遂已數年,起居飮食需人扶持,日夜均要人照顧,致無暇寫作,惟方命難違,雖無資料可以參考,僅就記憶所及,追記一二,若有錯誤,歡迎指正。基督敎在山東傳敎甚早,有英國的浸禮會和美國的長老會,他們傳敎的範圍並不衝突,在膠濟鐵路沿線自靑島至濰縣爲美國長老會傳道區,他們興辦的廣文學校設於濰縣,文會館在煙臺設立,自益都以西至濟南則爲英...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