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澎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不得已的補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陳子雷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补白 陈子雷 澎湖冤狱案

    年六月二十六日到达澎湖后,学校分配到渔翁岛上之西屿炮台地道中居住。即现在已大修之澎湖观光胜地「西屿古堡」当时因年久失修,上露天,下积水,泥泞满地,蚊虫瘴气,很难找一蓆干净土躺下睡觉。校长也是与师生共食宿,并未外出借住民房。及离澎湖去高雄,就任高雄三民示范国校校长职时,子雷方发现腿部染癣疾,经久未愈。迄澎湖寃案发生后,山东教育厅主任秘书李福祥(梅生),第一联中校长刘泽民,第二联中校长陈震(子雷),第四联中校长弓英德(杰仁),第五联中校长毛仪庭等,均与敏之兄共患难

  • 文章紀念先師張敏之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陳良佐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张敏之 王培五 澎湖冤案

    一先师遇难已四十年了。回想民国三十八年来台时还是一个蒙懂无知的大孩子,现在已然白髦苍苍。四十年的岁月,人事沧桑何其大,惟一不变的是对先师的怀念与尊敬。尤其当今弥漫的功利思想以及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世风,更突出了先师不寻常的风范和情操。个人与先师相处的时间前后大约有二年。第一次是在抗战期间,先师任山东省第六联中校长。第二次是民国三十七年先师到上海任山东烟台联中校长。从上海到湖南过广州来澎湖前后大约一年。第一次对先师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因为当时只是一个十二岁

  • 文章澎湖子弟学校克难缔造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澎湖子弟学校 茅店决策 入台 缔造

    编者按:民国三十八年,山东八千子弟追随政府,历经种种困难,辗转播迁来台,其中大部分男生在澎湖从军,二千名幼年男生及女生则成立「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当时任台大校长的傅斯年先生,在听到这段不寻常的经过后,激动地伸出姆指,大声说:「这是我们山东人的壮擧!」本文作者王志信先生,字笃修,山东诸城县人。当时以山东省教育厅督学身份,在南京协助办理流亡学生之收容及安置事宜,旋奉派兼任「山东遣湘学生总领队」,率领学生前往湖南设校,并任济南第三联合中学校长。共军渡江后

  • 文章历史的烙痕(上)——献给四十年前在澎湖罹难的恩师、难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劉廷功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澎湖冤狱案 民国三十八年 “七一三”事件

    一历史的廻旋中,所受的伤害,只是其中之一;我所以要将它公诸于世,是要提高我们后世子孙的警觉,冀将来能以文明的建筑技术,用自然璞玉作建材,建造一个眞善美的政府,永远不会再有历史的烙痕,那么我们的牺牲是有代价的。不幸!生于这个忧患多难的时代,抗战期间遭受日寇杀戮的伤害,在匪区受共产党淸算鬪争的伤害,追随我所热爱的政府到台湾,也不能幸免而受「莫须有」的伤害……。今天我要写的是我本人和我的师友在四十年前于澎湖遭奸人陷害、衔寃蒙难的经过。就从澎湖开始吧!七十八年十二月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