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劉桂堂與何思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郭易堂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刘桂堂 何思源 人物回忆

    去年(八十一年)十月出版的傳記文學,曾刊載了何思源所撰「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歷」,拜讀之後,不勝唏噓!今年三月,山東文獻十八卷四期,刊載了何理路先生撰寫的「韓復榘統治山東的幾件事」一文,才知道何的原題目是「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歷與見聞」,何未將見聞寫進去,再由其公子加以補述,以竟全篇,並附何氏手稿影印件。巧得很,此一手稿影印件,正是筆者所撰「論丁惟汾讀後」所引用,載同期一二四頁。細加核對,發現手稿「主席知道,我在中央沒有根,(中有七、八字不淸楚)不是...

  • 文章山東人在高雄(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高雄 山东人 人物回忆

    十九、昌邑韓石秋韓石秋,以字行,山東省昌邑縣人,民國二年一月八日生。山東省立第一鄕村師範畢業,曾任四維中學敎員。七七抗日戰事方興,參加三民主義靑年團及山東抗日名將秦向村遊擊部隊,轉戰魯南各地,對日宣傳抗戰工作,著有勞績,貢獻殊多。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初任敎台灣省立高雄工職授國文,對家境淸寒、流亡學生無力繳納學費者,多暗助之,現職敎師安徽王飛騰嘗道爲昔時求學窮困爲受益者之一。嗣轉任高雄二中、高雄海專兼授書法國畫,再轉道明中學高中部任敎。退休前後任高雄師範學院...

  • 文章山東省各縣實施之「鄉農學校」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历史资料 课程 人物回忆

    山東省實施「鄕農學校」,係梁漱溟所創辦;梁漱溟首先於民國二十三年獲得當時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的同意與支持,創立「鄕村建設硏究院」,招生開班訓練「鄕農學校」基本幹部,畢業後分發各縣政府,分區成立「鄕農學校」;校址多數設在大廟內。例如:臨沂縣第一區(城區)校址就設在城內城隍廟內,第三區校址設在相公莊鎭的南大寺。首先由校長率領幹部把廟內神像搬出,整修後即開始按轄內富戶攤派抽調壯丁,每期抽調六十名,編成四個班,即開始實施爲期四個月的軍事訓練。「臨沂縣轄內分八個行政區...

  • 文章我最懷念的兩位先烈——記述秦先司令向村曁趙執吾旅長的壯烈殉國經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尹雁民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赵执吾 秦向村 人物回忆 七七事变 抗战英烈

    「七七」變起,日軍大舉進犯國境,華北各大城市相繼淪陷,秦先司令向村奉命在敵後組織武力,進行游擊戰爭。當時各地民衆,風起雲湧,紛紛投入戰鬪,在津浦、膠濟鐵路沿線,時時與敵軍嚴重打擊。我是在民國廿七年的春天,家鄕淪陷,離開學校,在泰萊山區,參加了秦先司令所領導的「別動總隊」,在部隊裏,認識了趙執吾旅長,那時,我們在同部隊服務,一個單位工作,朝夕相處,情同手足,七八年間,他們以兄長、老師的熱情,愛護我,敎導我,使我受益良多。可惜,在抗戰末期,勝利前夕,這兩位老...

  • 文章悼念徐團長振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秦振華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徐振中 人物回忆 追思悼念 抗战纪实

    民國三十年四月,筆者軍校畢業之後派至山東省政府保安司令部服務,同年八月,由省府派至保安第十五旅擔任上尉參謀,旅長張景月先生,兼山東第十四區專員,筆者負責訓練業務兼幹訓班的隊長。三十二年一月,調升第二團少校團附,團長就是徐振中上校。三十二年「四五戰役」之後,本旅奉命擴編爲山東省保安第三師,徐團長振中仍任第二團團長,筆者仍任少校團附。三十四年八月,抗戰勝利之後,筆者決心再回到敎育界服務,從此和徐團長握別,相處將近三年。茲就親身經歷外間所不知者,略述十事,藉表...

  • 文章山東人在高雄(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山东人 高雄 人物回忆 小传

    二、榮成縣人孫德耕孫德耕,字育民,山東省榮成縣人,民前五年(淸光緖三十三年,西元一九〇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於縣城迤西之不夜村。村臨白沙灘因其反射全村夜如晝,故有是名。村民多攻讀,歷代功名特多。先生幼聰穎,富正義感,六歲入小學,十歲畢業於鳳鳴高等小學,十四年冬結業山東第一師範,任教員年餘,得表伯梁靄亭先生之資助,考入國立北平大學法律系,二十三年七月獲法學士結業。是年九月,奉司法行政部令派甘肅臨夏地方法院候補推事,次年八月改任候補檢察官。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實...

  • 文章我所知道的張宗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匡亦衡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张宗昌 人物回忆 人物事迹

    張宗昌督魯時,山東省長林憲祖,與先嚴有中表之誼,每相過從,輒以「大帥」起居以資談助。余嘗侍座左右,略聞一、二,周遵時「張宗昌的發跡及趣聞」文中所述,可信性甚高,爰爲轉介,以饗鄕友。緣宗昌之爲人,輕財重義,事母至孝,人所共知。其知恩必報,優禮繼父,更屬難能可貴。據聞宗昌曾爲繼父慶壽,大宴賓客,席間有人向壽翁請敎「台甫」,老太爺茫然不知所對,副官一旁吿之曰:「是問老太爺的『大號』(名字)。」繼父王某若有所悟,朗聲答曰:「早已掛起不用了(以爲詢其做吹鼓手時所用...

  • 文章山東革命黨史稿(二二)列傳 烈士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丁惟汾等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徐镜心 刘溥霖 人物生平 人物回忆

    徐鏡心傳徐鏡心,黃縣人,字子鑑,以才略爲袁世凱所畏惡,民國三年四月十四日爲袁氏槍斃於北京。袁氏知能阻閼其帝制者,厥爲國民黨,而鏡心尤國民黨中鉅子,故袁氏稱帝必先擇民黨之健者,次第戕賊,而後以爲莫我敢抗者,於是鏡心死矣。鏡心生三歲而識字,稍長知問學,年十四隨諸兄就外傳招遠,嘗遊班仙洞,洞在羅山峯下,峯險絕莫敢登,鏡心獨造其巓而呼,同遊皆失色,服其膽。年二十爲邑諸生,翌年食餼,益博涉中西傳記,心儀古賢豪,於兵法、術數、天文、地輿、宗敎、法政諸學,無不窺其精奧...

  • 文章菏澤地震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姜振鐸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菏泽 地震 档案资料 人物回忆

    民國廿六年農曆六月廿五日拂曉四時許,天下小雨大地人們本在院中納凉熟睡、因雨移入室內安眠。忽然天崩地裂、山搖地動、繼之墻倒屋塌,人們從夢中驚醒隨之人聲、狗聲、捉妖聲、小兒哭叫聲、一片鬼哭神嚎、大地爲之變色、形同末日來臨。待至天明、開門相互走吿。有識者、吿以此爲地震,人們始知所以。但滿院殘垣破瓦、雖人畜無傷、已成悲慘局面。從此輕微震動,約時許卽有一次,人民驚魂甫定、不敢在家中停留、卽外出探聽消息:此次地震,何處爲輕、何地爲重、親友是否安全、子女在外讀書作事,...

  • 文章略談王耀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劉文煥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王耀武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人物评价 人物回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我讀文信國公就義前這幅衣襟贊,和解送他時,他經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靑」這首詩,以及「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五代蜀後主孟昶妃花蕊夫人的這首亡國詩,不獨感慨萬千,心儀其人,而且深感不知愧煞後之多少二三其德的王侯將相,失足鬚眉?大陸戡亂時,濟南陷落後,變節附匪的王耀武,就是其中之一,因事過境遷,很少有人提及,但筆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