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泰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泰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李祺增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艺文 泰山

    層巒東嶽槪靑雲,氣勢巖巖冠古今。孔子登臨小天下,明皇封禪刻碑林。捨身崖下有孝子,觀日峯前現彩雲。歷代多少遊覽客,南天門上發長吟。

  • 文章五岳之尊——泰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泰山 景点介绍 旅游业现状

    素以风景秀丽、文物古迹繁多而著称于世的泰山,雄峙山东省中部,主峯在泰安市境内,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山势磅礴雄伟,峯峦突兀峻拔。古代帝王自秦始皇始,多在泰山举行祭祀、封禅大典,并刻石记功,泰山遂被尊为「五岳之宗」而名扬天下,是国内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泰山主景区面积十九点五平方公里,分为丽(山麓)、幽(登山东路)、渺(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登山西路)五个游览区。主要风景名胜点五十六处,历代摩崖刻石一千多处。登山的东路与西路会于中天门。东路到山顶全程

  • 文章泰山列五岳之首,凭甚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鄒豹君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泰山 五嶽 玉皇頂

    泰山高出海平面一、五四五公尺,在五岳内,并非最高,数千年来居然稳坐第一把交椅,其他四岳,默然无争。原因安在?论高度,泰山在五岳内,算是老三。比西岳华山(二、二〇〇公尺)低;也低于北岳恒山(二、〇一七公尺)。但比中岳嵩山(一、四四〇公尺)高;也比南岳衡山(一、二九〇公尺)高。据一般传说,这五岳称号是舜巡视四方之时封的。此说是否可信,不値得争论。但有一点,必须要问,为什么高度列在第三位的泰山,竟能稳列五岳之首?高度较大的华山及恒山,反而甘心退让,不作抗议

  • 文章泰山之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栗由思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泰山见闻 感怀诗歌

    泰山拔地通天气势雄 独尊五岳海门东玉皇顶上凝眸望 万壑千峰造化工南天门中天门过又南天 索道登临快若仙漫步天街遥望海 玉皇顶上耸吟肩大夫松第一名山仰岱宗 中天门接大夫松封禅刻石垂千古 五岳之尊信不同泰山远眺泰山久仰不曾来 今日登临眼界开齐鲁依然靑未了 题襟愧乏少陵才一九九六、八、十七

  • 文章(兩岸交流)贈台灣山東同鄉會詩一首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趙德玉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作诗相赠 齐鲁山色 雄风泰山

    擎天捧日摩蒼穹,岱宗朝暉薈神鐘,(註)汶水映帶齊魯秀,龍潭飛瀑潤桃紅。經石峪里探眞經,望人松前論雅風。十八盤桂青雲路,玉皇頂上笑龍騰。註:薈神鐘——指薈萃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趙德玉作於甲申之春

  • 文章泰山考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聶敍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泰山 名称来源 地理走向 方志谱乘 历史典故

    泰山,虞书谓之岱宗。风俗通义曰: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白虎通德论曰: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之相代于东方也。又岳之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贡谓之岱,周礼谓之岱山,尔雅、论语谓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后于岱也。泰山结体,惟鲁颂巖巖一语,足以形容气象。后人谓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体也。又曰泰山为龙者,言众山之奔赴也。旧说皆谓山脉自西而东,郑樵通志谓济南诸山其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靑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诸山其右翼,终不言其脉之所起。李光地禹贡注导山四条

  • 文章四月八的「立石會」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毛新楷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泰山行宫 立石会 梆子戏 民间盛会 封神榜

    推销其产品,因此西立石不足百户的小鄕村名声大噪、敝祖居此地身历其景多年,当时的盛况,谨就记忆所及,槪畧介绍给同鄕,以温旧情。泰山行宫:西立石村南头,建于高坡上的一座庙,名为泰山行宫、又俗称泰山老奶奶庙,是泰山佛祖巡狩四方的暂驻地,故称为行宫,庙的范围不小,庙的院子内行道旁合抱茂密高耸成行竹行的柏树、石牌、增添了庙的庄严,拱门式的南向山门,倚高坡而建,高约五丈,门前石砌台阶百层,斗大石刻「岱山」二字,镶于拱门之上,山门前一望无际的空地及河床沙滩,突显出庙

  • 文章山東人遊山東(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重游故乡 济南见闻 泰山日出 游览三孔

    探亲继母尙健在。第一次是民国七十七年八月。四十多年未见,说不尽的温情,道不完的辛酸,无暇他顾。除了到粟山祭拜亡父墓园外,几乎门也未出。第二次专为庆贺继慈八旬寿诞,在鲁亲友都来拜寿。五堂兄植彬携子远从贵州德江赶来。宴开三桌,欢聚一堂,继慈不禁喜笑颜开。五堂兄自幼和我同窗,军校先我一期(十六期第十一总队),劫后相会,同游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及千佛山等处。第三次回籍祭祖,先到泰山、曲阜,再到胶东,践足鄕邦名胜古蹟,了我心愿。援笔记之,以享我鲁靑鄕谊,尤其在台出生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