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節的習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屈原 历史典故 山川文物

    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一名端陽節,又名詩人節,在山東的習俗上,端午節有許多不同的史實和意義,但表示最崇敬的追念,就是愛國詩人,屈原因懷才不遇投江而死的事實。我全國民間端午節吃粽子,但大部份人祇知道吃,而不知吃粽子的原因。僅就所知,將吃粽子由來簡述於後:屈名,名平,字靈均,是戰國時代楚國最傑出的一個政治家和詩人,官拜楚國三閭大夫之職,當時正是秦楚爭覇之時,這時候楚國的政治家,分爲親秦和反秦兩派,屈原是反秦派的領導者。本來楚懷王是很器重屈原的才華,很想讓他...

  • 文章御葬陵:臨沂城古蹟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御葬陵 临沂 山川文物 乡野趣闻 历史典故

    壹:前言臨沂係一古城,歷代頗有變遷,古稱瑯琊,又名沂州府,亦稱蘭山縣,卽山東省九州,十府,一百零八縣中之九州及十府之一,民國肇建,始改今名,因沂河流經縣城東關而得名。地處魯南,四境與莒縣、沂水、費縣、嶧縣、郯城及江蘇省之贛楡等縣接壤,距連雲港約百公里,至徐州約一百五十公里,臨沂、徐州、連雲港成三角之勢。有臺濰公路(自臺兒莊至濰縣)過境,交通雖不甚發達,但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遠的不提,卽自對日抗戰初期起,有名的台兒莊大捷,實際上最前哨戰鬪卽在臨沂。日本最有...

  • 文章安邱漢墓畫像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安丘县 汉墓画像石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民國四十八年在安丘城西南十八里汶河南岸的董家庄發掘出用二百二十四塊大石板砌成的東漢墓。有一〇三塊石板上刻着六十餘幅畫面,內容豐富,細緻綿密,均衡對稱。所畫絕大部分是神話傳說和奇禽異獸,社會生活及歷史故事較少。墓室門額上刻仙人騎鹿像,各室頂石有日月、伏羲、女媧、雙鹿朱雀,樂舞等,壁上刻仙人、朱雀。大部分野獸均有翅膀。雕法有淺浮雕、高浮雕、陰刻三種。全奇禽異獸及裝飾紋都用淺浮雕,已接近圓雕,較武梁祠刻更有立體感。高浮雕主要旋於門額墓室三柱。內容多神話人物,有...

  • 文章讀「清初于七之變軼史」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清初于七之变轶史》 读后感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山川文物

    讀山東文獻十一卷一期周紹賢先生「淸初于七之變軼史」,使我對于七之變的種種疑問,已豁然冰釋。于七是我故鄕家喩戶曉的人物,余世居鋸齒牙山山麓,距離于七出生地唐家泊僅廿華里。幼聞我祖父言,傳說當年于七和淸兵作戰時使用一口大刀,騎着一匹棗紅馬,馳騁於荒野,銳不可當,殺淸兵如切葱,曾數度到我的村莊西頭場園裏,在石礅上磨去大刀上的血跡。村人都藏起來,無敢近前者。後來他退守鋸齒牙山,憑天險抵抗,這時戰爭最爲激烈。淸兵死傷無算。適天降大雨,血隨澗水而下,河水爲之染紅,順...

  • 文章嘉祥武氏祠畫像石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嘉祥 武氏祠 画像石刻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畫像石是秦漢時代的圖案畫石刻藝術,而嘉祥縣城南紫雲山北麓的武氏墓羣畫像石是國內最著名的。墓羣是東漢武氏家族的大祠堂,包括前室武榮祠,右室武祠,左室武班祠,後室武開明祠。石刻宋代已發現,且記之於書,淸乾隆初發掘出四室,世稱武梁祠。石刻多用減地陽刻法。內容有祥瑞圖:帶翼神人,雲龍異獸,合歡圖等。有歷代帝王圖:人頭蛇身的伏羲氏,執禾躬耕的神農氏,冠冕族、着衣裳的黃帝,以及夏禹、夏傑等。有民間和歷史故事:閔子騫蘆衣趕車,老萊班衣娛親,曹沫刼桓公,藺相如完璧歸趙,...

  • 文章略述濰縣風水官宦軼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陳世山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潍县 风水 官宦轶事 乡野趣闻 山水文物

    濰縣淸屬萊州府,東鄰昌邑,有淮河爲界,西鄰壽光,南鄰昌樂縣,北至渤海;但北靠海處很窄,只有兩村莊,曰:蔡家秧子、及林家秧子。東西闊九十華里,南北約一百二十餘里,城東有上圩河及淮河等,城西有小圩河、大圩河、及楊河,本城於東關之間有一條南北河,曰,白浪河,城裏及東關商人等吃此河水,尤其泡茶喝別有順口之異香。另縣城北關北、及西面、東關出產的高腳靑蘿蔔,甜而香脆並帶一點辣味,膠濟鐵路火車上的小販,在冬春之間都有賣,是一項特產,那種口味無法形容。由此可見縣城附近水...

  • 文章媽祖廟在烟台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宋玉娥 王茂盛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烟台 妈祖庙 历史渊源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大规模的淸淤过程中,发现了三艘古代沉船,其中最长的一艘是我国目前发现最长的一艘古船,「经初步断代可能是元末明初,船的用料多为南方优质木材,船板用杉木、桅座、舵、承座用楠未、首柱、尾龙骨用樟木,主龙骨用松木,这与文献记载与我国南方造船用料相合。」「该船出土的瓷器,元代福建民窰为数不少。」[2]由此可见,古登州港在元代已经是海运必经之地,而且与福建有关密切的关系,在南北航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代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设立寨、墩、卫、所,烟台设奇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