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孤守劉公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周曄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刘公岛 留守 回忆

    民國卅七年春,山東省第五區專員公署直轄水上保安大隊,由龍口撤退到煙臺駐在芝罘島。不過接到第八軍軍部通知令本隊集合在西沙汪李彌軍長要來講話,大家議論紛紛不是要改編我們,因爲張景月先生指揮的保三師護送何主席到濟南,後來何他調由王耀武任主席即將保三師編入國軍。大家都交頭接耳心生疑慮。一會一輛吉甫車開來下來李軍長和副官兩人,大隊長向前敬禮如儀軍長回禮後就走向隊前,一面看一面微笑看完後就開始講話,昨天接到貴省王主席的來電要我照顧你們,我看你們的武器有現代化的卡賓槍...

  • 文章八年抗戰之山東(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繼昶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鲁西 抗战 战争回忆

    二十、魯西混沌後情形的一般魯西自二十七年冬聊城失陷,及范專員築先殉職後,軍政上因失去領導的中心,一個強大抗戰的集團,頓形瓦解了!結局先引起四六兩區的混亂不堪,繼影響魯西大半,卽黃河以北各縣數月的不安。恰因魯西缺乏安定與主力,不克再度支持黃河北岸平原上的整個局面,所以無形中敵人也對這個地區慢慢放鬆壓力。在矛盾發展的現象下,魯西幾乎有一年的時間反較前日趨穩定了。不過這表面上的好轉,已實際含釀了未來的大危機,一遇外來的壓力便可隨時爆發!同時更因交通不便,及聯絡...

  • 文章毋忘吾莒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衢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莒县 古迹 人物回忆 历史

    本文作者王衢先生,號幼眉,莒縣人,曾任莒縣縣長。

  • 文章趙景春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唐陶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赵景春 人物回忆 抗战英烈

    趙烈士景春,魯省益都縣第九區山前,西石家莊人,書香門第,世代業農。烈士秉性耿直,富正義感,凡地方公益事,輙出錢出力,率先躬行,名重鄕里。烈士身軀魁偉,講話聲音洪亮,以年幼時生天花,右目微眇,滿面斑斑,在縣之洱河東岸,膠濟鐵路以南,鄭母及太平鄕一帶,提起趙大麻子,人人皆稱道之。民國三十年秋,抗戰已達最艱苦階段。縣長吳芳亭,倦勤南去,縣府常駐地,也是抗戰最早保有基地,縣東南邊陲,蘇家、陳家、太平山區一帶,頓成空虛。幸賴當時保安大隊長冀象鼎(現第一屆國大代表)...

  • 文章八年抗戰生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韓兆歧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回忆 战争实录

    韓先生原欲以「八年抗戰生活」爲題,爲本刊撰長稿,惜僅完成首萹卽不幸作古,特發表以誌念。 ——編者

  • 文章我的父母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魏學義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父母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我的父親魏俊陞,譜名景元,排行第三,母親魏秀英外祖家姓孫,民國八十三年大陸探親,八十六年元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北莊,胞弟劉日昌家往生,骨灰罐寄房山殯儀館納骨室,民國八十七年元月二十三日,長男學義率兒孫全家,依禮舉行上龕供奉,子女奉獻的紙箔費,節餘款不足仟元,長男建華補足,捐獻山東文獻,爲家鄉文化略盡綿薄,同時懇請補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二期一三一頁,父親您在哪裡一文,一、 「遭副司令陷害」,應補正爲「山東省第八行政專員公署,保安第一師駐縣補充第一...

  • 文章抗战初期庞炳勋、张自忠两将军临沂歼敌战之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临沂 抗战 回忆 庞炳勋 张自忠

    一、前言本文所述係筆者於五十七年前在家鄉親眼目睹對日抗戰實況,現年七十歲以上臨沂旅臺諸鄉長均能熟知此戰役激烈情形。二、臨沂城地理形勢及位置臨沂係魯南重鎭,與徐州、連雲港呈三角之勢;縣城位於沂河祊河交會處,東臨沂河,北接祊河。兩河春季水流雖不大,但沙灘甚寬,均在兩公里以上。南有金雀山、銀雀山相對,臺濰公路通此,西邊屬平原。城牆高大堅固,自古即爲兵家必爭之地。三、機械化部隊剋星日軍板垣師團係裝備精良機械化部隊,自青島登陸後目標直趨徐州,沿途未遇堅強抵抗。惟到...

  • 文章淄川戰役中一個戰士的自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劉雲懷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淄川战役 战争回忆

    近讀山東文獻二十三卷第二期,王鄕長書川先生大作,不僅憶起四十九年前舊事,且心情激動義憤難平。那些無能且貧生怕死的軍官,旣不懂戰略,也不懂戰術。平時作威作福,戰時膽小如鼠。以致平白犧牲許多年輕戰士的性命。仗打敗了,城池丟了,他們也跑了。沒多久,換一個番號,捲土重來,高官依舊,這就是那時我所看到的情形。淄川被圍後,零星的戰鬥已持續一週以上,共軍的砲兵時作擾亂性的射擊,以掩蓋其挖掘地道所發出的聲音。其狙擊手則埋伏在東城外民房中。專門射擊從城上垛口伸頭向外觀察的...

  • 文章彈下餘生話東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趙子貞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战争回忆

    趙子貞先生,名國祥,昌樂縣人,山東省立益都師範畢業。抗戰期間,曾任臨朐縣民政科長、益都縣敎育科長兼縣黨部書記長。後調升爲益都、臨朐縣長等職。來臺後,卽在國民學校任敎,抽暇從事寫作,引以爲樂。六十年曾獲臺灣省黨部主辦之全省文藝活動推行地方自治劇本競賽冠軍,劇名「選賢與能」。六十四年又獲敎育部委託中國文藝協會擧辦之國民中小學敎師小說創作奬競賽徵文第三名,題目「以德報怨」。本文記載抗戰期間日機轟炸省府所在地東里的情形,文筆生動感人。——編者

  • 文章憶德澤、悼壽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上将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交游回忆

    河北省人,持才傲物,尤其傲上。后来调升砲兵训练指挥官兼砲兵学校校长,和我相处甚久,保荐我晋升上校。他曾谈及寿公待人处事,分别缓急轻重,而授权信人,绝不再加干预。临危不乱,绝不畏惧退缩,负责到底。不争功,不诿过,堪为革命军人的楷模。衷心钦敬,无以复加。朱在金门驻防二年又半,对寿公俯俯帖帖,从来不敢出一言忤逆顶撞。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说:老兵不死,只是凋谢。寿公星斗殒落,采云飞散。然一代名将,彪炳勋蹟,德业常昭,典范垂芳,足供后辈效法,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回忆德泽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