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流亡学生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滄桑歲月五十年(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劉朝賢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海岱中学 迁校江西 流亡·台湾

    步行至徐州东站候车南下。津浦路车站设备较陇海路稍有改进,有像样的月台及宽广的候车室,但不管活动空间有多大,而到处总是挤满候车的人群。这时我们已是饥困交迫,把所带的行李在候车室空地上堆成一条长形,轮流背靠背的打盹,同时也轮流到站外吃点东西。次日早晨登上南下的普通车,希望当天能够到达浦口。南下的人潮实在太多了,有军人、有单帮商人、有流亡学生、有难民,……无论是在火车车厢的走道上,厕所内,甚至车顶上都挤满了人。使用一次厕所,不知要需多少时间,要说多少好话。普通车

  • 文章我的長子孟慶康也在澎湖被編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孟憲蘊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澎湖 被迫编兵

    宜章县。笔者由峄县突围后,亦经徐州撤往南京,协助省警保处办理江北南撤之警保人员登记收容工作。民国三十七年年底,因病迁往杭州疗养,住在西湖西冷冰厂,松木厂警察所李巡官照顾一切。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江阴砲台守军戴戎光率部投共,共军渡江,我和刘褔河又仓促沿浙赣路南下,到湖南郴县洞尾,斯时胜利中学,成为国立山东第四联合中学初中部,也迁郴县栖凤渡设校,得与四弟庆康会合。在那里住留一个多月,这时山东省主席泰德纯兼国防部次长,与台湾东南长官公署陈诚长官联络,要将这些流亡学生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实习生活

    把头发剃光,易男装避祸。但被俄军所悉,见到日人就摸其双乳,雌雄立辨,仍难逃其蹂躝。我初抵沈阳时,日妇已开始蓄发,新发才仅盈寸,眞难想像世界上会有这样毫无人性的部队。闻之令人发指。2实习地的选择不久,本期分批来沈的同学都已先后到齐。只是第三梯次的安邱籍王德增同学在汉中的褒城因山洪暴发,水漫桥头,自告奋勇,站在桥头作为标竿,指示大家过桥的方向,同学们都过来了,他却被洪水冲走而牺牲了。这一不幸事件,大家莫不痛惜哀伤。到齐之后,各收复县市的高级警政首长,都来分校争取

  • 文章流亡生活片段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朝明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流亡生活 片段回忆 山东流亡学生

    只见是一艘运输舰,甲板上挤满了人。稍待一会,他们陆续下船,一眼看到王金城同学,两人正在握手寒暄,互诉遭遇近况,王志信(笃修)老师随后下船,我即趋前问候,并报吿海岱临中师生住处。笃修师对我与金城微笑着说:「你们由流亡学生升格为流亡先生了。」在渔翁岛住了十多天,部队便准备接管学生了。敎职员及女生被运回马公本岛,安排在马公小学暂时停留。学生由三十九师派傅宪武兄担任辅导员。傅兄系我小学同学,朝贤在他队上尙觉安心。这时各校不满十六岁的男生与女生都集中在马公,成立

  • 文章法官的一生(九)——山东流亡学生的辛酸与成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法官 流亡学生 人物事略 人物回忆

    第五編 初任地方法院檢察官第二十章 台灣屏東地方法院檢察官一年七個月(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九五一年七月三十一日)第一節 我被遴派為檢察官一、梁挹清首席檢察官邀約我對於一切事情,都是抱著盡其在我的態度,雖不急躁求進,但尙能步步向前。一九四九年底某天晩上,梁首席突派公丁王福門到我家裡,請我到他家有事相商,當時我沒有在,回家聽說此事,我就去了。他吿訴我,因即將去屛東擔任地院首席,擬邀約學習司法官中的一人去充任檢察官,他覺得我是合適的人選,要我前往。我立即...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教育深造 抗日战争

    着实发挥了孔圣敎育之眞精神。领导者虽多已作古。而其遗风,将永垂千古而不朽。故受惠诸生飮水思源,感怀师恩,在山东文献上屡为文敬致感戴怀念之忱,自是理所当然者。不过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惨痛的事蹟,却独未见有人提起过,总觉有些遗憾。虽然张兴峻同学曾写过一篇短文在山东文献上发表,也只是流亡途中经过的略述而已,至于在校中受敎的经过,则无一字着墨,总觉美中不足。可能有人认为这一批流亡学生虽亦具流亡之名,实为最幸运的一群;因为有固定的校址而未受流浪各地选校址之苦;有国家

  • 文章頌山東流學生唐克忠澎湖入伍血淚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楊敏奎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唐克忠 澎湖入伍 诗作

    山东流亡学生中,知名度高唐尧忠。三十八年六月里,广州渡海澎湖城。师生男女八千众,澎湖岛上扎了营。细心师长安排下,马公子弟学校成。理应学生进学校,军中阻挠难成行。卅九师长韩凤仪,澎湖司令李振清。二人联手组军队,挑选男生去入营。澎湖大院整编队,强迫大小都当兵。尧忠当时个虽小,立论是非陈述情。滔滔不绝理由在,广州协议定得清。未成年者不入伍,继续学业期有成。男生当兵有承诺,半日读书半日兵。高中毕业凭自愿,升学留营自斟情。任何势力不阻拦,协定有人来证明。教育部长

  • 文章(壹、滄海憶往)閒話李振清與桂永清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楊學孜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收编流亡学生 军官训练团 失言理论 安阳战役 徐州战役

    兼述李到澎湖收编山东流亡学生之始民国三十八年**局势逆转,徐蚌会战失利是一个大的关键,整个的军事形势,从此一厥不振,溃败的部队相继撤退到东南沿海的诸小岛。到台湾来的一些名将,从此消声匿迹,有幸运者也只能挂名设计委员或战略顾问等的虚名。李振清来台不过是一个光杆军长而矣!但基于当时澎湖的防务空虚,所谓时势造英雄,给了这位既非黄埔出身,又不是中央嫡系的李铁头一个大好的机会,而山东流亡学生更成了他升官起家的本钱。话说当年,李振清与桂永清,一个是总统身边的红人

  • 文章山東私立震華文學院的細説從頭(二)——看震華文學院的起落興衰,記半個世紀的往昔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流亡学生 往事追忆

    的地址电话很有用处。我离开济南,即到青岛,找到了要找的学校和同学,很快地有了卅六位同学就准备一起经上海转南京。但是,青岛这个名字,对人也都给予好感,一、它是特别市(全国占五分之一);二、是著名海港(水深港阔、不淤不冻);三、是避暑胜地(气候凉爽宜人);四、建设新奇(依山就势,滨海绵延);五、是市长及有关人员对外来的学生亲切优惠,尤其是刚刚由济南来的,一方面是人数不多,另方面是因住不了几天,只是过路而已,所以他们是以客人相待。(注:这是三十七年底教育厅安排流亡学生

  • 文章另一個二二八沈寃待雪:山東烟台聯合中學師生寃案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傅維寧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山东烟台联合中学 流亡学生 七一三事件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顷读「世界日报」十月八日台湾版中央社消息:烟台联中张敏之师生寃案,要求平反。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呼吁国府赔偿死难人员及被诬师生家属,比照二二八事件处理方式公开认错。这使我想起今年二月国府总统大选期间,又正値纪念二二八事件,各候选人利用二二八事件,大作文章,以期拉些选票,唯独陈履安先生曾对中天频道记者说:「当时的背景及时代,遭到痛苦的人很多,无论本省人和外省人,好多人都非常痛苦。刚来台湾的时候,我知道有一群山东流亡学生到了澎湖,十几岁的孩子不愿当兵,也被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