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事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十自述(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省会区 市场 省训团 抗战部队 教育事业

    的、合法的,不再是黑名称地下的了。经过三四年之久的整编,新起的游击队不再出现了,在一县之内的多归属于县政府了,游击部队间的冲突火拼事件减少了。沈主席在山东五年,游击部队之扰民,给予他的痛苦最大。他对游击部队之整理,所费的心思也最多。终以形格势禁,未能按照计画彻底实施,来台以后谈起,仍耿耿于怀。在当时外界人士之昧于事实者容有不谅。亲于其事者则知之甚谂,是非功过任史学家去硏究吧!三 教育事业的设施㈠全省教育会议 二十九年初,省政府在唐家沙沟时,敌我城鄕对峙的局势已经

  • 文章牟金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牟金泉 人物生平 追思悼文 教育事业 爱国热情

    牟故金泉先生,字西山,山東德縣人。父殿芳公,母蔡太夫人,急公好義,忠厚傳家,望重鄕里。先生生於民國前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自幼卽聰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及長,更膽識過人,卓犖不羣。鄕前輩咸以爲桑梓不可多得之奇材,須加意培植;乃羣促殿芳公送先生遠赴濟南第一中學就讀。畢業後,復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平大學敎育系。時名敎育家雷殷先生擔任北平民國大學校長兼附屬中學校務,以事務叢脞,無暇顧及中學校務,亟思覓一妥適人選襄助,嗣以偶然機會得識先生,見先生品學兼優,器識不凡,辦...

  • 文章張公靜愚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朱賡生 任新舫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张静愚 先贤行谊 为国效力 教育事业 传播福音

    張公諱靜愚,字精一,民前十七年五月五日生於山東高唐。父張玉珍公爲邑之公正士紳,德高望重,惜英年早逝,時先生年方十歲。母仲太夫人勤儉持家,以養以敎。自幼卽知敦品力學,修身以立誠。民前八年,淸廷廢科擧、改學堂,先生入縣立高等小學堂,每試均冠儕輩。十六歲就讀省立濟南農林學堂。嗣赴北京,考入淸華留美預備學堂。民國八年,乃負笈歐洲,入英國利物浦工學院習機械工程。

  • 文章東平縣辛亥革命人物——尹漁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吳遷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尹渔村 生平介绍 同盟会 革命历程 教育事业 东平名士

    毕业于淸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原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现改为北京师范大学)。自甲午战争失败,国命阽危。孙中山先生鉴于国家将亡,民族之堕落,从而组织政党,倡导革命。东平县始渐有革命党之组织。民国《东平县志》记曰:「同盟会时期:革命党之组织,肇于兴中会,当时东平无参加者。至光緖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邑人尹沺、徐鸿策始行加入。庚戌年,汪精卫先生刺摄政王一役,尹沺与焉。是为东平人参加革命之创始。」[2]先生早在北京读书时,加入同盟会。由于发表《东平的佃户》等文章,揭露

  • 文章徐軼千先生軼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徐家驤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徐轶千 教育事业 先师回忆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先兄徐家駒字軼千,後以字行,山東臨淄人,民前十五年生,民五十八年歿於臺北市,嫂閻芙君,河南孟縣望族,杭州美專畢業,子女五人,均受高等敎育,婚嫁立業,孫輩成行。先兄長我十二歲,北師大數學系畢業,性耿直,富同情心,敬業樂羣,曾任益都第四師範校長,北平地區特派員,山東省敎育廳長,國大代表,認識他的都尊敬他,愛戴他。當我念中學時,一件難忘的事,就是先兄摔過三次我的數學練習簿,第一次他由益都返濟南,見到我說「數學做好沒有?」我說「好了」,「拿出來給我看」,我拿給他...

  • 文章王豫民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王豫民 人物生平 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教育事业

    編者按:前在本刊連載發表「膠萊河畔」長文的王豫民先生,不幸於本年三月病逝。抗戰期間,王先生在昌、平、高一帶打游擊,從未曲線抗戰,曾於一夜之間,收復日僞據點十二處,使日僞爲之喪膽,在膠東一帶,成爲家喻戶曉的抗戰英雄。此外,王先生也特別注意桑梓的敎育,曾在昌邑創辦四維中學,附兩個分校,及大陸淪陷,有三分之一的師生追隨政府遷臺,可見其貢獻之大。玆揭載其行誼如下,藉表悼念之至意。

  • 文章李祺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李庆祥 教育事业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人物品质

    治喪會謹述李慶祥先生於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廿一時七分,以心臟功能衰竭逝世於屛東市基督敎醫院,享年九十二歲,先生一生從事敎育工作,桃李崢嶸,遽而仙逝,時人惜之。慶祥先生,譜名祺增,以字行,山東省聊城縣沙鎭區李家海村人,李氏爲邑之望族,累世耕讀,詩禮傳家。先生天資穎異,束髮受書於伯父文翰公,卓有大志。時當淸末,廢科舉設學校,以中國國學爲體,西洋科學爲用,辛亥革命成功,地方不靖,先生閉門自修經書,尋繹文意,深悟敎育救國之義,及長考入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文章先兄徐軼千傳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徐驤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徐轶千 人物生平 教育事业 追思悼文 历史集萃

    先兄家駒,字軼千,後以字行,山東臨淄長胡同人,民前十五年元月二十二日生,先父鑑堂公,守正不阿,母楊太夫人端莊溫淑,鄕里稱賢。先兄幼時聰頴過人,在鄕塾中,勤敏向學,智力超羣,里中耆舊,奬譽有加,期其遠大。德配閻芙君女士,河南孟縣望族,杭州美專畢業,子女五人,均受高等敎育,恪守庭訓,勤勉上進。婚嫁立業,孫輩成行。先兄民十三年畢業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在河南省立第三、五師範學校,武漢大學,任敎多年,抱定終生獻身於國民革命之宏願,歷在黨國、社會、敎育各部門工作,曾...

  • 文章陸軍一級上將劉鄕長壽公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苑覺非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上将 先贤行谊 军旅生涯 教育事业 追思悼文

    劉鄕長名安祺,字壽如,籍隸山東省嶧縣。其劉氏乃邑之望族。封翁宜德公,字聿修。積德行善,譽隆遐邇。令慈程太夫人,懿德淑慈,鄕里稱頌。詩書繼世,忠孝傳家。民國肇始,軍閥肆虐。地方擾攘,盜匪蠭起。其家道殷實者,尤爲其綁架對象。劉府無奈遷居於韓莊鎭。民國三年 壽公考進韓莊鎭立高等小學,九年升進私立山陰中學,即將畢業之時,適逢軍閥混戰而停課。復至徐州中學補習一段時間,又復輟學。十三年冬, 壽公時年二十三歲,矢志從軍。參加黃埔軍校初試及格;經補習數月,至十四年元月正式...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