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霑化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方志 沾化

    一、沿革縣志(註)云:「霑化爲縣自金始。」取義於漢龔遂爲渤海太守「海濱居民復霑聖化」之意。以前:「秦棣齊郡;」「漢爲千乘郡濕沃縣地;」「晉爲樂陵國濕沃縣地;」「南宋、北魏爲樂陵郡地;」「淸爲渤海平原郡蒲臺將陵縣地;」「唐爲棣州渤海縣之招安鎭;」「宋爲濱州招安縣」宋仁宗慶歷三年升招安鎭爲縣;神宗熙寗六年仍省爲鎭;元豐二年復置爲縣。「金,明昌六年更招安爲霑化,始築城。」元,明,淸,中華民國,相沿爲霑化縣。註:本縣縣志在臺出版者有兩種:一爲淸光緖間修民國二十年...

  • 文章景印黃縣志後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方志 黄县

    吾邑爲古靑州海嵎萊夷之域,禹書稱爲萊人作牧之地,周之春秋爲萊子國,後併於齊,秦爲齊郡東鄙;漢爲黃縣,始見于漢書,隸屬于靑州部東萊郡。爾後疆域隸屬,屢有更易,迄於民國,而黃縣之名依舊。位居於山東半島北端,萊州灣之南,面山負海,地狹民稠,民多遠適京師,險涉重洋;因經營商業,貿有遷無而致富,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皆有黃人之履跡焉。近聞中共調整山東省之行政區,黃縣之名已亡,遷治於境內濱海之龍口市矣。縣之有志,猶國之有史,族之有譜,其爲文獻足徵則一也。黃縣之...

  • 文章海岱浮雲錄(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尹致中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海岱浮云录》 往事回忆 地方志

    作者係山東萊陽人,生於民國前十年。少年時期適値我國內憂外患,交相侵迫,益以列強經濟侵略,日甚一日;強鄰覬覦,瓜分豆剖,岌岌危殆。凡此種種環境因素,叢螫心靈,乃憤發立志從事工業,藉期挽回利權,充裕國本。民國十三年,鑒於德日貨品充斥我國市場,尤以縫衣針類,銷行尤遍,深入農村,耗吸鉅資,乃奮然隻身赴日,入廣島高級工業學校,悉心硏究針類製造,歷時四稔,深得奧祕。民國十七年回國,創立忠記針廠於靑島,民國二十年,復設立冀魯製針廠,出品行銷全國,盡取德日貨市場而代之。...

  • 文章泰山考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聶敍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泰山 名称来源 地理走向 方志谱乘 历史典故

    泰山,虞書謂之岱宗。風俗通義曰: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白虎通德論曰:東嶽爲岱宗者,言萬物之相代於東方也。又嶽之爲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貢謂之岱,周禮謂之岱山,爾雅、論語謂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後於岱也。泰山結體,惟魯頌巖巖一語,足以形容氣象。後人謂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體也。又曰泰山爲龍者,言衆山之奔赴也。舊說皆謂山脈自西而東,鄭樵通志謂濟南諸山其北麓,兖州諸山其南麓,靑齊海上諸山其左翼,河東諸山其右翼,終不言其脈之所起。李光地禹貢注導山四條...

  • 文章嶧縣八大奇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孫景新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峄县 方志谱乘 八大奇景 山川文物

    ⑴仙壇曉翠:此景在縣城北門外壇山上,於每日早晨日出前,環山蔚氣蒸騰,嵐山如帶,圍繞空際,極爲美觀,故名之。⑵丞水環烟:此景在城西門外,橋塊南邊,因此處河道少彎,上流湍急,激蕩廻漩,而成旋轉形勢,河名丞水,水深幾許,城內釣魚者多集於此,故名之。⑶仙洞懸雲:此景在城東姑嫂山迤東,此處山洞甚多,有仙人洞、朝陽洞、鵓鴿洞、牛角洞、八岔洞等,獨仙人洞最著名,相傳有蕭道人修煉於此,道成後卽離去,該洞位於諸洞之最東方廟內,上有瀑布,橫空於石山鐫有四字曰:「高山流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